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众好汉,为何被招安?
“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浅谈梁山泊好汉接受招安的原因
孙榕
摘要:《水浒传》中,从71回至100回,作者直接描写了宋江等人受招安后征辽征方腊。而宋江等接受招安的原因,文中却未直接说明。本文就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剖析好汉们接受诏安的原因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招安
(一)根植于心的忠孝观念
儒家的忠孝观念在宋朝时期依旧盛行,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便是例证。《水浒传》中,宋太公曾叮嘱宋江道:“你如今此去,正从梁山伯经过。倘或他们下山来劫夺你入伙,切不可依随他,叫人骂做不忠不孝。”①可见,宋江对忠孝观念耳濡目染。再比如晁盖去世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也是将“义”升华为了“忠义”。由此可知,忠义观念在宋江心中根深蒂固。而忠义之人怎能做扰国的草寇呢?所以宋江一直以为他只是“权借水泊避难,一有机会,便愿率众好汉归顺朝廷。”①
(二)山贼集团的唯一出路
读书时我们经常会想,如果梁山泊好汉们不招安,是否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呢?其实不然。其实好汉们除了招安以外别无他路。
首先,他们是不可能一辈子当草寇的。朝廷不会容忍地方势力过于壮大,所以必时时征讨梁山以消弱其势力。人年纪越大越不愿意承担风险,而愿意娶妻携子,安稳度过余生。谁想一辈子刀口舔血天天担心朝廷来征讨?所以“山贼”只是一个过渡职业,不可能干一辈子。宋江作为梁山泊领袖,必须为兄弟们考虑一个前程。
眼前的道路无非就是三条:投奔其他组织;推翻皇帝政权;接受招安。
如果梁山泊要投奔其他组织,那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众人不服从。在这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有很多是被宋江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而投奔宋江,比如李逵,呼延灼等。呼延灼就曾对宋江说:“非是我不忠于国,实慕兄长义气过人,不容呼延灼不依。”①这些人是很难重新服从新的领袖的。再者,他们也无处投奔。投奔辽国?一者辽国不比大宋国力强盛,几十年不到也被女真人所灭;二者,投奔后辽国必遣之征讨大宋,这时他们会面对两难处境。若助辽攻宋,必然背负舆论的压力与叛国的罪名。若助宋攻辽,那更是会被当做间谍看待。那就投奔方腊队伍吧,但这也不是长久之举。方腊也属草寇之列,投奔后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而另外的两方起义军队实力远差于宋方两队,不必考虑。故此路不通。
如果梁山泊干脆推翻政权,自己当皇帝呢?这也是行不通的,在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朝廷武将占比最多,而梁山第一流高手基本都出自于朝廷武将。就说梁山五虎——巡检使关胜,禁军教头林冲,指挥司统制秦明,兵马都监董平,郡都统制呼延灼一一都是朝廷武将。再者,朝廷与他们并没有深仇大恨,如果这时宋江起兵造反,就是在行不忠不义之事,就是有违当时招安“誓言”。这些朝廷武将必先带头反抗宋江。
最后一条路∶招安。打个比喻,如果梁山泊是一个企业,那“招安”就是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超级品牌”和行政纲领,这也是使梁山能留住呼延灼等人才的根据。
(三)关于结局
但如果好汉们不接受招安,也就不会有巨大的伤亡,同时不会有宋江等因功劳过大被四大奸臣设计堵死。这样来看,招安却不是明智之举。
而笔者认为,招安后众人结局悲惨,不是这条“路”选的不对,而是走的方式错了。
导致最终悲剧的原因有二:一为征方腊,二为对朝廷形势天真的想象。
先说征方腊,笔者认为,好汉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征讨方腊,或者不用那么“卖命”。
首先,好汉们刚刚战胜辽国,为宋朝除一大患。如果再顺利征讨方腊,那功不可没,功劳一大,朝廷必有小人生妒心,之后的事情,就不必笔者赘述了。
其次,征讨方腊时的巨大伤亡是必然的。从大聚义到征讨辽国以来,宋军顺风顺水,战无不胜。这个导致好汉们多有轻敌,在战场上犯低级错误。比如张顺水性极好,去因急于立功而被射死在西湖涌金门水中;刘唐扬短避长,弃步战而骑马,被城下放下的门板砸死……除了心态浮躁导致的伤亡以外,还有许多人死于水土不服。比如张恒,穆弘等,都是因瘟疫而死。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战争性质的变化。先前的大多数战争都是非对称、非致命的一般战争。而南征方腊则是旗鼓相当,有你没我的生死存亡之战。双方必然拼尽全力应战,所以巨大的伤亡不可避免。如果好汉们将自己的心理变化,战争的地理差异与性质变化考虑进去,也许会对征讨的方案等进行改进。
再者,朝廷本就是想借一方势力去削弱另一方势力,没有期待征讨成功,若消灭方腊,则是惊喜;若平手或是败下阵来,朝廷也不会如何,毕竟两败俱伤的结局正是许多官吏所想。
