酒与长寿的奥秘:为何自古长寿者多饮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万物本固有,唯酒不可无。

廉者挂冠,寿者告老,接来不可无酒也。

——《酒赋》

饮酒,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件事,在我国,酒已经不单是一种饮品了,而是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不管是商业洽谈,好友聚会,开心还是难过总离不开酒的陪伴。但是酒毕竟伤身体,根据目前的研究证实,酒精会增加肝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常年喝酒更是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损伤。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总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常年饮酒却健康长寿,这是为什么呢?若想要长寿酒到底该不该喝呢?

如何论证饮酒是否健康长寿?

一方面,从现代医学做调查,《USA医学会学报》刊登的一项关于6000名病人的新调查说,每日适量饮酒(不超出3杯),可以让寿命顺延到85岁的几率增多97%。

另一方面,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诠释亦适合,一代代文化历史传承,也代表多数人形成的共识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同样具有说服力。“喝点酒,浑身舒坦,能活血。”长者讲。

为什么要以酒祝寿、以酒敬老?

寿酒,是指在庆祝生日和祝寿时饮用的酒,民间寿诞用品,是中华悠久酒文化中的一个细分品类。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为寿礼之一。酒与久谐音,以酒祝人长寿也。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卮酒为寿”。同书《魏公子列传》:“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汉书·外戚传》:“傅昭仪为人有材略,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酹[lèi]地,皆祝延(延寿)之。”由此可见,早在先秦两汉时代,我国就有以酒祝寿的习惯。

为何古人称“酒为百药之长”?

“酒为百药之长”一说,出自《汉书·食货志》,这是古人对酒在医药上应用的高度评价。酒在医学上的应用,是中华医药学的一大发明。“医”字从“酉”(酒)即是由于酒能治病演化而来。

在古代,用酒治病,尤其是制成药酒来防治疾病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用酒泡大黄、白术[zhú]、桂枝、桔梗、防风等制成的屠苏酒,是古代除夕男女老幼必饮之品。《千金方》载:“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可见药酒在古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药酒还有延年益寿之效,这一点在历代的医疗实践中已得到了证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列举了69种不同功效的药酒,如五加皮酒可以“去一切风湿痿痹”;当归酒“和血脉,壮筋骨,止诸痛”;人参酒“补中益气”,其他也有很多佳酿并非药方,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饮用。从这个方面,也提供了“酒与长寿”的文化佐证。

为什么多数长寿的人都是饮酒之人?

三成百岁老人无酒不欢

从文化习俗和中医中药的角度观察,饮酒是否有利健康和长寿,观察饮酒者的寿命,会更为直观。从历史上饮酒的名人年龄来看,长寿者的确不少。

健康数据分析中心对100多位百岁老人进行采访统计,其中约有3成的百岁老人都有饮酒的爱好,白酒、黄酒都是百岁老人们喜爱的饮品,真的是“无酒不欢”。

比如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历史记载约75岁-80岁,而《荀子》一书中提到“酒”字不少于10次。南宋文学家陆游也是84岁的高龄,此外,贺知章、赵执信、苏武等名家年龄均在80岁以上。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古代,能具有70岁以上的年龄就算是长寿者。

若想要长寿,酒到底该如何饮用?

中国人有句话叫过犹不及,也就是说再好的东西用多了也是有害的,酒也是如此。若是想要长寿,饮酒这件事建议是每天喝一点,但是一定要限量不要过多,对于喝一口就满脸通红的人来说,饮酒这件事是需要谨待之。

酒有提神活血、舒缓筋骨的功效,老人筋力衰疲,酒能帮助缓解,适度的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消化力和免疫力,对老年人养生有利。身体的淤血过多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和淤血就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因此若想要更加的长寿,活血化瘀是十分重要的,而少量的饮酒其实就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很多的百岁老人也都有每天喝点酒的习惯。

但是市面上大多的酒都是勾兑的,并不是纯粮食酿造的,勾兑的酒对身体的损伤的是十分的大的,因此应当避免饮用这类勾兑的酒。若是想要活血化瘀,建议饮用米酒和黄酒比较好,度数低,刺激性也较小,属于粮食酿制的每天少量饮用,更有益于我们的长寿,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一杯会更为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