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痛风都属痹症,中医治疗有名方!建议收藏!
医道之漫漫,苦心而求索,常待东方白,不为世俗同。
张胜兵:武汉知名中医,中医研究生,成名代表作《医门推敲》五部,《攻癌救命录》,《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
痹者,闭也,不通之谓。师父治疗过很多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还有痛风等疾病,都属于中医痹症范围。
早在《内经》就曾以痹专门立论,提出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点,所以这种病也就有了风湿的病名。
《难经·四十九难》提出了“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的肾伤说;
汉代张仲景也在《金匮要略》花大量篇幅阐述了其成因及治法。
不论何朝何代,对于以湿为主轴的病因学说没有改变。
因为湿邪可兼夹其它邪气而侵袭人体,浸淫肌肤,留着关节,阻滞筋脉,而致气血不能通畅,不通而痛。
总体来说痹证的发生,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
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痹证起病一般不明显。
疼痛呈游走性或有定处,有的为刺痛、或麻木、或肿胀。但部分患者起病有发热、口渴、咽红痛、全身不适等症,继之出现关节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是以痹证患者多以四肢、肌肉及周身关节疼痛、肿胀、麻木甚则重着不仁为特征。
本病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肤经络。久病多属正虚邪恋,或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入筋骨或脏腑。临床上可出现瘀血痰浊阻痹;气血亏虚;或复感于邪,脏腑损伤等病理变化。
痹证的病因不外风寒湿热,病位涉及肝脾气肾,加上病邪日久,湿聚成痰,久病留瘀。
治疗可:风则散而通之;寒则温而通之;湿则利而通之;热则清而通之;痰则化而通之;瘀则祛而通之;筋不顺则以柔,肾不足则以补,此则八法备也,随证施用,则痹证之治,皆可尽痊。
一、散风通痹法
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其它邪气而致痹。
《素问.痹论》云:“其风气胜者为行痹”,一个行字,形象地突出了风邪的特征。
由于风善行而数变,故其中人迅速,发病急骤,痛无定处,此即现代医学之游走性疼痛也。
此类痛证,当以祛散风邪为主,再根据兼夹不同而酌行配伍。
外风相袭,当首选防风,该药辛苦微温,气味俱轻,升发而不散,甘缓而不燥,长于祛风通络,胜湿止痛。
李杲云:“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治痹证的许多方剂都以此药祛风胜湿,
代表方如宣明论之防风汤,组成:防风、甘草、当归、赤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炒熟)、官桂各30克,黄芩、秦艽、葛根各9克,麻黄(去节)15克。
防风虽为祛风要药,但其毕竟味甘,甘者缓也,况风邪致病亦不会独行,因此,病急时也可加入气味雄烈的羌活,羌活利周身二十四节之疼痛,辛香走窜,在防风的引领下,无处不到,是故祛风止痛之效果更佳。
如属夹热,则可与知母同用,如《金匮要略》之桂枝知母芍药汤(组成: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炮))
如风从内生,则往往阴血亏虚,则为防风所不宜,此时则首选天麻,其性甘平,能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开宝本草》认为:“主诸风湿,四枝拘挛......利腰膝,强筋骨”随证配伍,其效显著,如《圣济总录》用其与乌头、地榆、没药、麝香配伍,治手足不遂,筋骨骨疼痛。《妇人良方大全》与牛膝、杜仲、附子相配之天麻酒,用于妇人风痹。
二、温寒通痹法
《素问·痹论》云:“寒气胜者为痛痹”,一个痛字,突出了寒痹的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收引、凝滞而主痛,所以当其侵袭人体时,易使气血凝结阻滞,肌肉气血不得阳气温煦,涩滞不通,不通则痛,其疼痛以局部冷痛,痛处因定不移为特征,《素问·痹论》中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对于寒痹的治疗,当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外寒侵袭者,当首选羌活,其辛苦而微温,体轻气浓,能散能行,功行上下,通达肌体,通畅气血,发散风寒,对于寒湿痹痛有良好的散寒止痛效果。《主治秘诀》认为:“其用有五,手太阳引经一也;风湿相兼,二也;去肢节痛,三也;除痈疽败血,四也;治风湿头痛,五也。”此五者,除四以外,无不涉及风湿痹痛。
代表方如《内外伤辨惑论》之“羌活胜湿汤”。
组成:羌活、独活酒洗、藁本酒洗、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川芎二分,酒洗、蔓荆子三分,碎、生姜三片。
《此事难知》的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9克,细辛3克,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6克。
