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世家(三)——李姓郡望堂
一、郡望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表示居于某地域的名门望族。
郡望,也称地望,就是郡中显贵的氏姓。具体地说,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思是世居某郡为法地所仰望。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据宋代《广韵》记载,李氏共有十二个郡望。
1、陇西郡:战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 赵郡:邯郸一带,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晋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浚县一带。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4. 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5.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6. 广汉郡:汉时置郡。汉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当于今天四川省广汉县一带。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7. 襄城郡:襄城,战国时魏邑,秦置县。历代因之,清属河南许州。今河南襄城、郏县、舞阳。
8. 江夏郡: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
9. 梓潼郡:古县名,汉代置。为广州郡治,蜀汉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县。
10. 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天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带。
11. 梁国,汉高帝将原来秦代的砀郡改为梁国,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
12. 南阳郡:战国时秦置。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在李姓的诸多郡望中,以陇西与赵郡的历史最久、声望最高,除赐姓李氏外,其他各分支几乎都是从这两支衍生出来的。
二、堂号
陇西堂 赵郡堂 (还有平棘堂)
1、陇西(今甘肃省)李氏始于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李崇的二儿子李瑶,任南郡守,封狄道(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tao)侯,生李信,为大将军,陇西侯。李信的孙子李仲翔,任西汉河东太守。征西将军,在征讨羌人的战斗中阵亡,葬于陇西狄道东川,其后人便在东川安家。李仲翔之子李伯考,任陇西、河东二郡太守,生李党员,任成包令,安家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其弟李尚,是范阳房始祖。西汉名将李广,就是李尚之子。李广有二子:长子李当户,生李陵;次子李敢,为郎中令、关内侯,生李禹、李忠。李忠为顿丘房始祖。李禹6世孙李本有二子:长子李次公,巴郡太守、西夷校慰;次子李恬,渤海房始祖。李次公有二子:李轨,魏临淮太守、司农卿;李潜,申公房始祖。李轨之孙李雍,济北、东莞二郡太守,有二子:长子李伦,丹杨(即丹阳,近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房始祖;次子李柔,北地太守。李雍之孙李益,安邑(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房始祖。李柔的曾孙李暠gao就是十六国时西凉国的创建人。李暠有10子:谭、歆xin、让、愔yin、恂xun、翻、豫、宏、眺tiao、亮。李愔,镇远将军房始祖。其曾孙李系,平凉(今属甘肃)房始祖。李翻有三孙:一个叫李丞,姑臧(今甘肃武威)房始祖;一个叫李茂,敦煌(今属甘肃)房始祖;一个叫李冲,仆射房始祖。李翻的曾孙李成礼,绛jian郡房始祖。李豫的玄孙李刚,武陵(今湖南常德)房始祖。
李歆继李暠为西凉国王,有8子:勖xu、绍、重耳、弘之、崇明、崇产、崇庸、崇祐。李重耳,北魏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其子李熙,北魏金门镇将,生天赐,李天赐有三:起头、虎、乞豆。李虎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
1、赵郡(今河北省)李氏出自司徒李昙第四子李玑。李玑有三子:云、牧、齐。李牧为战国末年赵国名将,开始居于赵郡;李齐任中山相,在当地安家,成为中山李氏始祖。李牧的6世孙李秉,任汉颖川(今河南许昌一带)太守,在当地安家。李秉的第9世孙李膺,为东汉名士,李膺的三儿子李瑾,避难复居赵郡。李瑾的玄孙力楷,就是浙江常山李氏始祖,李楷有5子:辑、晁、芬、劲、叡nui。其后代因居住地不同而分为三组:李辑、李晁称南祖,李芬、李劲称西祖,李叡称东祖。南祖之后有李善权,任北魏谯郡太守,徙xi居谯(今安徽毫州)。此外,赵郡李氏还有辽东、江夏、广陵、汉中、管城等分支。中山始祖李齐的13世孙李宝,任东汉元菟tu都慰,徙居襄平(今辽宁辽阳),子孙繁衍,形成辽东李氏。汉颖川太守李秉的玄孙李护,任酒泉太守,有三子:武、昭、奋。李昭的小儿子李就,任东汉会稽太守,封高阳侯,徙居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市西北),形成江夏李氏。李就的11世孙李颙yong,郡举孝廉,其7世孙李元哲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李护的大儿子李武,任汉东郡太守、太常郡,其孙李颉jie,为东汉博士,始居汉中南郊(今陕西汉中),形成汉中李氏。又有赵郡李氏后裔李万安,于唐代自赵郡迁至管城(今河南郑州市)。
3、西平堂,拜西平郡王李晟为启祖。其实,西平堂乃陇西堂之分支。
李晟,字良器(乃陇西郡开基始祖李崇公三十五世孙),其先世甘肃临潭人,后徙京兆,生于公元727年,卒于公元793年。出生军旅世家,因父左金吾大将军李钦坐太平公主事,从军西陲,李晟十八岁以功授左金吾卫大将军,他一生戎马,为唐德宗平定了半个中国的叛乱。历官至太尉、中书令,爵封西平郡王。生子十五,有十二儿子掌握了兵权,李晟的儿子当中,有几人颇有名望,他们是李愿、李宪、李愬、李听。因功高震主,在贞元三年皇帝剥夺了李晟的兵权,其十二儿子也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李宪因此就被调到江南西道的洪州任刺史。其后裔子孙为了日后相见,都以西平郡王作为自己家谱的标志,一律使用“西平堂”作为他们的堂号。
西平堂开山祖是为李宪(但西平堂李氏后裔供奉他的父亲西平郡王李晟为一世祖),他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29年,西平郡王李晟第十子,幼年随父军营,起家太原府参军,历官醴泉县尉,光禄卿,洪州刺史,公元828年升任江南西道团练观察使,遥岭南节度使,次年卒于镇。逐家洪州西山,有子七人,长子李游,时任袁州刺史,迎柩奉旨葬于江西分宜红花仰,其六子赴袁奔丧,依兄居于袁州。兄弟七人的后裔形成了现在的江西宜春西平堂七大房系。子孙遍布江西、湖南、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