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为己任,文人里的“治水达人”们

艺述史官方原创

前阵子我国南方的防洪形势比较严峻,多地暴雨引发洪涝,咱大家伙的心啊,也被牵动着。看着抗洪英雄们的身影,心里是满满的的感动。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其实,洪涝问题自古以来都是我们面对的一个自然灾害,那古代人都是怎么治水的呢?想必大禹治水、李冰治理都江堰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今天就想来跟大家讲一讲我国文人里那些治水达人们。

先来讲一种病,清代的讽刺小说《老残游记》中说主角老残游历到山东,遇到有个叫黄瑞和的,得了一种怪病,每年身上总要溃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又溃烂别处,这病发作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老残给黄瑞和写了一个房子,说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这个病则是只有大禹传下来的方法。

大家说这种病是什么病?您可能猜到了,黄瑞和有可能是黄水河的谐音,而黄河水灾往往发生在夏季,《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也正是因为治理黄河得利才得以升迁,将黄河水患视为一块心头病。可见我国自古深受水灾侵扰,每年夏天,防着它来,怕它来,惴惴不安直到秋天,才能松一口气。

文人呢,留给大家的刻板印象总是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其实大家非常熟悉的白居易和苏轼都曾治理过西湖,苏堤和白堤正是为纪念这两人得名。

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是水利方面的一把好手。

范仲淹在江苏时曾任盐官,按理说是不需要多管水患的,当时海边堤坝坍塌,海水倒灌,范仲淹顶着巨大压力执意在海边重筑海堤。这个堤坝的位置是件头疼事,因为一旦确定动工将迎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一错前功尽弃。于是他想到一个巧计,用稻壳洒在近海,随着潮涨潮落,稻壳留在海岸上,刚好留下一道长长的稻壳线,这就是海潮内侵的足迹。范仲淹带人沿着稻壳线打桩,准确地确定了堤坝的位置。

他治水时搭上自己的俸禄,补贴筑堤开支,与民众同甘共苦,不惜为水利工程得罪官场同僚,以自身勉励众人。后来他也曾治理太湖水域,将积水导流引入太湖,他提出的“修围、浚河、置闸”三合一的治水理念,从南宋沿用至明代,可以说在江苏的治水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愧对欧阳修评价他“以天下为己任”

那么关于水患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当然希望年年风调雨顺,受到洪涝困扰的朋友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平平安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