都是治疗风湿痹痛的良方。
如寒重阳虚,则应从肾论治,可以羌活附子同用之羌附汤
处方:羌活、附子(炮。去皮脐)、白术、甘草(炙),各二钱半。
功能与主治: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掣痛,不可屈伸,或身微肿不仁。
用法与用量: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其次,乌头亦是治疗寒痹的要药,其性辛热,峻逐寒,凡寒盛痛急者皆可选用。
如《金匮要略》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的乌头汤(麻黄、芍药、黄耆、甘草各9克(炙)、川乌6克(㕮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
乌头为大辛大热之品,性大热而有毒,其有效成份为乌头碱及番木鳖碱,有效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所以临床应用当慎重。
传统的的剂量偏于保守,近现代以来,用量多有突破,如火神派用量高达数百克,究其所以,全在煎服法上。对于那些阴寒过盛的患者,非大剂无以回阳,但当先煎久煎,不能低于一小时,且须先备好解毒之用的绿豆汤,对于经验不足者,最好慎重用。
三、祛湿通痹法
《素问·痹论》云:“其湿气胜者为著痹”。
著者,着的本字也,有人认为,湿则皮肉,筋脉受之,故为痹著而不去也,故名着痹。
由于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阻气机,如滞着关节肌肉,经络筋膜,则阳气布达受阻,可风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
由于外湿为病,乃气候潮湿,或冒雨涉水,居处潮湿等所致。内湿乃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所以湿分内外,药分峻缓,外湿选用苍术,内湿选苡仁,二者同用亦佳。
苍术,辛苦温,辛香燥烈,气味雄厚,功托上下,走而不守,能燥三焦之湿,搜肌腠之风。
朱震亨认为:“苍术治湿,上、中、下皆可有用。”偏大寒者与羌活同用,如九味羌活汤,偏热者与黄柏同用,如二妙散。
《本草要略》云:“苍术气味辛烈,发汗甚速,以黄柏、牛膝、石膏下引行之药引用,则治下元湿疾;入平胃散能去中焦湿证,而平胃中有余之气:入怱白、麻黄之类,则能散肉分至皮表之邪。大抵有邪者宜用,无邪者不用。”
薏苡仁,甘淡微寒能健康脾利湿,有通利关节,缓和拘挛之功。
《本草经疏》云:“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能渗汇,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久服轻身。
总之,湿去则脾胃安,脾胃安则中焦治,中焦治则能荣养乎四肢,而通利乎血脉也。”
代表方如《类证治裁》之薏苡仁汤
组成:薏苡仁30克、当归10克、川芎7克、生姜1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川乌6克、麻黄6克。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对于着痹的治疗的,外湿可酌加行气之品,如木香、陈皮,同时配合防己、木瓜等同用;
内湿则健脾为主,与白术、云苓等益气药,配伍祛风胜湿之品,以期脾健湿化,其痹自愈。
四、清热通痹法
临床上虽多见风寒湿痹,然如素体阳旺之躯,则三者皆可郁而化热而流走关节,使患处疼痛灼热,或见红肿,或遇热痛甚,或夏季复发,此时则应“疗热以寒药”。
但痹证之热,多与湿合,如油裹面,胶着难解,故清热药必须与化湿药同用方奏效。
对于热痹,不能以一方一药以治之,综观历代医家所用之方,如《金匮要略》之清热通络止痛的“白虎加桂枝汤”。
组成: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粳米60克、桂枝(去皮)90克。
上锉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又如《温病条辨》之宣痹汤:
组成:防己15克(五钱)、杏仁15克(五钱)、滑石15克(五钱)、连翘9克(三钱)、山栀9克(三钱)、薏苡15克(五钱)、半夏(醋炒)9克(三钱)、晚蚕沙9克(三钱)、赤小豆皮(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9克(三钱)。
用法: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效:清化湿热,宣痹通络。
主治:湿热痹证。湿聚热蒸,阻于经络,寒战发热,骨节烦疼,面色痿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灰滞,面目痿黄。
原著加减法:痛甚,加片姜黄6克、海桐皮9克。
再如朱震亨的二妙散,由黄柏、苍术制成的散剂,此外在二妙散的组方中加牛膝制成三妙丸,再加入薏苡仁制成四妙丸。
五、豁痰通痹法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继发性致病产物,湿者水也,寒则凝湿成痰,热则炼湿成痰,是故痹证日久,无有不兼痰者,所谓“顽痰多痰,怪病多痰”也。
痰之为病,随气流行,无处不到,若流注经络,则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枝体麻木、屈伸不利,肉肿皮白,甚至半身不遂。
痰邪并不是形成的主因,只是痹证的兼夹而己,所以不能作为痹独立的主证,只能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货痰的药物。
