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河中石兽》,培养审辩思维

读书学习,不能迷信书本。因为书中内容,并非绝对正确,永远正确,我们自然不能盲从,不能毫无思考地全盘接受,而要批判地继承。

读书遇到悖理之处,须要花一番质疑、探究的功夫。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七下有一篇课文《河中石兽》,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篇幅不长,转录于下: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而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可据理臆断欤?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故事,翻译成白话,就是:

从前河北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临近河边,寺门被河水冲刷而倒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于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修寺庙,从水中打捞石兽,竟找不到了,人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几条小船儿,拖着铁耙,沿着河道往下搜寻,一直搜了10多里,也不见踪迹。

有一个在寺庙设帐讲学的人,听说人们顺流而下搜寻石兽无果,笑道:你们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自然劳而无功。石兽又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河水冲走呢?因为石兽坚硬沉重,而河中的沙土松软轻浮,石兽落到河中沙土之上,逐渐就沉陷到沙土之中了,且越沉越深。你们顺流而下去寻找石兽,这不是太不靠谱了吗?人们听了,都很叹服,认为他说得对。

有一个老水手,听了讲学之人的话,又笑道:凡是石器落入水中,都应该逆流而上去寻找。因为石头又硬又重,河中沙土又松又轻,河水不能冲走石头,而河水冲到石头上产生的反激之力,必然会冲走石头迎水处的沙土,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当石器一半都悬在水中了,石器就会翻倒在坑穴之中。河水继续冲刷石头,带走石头迎水处的沙土,形成新的坑穴,到一定程度石器又往后翻倒。石器这样不停地往后翻倒,就逆流而上了。顺流而下去寻找石兽,确实不靠谱;而从石兽掉下去的地方去搜寻,不是更不靠谱吗?人们按照老水手的话,逆流而上去寻找,果然在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这个故事写得不错,寻找石兽一波三折,结尾由事及理,耐人寻味。但是,石兽真的能逆流而上以至数里之外吗?绝不可能!

不过,课文倒是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绝佳材料。早在2002年6月,我在《重庆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就对这个故事进行过审辩。请看此文:

石兽究竟何处寻

人民教育出版社旧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305页“点读练习”中有一则材料: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而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可据理臆断欤?

引导同学们疏通文意,在括号中填虚词、加标点、解释加点的词语,按要求完成了点读练习。然后因势激疑:石兽应往何处寻?文中看法有三种:A.顺流而下,往下游河道寻找;B.在石兽沉没之处的沙土中,往河道深处寻找;C.逆流而上,往上游河道寻找。纪晓岚在文中否定AB而肯定C。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呢?石兽真的能够“溯流逆上”以至“数里外”吗?

沉思。

一学生首先发言,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理由是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二年级(下册)114页,在讲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时恰好引用了这则材料——

古时候,河北沧州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庙倒塌,庙前一对石兽滚落河中。几十年后,人们重修寺庙需要打捞石兽,但从何处打捞却意见不一。一种意见认为,应从石兽滚落的地方打捞,因为石兽很重,水流不能把它冲走。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河的下游打捞,因为天长日久,石兽会被逐渐冲到下游。一种意见认为,应从石兽滚落的上游打捞,因为河水冲击石兽时会形成一个旋涡,河水冲走石兽前面下方的泥沙,日积月累出现大坑,石兽就向前倾斜滚动,几十年后石兽便逆流而上了。三种意见各有其理,难判正误,石兽本身也不可能证明,只能通过打捞实践去证实哪种意见是正确的。最后人们在上游找到了石兽,实践的结果证明第三种意见是正确的。

我暗喜。我翻阅过高中政治教材,还从不止一种比较权威的教学刊物上看到过对这则材料的介绍和对第三种观点的肯定。

对学生发言的“第一个”给以肯定。然后继续激疑:语文课本、政治教材都肯定了第三种意见,是不是就说明这种观点正确呢?石兽究竟应在何处寻找呢?

我思考这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曾请教过物理教师、地理老师、政治老师。但现在,我想让学生得到比答案重要得多的东西。

第二位学生发言。他说,从电视上看长江截流,几十吨重的混凝土预制件也会被水冲走,如果水流湍急,石兽应该到下游去找。有同学附和。

第三位学生说,他家就在江边,如果水流平缓,石兽掉在水中不会移动位置,只会逐渐被泥沙淤埋。有同学赞同。

第四位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作图示,用力学的知识证明石兽会向上游滚动。也有同学赞成。

同学们发言争先恐后,讨论越来越热烈,争论越来越激烈。

三种观点都言之成理。加以肯定后,我引导同学们“聚焦”:正如文中所述的那样,石兽可以向上游滚动,但能否滚动到“数里外”呢?