宋江对朝廷的美好想象,则导致了后来阮小七被罚,自己与卢俊义被毒害,吴用花荣自缢的结局。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宋江和鲁智深的一段对话中看出分晓。鲁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宋对曰:“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必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①从这且可以看出,宋江以为自己的忠义之举可以使皇帝清醒,不再受蒙蔽。而这这在四大奸臣看来是多么可笑啊。导致宋江这种天真的理想主义的,是他的眼界。宋江官至“押司”,既为县政府一个掌管公函来往的秘书差事,他在小县城里,人心都比较质朴,没有人勾心斗角,而且大家都敬重他。所以宋江低估了朝廷的黑暗腐坏程度,他本以为自己可以与皇帝一同打倒黑暗势力,而现实却是他根本无法近得皇上身。就被奸臣一杯酒毒死了。
总结∶宋江招安的原因大体有三,一为忠孝观念根植于心,二为山贼集团唯一出路便是招安,三梁山泊将招安作为行政纲领,也是壮大声势的根据。最后,好汉们悲惨悲剧结局的原因并不全是招安,还有对于形势的错误估计与宋江天真的理想主义。
参考文献∶
①施耐庵.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插图来自网络)
我对宋江与梁山泊全伙受招安的看法
熊禹翔
水浒书中,梁山泊的日益壮大和屡次欲归顺朝廷两条线索相互纠缠贯穿全书。先前几次阴差阳错,人为破坏使招安事宜屡屡失败。当读者们千千万万挂念终于等到宿太尉带来的圣旨,谁也没想到,最终这伙替天行道的好汉的结局竟是十损其八,其余或浪迹天涯失散四方,或为奸臣妒忌,魂断蓼儿洼。
这是全书最令我遗憾,甚至愤慨的一处。当我幼儿时读插画水浒,读到梁山泊山寨土崩瓦解时,我有多么怨恨宋公明那样执着地忠于朝廷,愿受招安!为何他不愿自立为王,开创自己的江山,社稷......这样的疑惑,犹如一点抹不去的阴影,蒙住我心中的水浒。
初中,再读,宋公明受招安的始末,再细细地品,细细地思索那千丝万缕。
基于宋江本人
宋江的忠义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从小出身地主家庭,在郓城为官,无时无刻不受大宋的影响,受忠义的感染。说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真是毫不为过。书中的他,宁肯被刺配天涯海角,也绝不为反贼;宁肯忍气吞声,一再忍让,也不会侵犯大宋的威严。这样根深蒂固地忠于宋朝,即使被逼上梁山,归顺朝廷的决心却丝毫不为动摇。在以大宋为尊思想成为信仰后,我们已说不得宋江一昧意欲归顺朝廷是顽固或死板,这是多么可贵的,坚定的可怕的忠义呀。这样说来,忠义堂上悬挂的杏黄大旗,已不仅是替天数行道,更是替天子行道。替大宋王朝除恶除奸。
基于梁山泊全伙
梁山泊的好汉,不乏被世道逼反的草莽英雄;同样有出身显赫,受奸臣陷害的武官和混迹江湖,四海闻名的道人;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出身的他们表面殊途同归,却在信仰上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有的已然认清腐败的社会,不再抱有希望;有的依然对朝廷一心一意;更甚者以打家劫舍为乐,杀人放火为纵......这样的差异下,梁山泊的人马怎么可能实现长久的团结?
宋公明的眼光是长远又犀利的,他明白内在的人心不齐成不了大事,料到归顺朝廷是利己利人且唯一的出路,既使得梁山泊好汉们得以善终,又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基于当时的形势
我们知道梁山泊只是齐鲁地一小水泊,而宋江一伙人中缺少有拿捏全局形势,作出重大决策,有战略与发展性眼光的人才;不能做到补给充足,保障后勤;不会治理领土,稳定百姓,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得空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梁山泊无用武之地,无法得到长久的发展。举最简单的例子,宋江可以引军马打破城池,却无法长期地驻守,占领;宋江的军马甚至可以打败太尉亲征,却无法将胜利转化为战略或发展上的突破。
种种因素使得梁山泊在看似的兴盛下埋着难以藏匿的险恶的前景。诸多的不足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通病,草莽英雄无可避免的短板。可以说,从梁山泊最初的聚义,我们料不到鼎盛时有多么辉煌,却看得见注定失败的结果。
基于历史事实与故事的结构
水浒一书虽然为小说,却脱不了史实的基础。这一类的小说,会有一个原型,这个故事在这个基础上夸张,删减,改编。倘若宋公明一伙不受招安,情节又会怎样?故事该怎样结尾?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梁山泊人真的能够改朝换代,自立为王,那我们置历史,置事实于何地?一本小说基于大宋为背景,却以大宋的覆亡为终,难道作者不需要考虑这样的书引起的争议与影响吗?
相比之下,梁山泊人马归顺朝廷,南征北战建功立业,最后消散四方已经是最好的结局,是在历史事实与情节需要两方面的压迫之下中和的作物。
再想,也许对这样的问题,作者也说不出对错。由个人的感受印在水浒的情节上,才是每个人独有的水浒传,才是经典的独特魅力。
(插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