《妇人良方大全》的白芥子散
组成:真白芥子2两,木鳖子2两(麸炒),没药(别研)半两,桂心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荣卫之气循行失度,痰滞经络,与正气相搏,以致臂痛外连肌肉,牵引背胛,时发时止,发则有似瘫痪。
白芥了,辛散走窜,通筋活络,搜剔痰涎,主治皮里膜外之痰。正如《开元本草》所说:“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脚弱不能立者,常与温阳行气、通络之桂心、木香、木鳖子、没药等等同用。
如有关节腔积液,亦为痰也,在方中加入则泽膝其效倍增,也可以用猫爪草在局部外敷,待局部出现水泡,去掉药物,挑破水泡,让其痰涎自行流出,此即所谓发泡疗法。
六、祛瘀通络法
瘀血是中医病因学中的又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它和痰有共同之处,因为二者均为水液之病,只是颜色及流通的渠道有别而巳。
同样,血液可因寒而凝,也可因热而灼,也可因气而滞,也可因虚而涩。
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了正常的濡润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的血液运行,使机体产生肢体剌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的表现。
祖国医学历来有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初病在经,久病入络的理论。
痹证日久,不论见不见瘀血征象,均可在辨证方中加入活血或虫蚁之品,则可收到意外之效。植物药方面,可用芎、膝,虫类药方面,可用鳖、虫、乌蛇。
川芎,归肝入血,性最疏通,善行血中之气滞,通行十二经脉,能破瘀蓄,通血脉,散结气,消瘀肿,止疼痛,搜风胜胜,对血瘀气滞的肢体疼痛、麻木不仁。
牛膝,善入肝肾,破血通络,走而能补。《本经》谓:“主寒湿痿痛,四枝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临床常用其强筋骨、壮腰膝、通血脉、利关节、起痿废、蠲痹痛。常与防风、独活、细辛、秦艽等同用。
如《妇人良方》之“三痹汤”:
组成:黄耆、续断、人参、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杜仲、川牛膝、
桂心、细辛、秦艽、川独活、防风、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活血,补肾散寒,祛风除湿。
主治: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痹之虚实夹杂者。手足拘挛,或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脉细或涩。
在临床上有因寒而凝者可用细辛配红花,有因热灼者用酒制大黄配丹参。
七、柔肝通痹法
肝藏血而主筋,筋者,四肢屈伸之本,椎体连接之枢,是故举凡肝血不足,筋经失去营血的濡养,则可见肢体麻木、隐痛、甚则僵硬,屈伸不利,痛痒不觉,如风痹状,实则非风也。伤于腰者则可见腰椎间盘突出,根据《内经》“阴阳形气不足者,勿用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旨,以白芍、鹿蹄筋柔肝养筋。
白芍酸寒,入肝经血分,化阴补血,和营敛阴,调肝血以缓挛急,《本经》云其:“除血痹......止痛”《别录》云其:“通顺血脉,缓中”对于缓急止痛,如芍药甘草汤,值得注意的是,缓急止痛时,芍药要用到30克,甘草要用到20克方能奏效。
对于肝血不足引起的痹痛挛急,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酸甘化阴,调和营卫,止痛。
鹿蹄筋,性咸微温,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富含胶原蛋白,是清代宫庭保健的珍品,古方很少将其为主药组方,与三七、地鳖虫同用,良效。
八、调和阴阳通痹法
疾病的产生,不外乎阴阳失调,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在痹证的病理过程中,常表现出营卫不调,阴阳不和,肢体疼痛,或汗出不匀等等,常选用鸡血藤入方。《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活血,暖腰膝,巳风瘫”,《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
可见该药气味平和,走守兼备,能化阴生血,温通经脉,活血通络,推陈致新,有润而不燥,补而不滞,行而不破之功,为补肝血、通经络之良品。由于此法乃调和之意故剂量不宜过大,9~15即可。
其次常选用莬丝子,本品味甘而辛,能补肝肾,益精髓,助阳道,坚筋骨,其性平正,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为平补肝肾之要药,所以《本草正义》云:“莬丝子养阳通络之上品,”,将其与鸡血藤两药加入独活寄生汤中,可获良效。
痹证一病,虽有以上八法,实际上,八法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风为百病之长,湿为诸痹之因,治痹不离湿,祛风要治血,治标勿忘祛因,久病勿忘痰瘀,痰瘀又当行气,环环相扣,方不致顾此失彼,保得万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