争论很快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许多学生迫不及待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情不自禁大声喊叫着发言。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兴奋激动的脸,我心花怒放;听着同学们自由大声的争论,如同欣赏优美音乐般的惬意。

经过争论,大多数同学认为,石兽绝对不可能向上游滚动到“数里外”。因为石兽“倒掷坎穴中”从而向上游滚动,每“倒掷”一次,它的海拔高度也会降低一些。而从整体上看,河床上游的海拔比下游要高,即使河床的坡度极小,要向上游滚动到“数里外”也是不可思议的。有的学生说,石兽“倒掷坎穴中”只可能“倒掷”一次,有人说可以不止一次,但不可能“转转不已”。

一位学生仍然不服气,质疑说:文中说,石兽就是往上游寻找,而在数里之外找到的,难道我们能否认事实?认识正确与否,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实践,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难道我们能否认?

认识是否正确,当然要用实践来检验。而石兽从上游数里之外找到,这是不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呢?《阅微草堂笔记》是志怪小说而非科学著作,寻找石兽的故事,也只是纪晓岚听说的,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夸大。纪晓岚借用这个故事来否定据理臆断,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迷信书本,不能把小说内容当做确凿事实来看,而须小心“察传”。政治教材用小说中的故事作为证据是很不严谨的。

争论高潮迭起,思考不断深入。通过如此思辨,同学们受益匪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要创新,首先就要有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的精神和胆识。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意义非同寻常。

后来,有同学读到权威刊物《新华文摘》2005年第3期上的一篇文章《石兽在哪》: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石兽逆流而上,实乃一个沉甸甸的忠告:别过于信赖常识常理,它们断非适用于任何场合。有时,逆流而上的思路,或许正是步入堂奥的必由之路。

学生在随笔中对此文进行了评说,认为“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不可信,另外选用恰当的事例来引发出文末的道理才好。

可喜的是,部编教材《语文》七下《河中石兽》课后设计了如下“思考探究”:

二、对于课文,我们如果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看,也会产生疑问。下面这则资料也许会引发你新的思考,请与同学交流。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资料见《唐铁牛与蒲津桥》,《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Z1期)

教学中可以利用这则材料,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审辩。

本文选自拙著《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转载请注明。

(0)

相关推荐

  • 大同老铁牛的故事

    佃玺同话<大同老铁牛的故事> 大同铁牛早年座落在御河西岸,是在一个石头的高台上边.从前,御河河水滔滔,两岸绿树成荫,芦苇丛丛,四处野鸟游弋,它们或凫蛋,或戏耍. 过去大同人们每到夏天就在这 ...

  • 山西古 蒲津渡黄河大铁牛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一个古渡口.蒲津桥是横跨在黄河上历史最早.跨度最长. ...

  • 【周末散文】沿一条大河上下行走

    沿一条大河上下行走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海子) 自然山水对人的影响,总是不知不觉而意义非凡的.当我意识到这点后,才发现,那条叫做"涪江"的河流,那滔滔不息 ...

  • 胡建军 | 难忘的湍河

    难忘的湍河 文|胡建军       去年,鼠年春节,新型冠状肺炎肆虐湖北,波及全国.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坚持"不出门不添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理念,我一直呆在家中未曾出门.  ...

  • 当年白浪河畔的那个小铁牛

    很早以前,在潍城区白浪河西岸,卧有一只铁铸小牛,这小铁牛铸造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是关于它的种种传说,在民间一直流传着. 有一种民间说法是,这铁牛是神牛,遇到白浪河水泛滥,只要河水漫过河岸,这铁牛就会 ...

  • 河中石兽原文、翻译及赏析

    河中石兽纪昀[清代]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 ...

  • 初61 吟诵书写纪昀《河中石兽》

    吟诵书写纪昀<河中石兽> [清]纪昀 <河中石兽>(读诵) [清]纪昀 <河中石兽>(吟咏) 来源:<中华经典吟诵>(赵敏俐 徐健顺 主编) 纪昀< ...

  • 《河中石兽》思维导图(8张)

    《河中石兽》思维导图(8张)

  •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中考复...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 《志怪故事》河中石兽

    沧州 城南有一古寺,寺门面临河岸,由于连年战乱,寺院年久失修,僧舍破旧且不去说,山门前的堤岸被严重侵蚀,河岸已逼近山门. 一天夜里,河水暴涨,山洪顺着河道滚滚而下,浪头一个接一个冲激着堤岸.忽然,&q ...

  • 10月第二周复习篇目:部编版初中七年级文言文下《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小初高第一轮文言文复习开始)

    陋室铭 [题解] 本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g ...

  • 透过《河中石兽》,感受一代才子——纪昀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历史,了解历史的情趣,学习历史名人的优秀品质,提高鉴赏能力. 历史名人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奠 ...

  • 七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河中石兽》教案

    <河中石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能力目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积 ...

  • 七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河中石兽》课件

    七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河中石兽》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