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梅城骑楼风采叠出,厚重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老街区,品浮沉岁月,话客域繁华沧桑,你不但会有种穿越时空的快感,还会有种不愿离场,企盼一气呵成尽览见证千年文脉的冲动。
文/廖是添
从梅江桥下来,沿着凌风东路古朴典雅的骑楼缓缓向西,穿过泰康路,再穿过义化路,在离八角亭约百米处的众多建筑群里,隐藏着一座至今已近800年历史的古建筑 ——老梅城梅州学宫,它不但承载着客家人播撒崇文重教种子的虔虔之心,更是客家梅州千年文脉的鉴证。老梅城梅州学宫又称孔庙、文庙,坐落在梅江区凌风西路南门原考院前,建于南宋淳佑元年(1241 年),至今已有778年的历史,是当时梅州最高学府,后为教授、学正等古代教育官员聚集生员讲学、宣“圣谕”和“谒圣”的场所。然而,如果翻阅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你会发现,其实老梅城梅州学宫最早始建于北宋,是由当时出任梅州的知州滕元发创立的。滕元发(1020~1090)原名甫,字达道,北宋中后期名臣,在科举考试中两中探花,三次担任开封府尹,镇守边关,威行西北,号称名帅,和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等多有交集。滕元发另一个身份,据专栏作家李开周的深层考究,是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外甥,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滕元发的外公。写到这里本来应该继续转入梅州学宫的主题探讨,但为梅州文化通史的流传不致被误导,有必要停下来先理顺一下范仲淹与滕元发的关系。据郭真义主编的《梅州文化通史》认为,范仲淹是滕元发的外公,滕元发的母亲是范仲淹的女儿。这种说法和专栏作家李开周的说法:“滕元发是范仲淹的表弟,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滕元发的舅父”,都是据于苏东坡给滕元发写的墓志铭:“范希文皇考舅也,见公而奇之,教以为文。”范仲淹字“希文”,“皇考”指父亲,“舅”在古文中有两个含义,要么指舅父,要么指外舅即老丈人。断句为:范希文,皇考舅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范仲淹为滕元发先父的外舅(老丈人),即滕元发为范仲淹的外孙;二是范仲淹为滕元发先父的舅父,即滕元发为范仲淹的外甥孙。断句为:范希文皇考,舅也;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李开周所说“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滕元发的舅父,即滕元发为范仲淹的表弟”;二是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滕元发的外舅(老丈人),即滕元发为范仲淹的外甥。个人认为范仲淹生于989年,比滕元发大31岁,如果按郭主编所说“其母是范仲淹女儿”和上面另一推论“范仲淹是滕元发的舅公、滕元发为范仲淹的外甥孙”,要么意味范仲淹和他女儿都得在16岁左右时生小孩,要么意味范仲淹的姐姐,要年长范仲淹两代人,但从范仲淹的身世看,这是不可能的。按李开周的“表弟说”,表兄弟相差31岁,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根据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和滕元发一起读书的事实推断,似乎滕元发为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的外孙、范仲淹的外甥更来得合理。所以我也支持李开周的 推断。打开《梅州史迹纵览》第 151 页记载: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由知州滕元发在程乡县(即梅县)县城西区创办梅州学宫,内设文庙和明伦堂教授生徒,其时被视为当地最高学府。这样算来梅州学宫至今已有916岁高龄,但这种说法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滕元发的生卒年为1020年至1090年,如果梅州学宫真在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创设,那岂不要让滕元发死而 复生。查郭真义主编的《梅州文化通史》第159页记得分明:滕元发任梅州知州的具体时间,大概在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在崇宁三年(1104年),滕元发于梅城西区创建了梅州学宫。这显然与《梅州史迹纵览》如出一撤,出现了同样的错误。据原剑英图书馆馆长程志远、谢维怀和广东中山图书馆的王洁玉、林子雄等人,根据康熙时刘广聪编修的刻本整理的《程乡县志》记载:“学宫,在县城中,南宋州学也。县学建制,自元以前无考。州学初建于大市,以(因为)阛阓(街市或街道)狭逼,徙东南隅。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知州黄德俊迁于城之西北,距县里许。州守游庾创而未备。淳佑十二年(1252年),知州黄畯建梯云桥于前,易(改)“由变”“由化”二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知州刘焕增添学宫新十哲像,编续从祀。教授张如圭、林若谷相继建大成殿。理宗绍定元三年(1230年)毁于寇”。从以上这段文字中,一句“县学建制,自元以前无考”,便让梅州学宫存在于北宋的踪迹轻松抹去,好在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还原了梅州学宫创办于北宋的证据。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梅州学宫始建于北宋年间,知州滕元发筑建于梅州城西片区,内设文庙和明伦学堂,教授生徒,为当时本州治最高学府,开梅州官学培育人才风气之先。这时节梅州学宫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据《二十四史》载:一则梅州孔庙生长灵芝的消息报呈中央朝廷,为四处逃亡躲避金兵追杀的宋高宗赵构带来一丝安慰,于是老梅城学宫这一“奇迹”被白纸黑字记录下来,第一次靠着“运气”进入《二十四史》。
跌宕起伏的轨迹
据《宋史》记载:刘安世(号元城1048-1125年)谪居梅州(1098年),在州城中创建了第一所书院(后世称之为元城书院),招徒讲学,开创了梅州私立书院之先河。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和《二十四史》中关于梅州孔庙(官学)生长灵芝的消息,这样算来老梅城梅州学宫的创建历史,还要比“元城书院”悠久。当然,这期间的对错,仓促间我们无法判断,只能暂且留给那些关心梅州文史的学者们去研究,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滕元发曾协助过狄青率军追剿侬智高匪患,而宋军到梅时将士水土不服士兵多患疾疠,后听民众言取“曾井”之水饮之而愈。狄青凯旋回朝后,将此事上奏,宋仁宗赐“曾氏忠孝泉”五字立碑建庙供奉之。此期间滕元发与梅州的交集事实真相如何?!历史是否会给出一个惊喜的答案?!我不知道,也无时间深究,我们还是随着宋元明清朝代的更替,捋一捋梅州学宫跌宕起伏的轨迹吧。据《梅州院试》载:梅州“自宋以来,代产伟人”,有“五科五解”“一腹三翰院”“三代四翰林”“父子同进士”等的科举佳话,如老梅城“五马坊”(后移马石下)就近的古成之与古宗悦为父子;古宗悦与古革为公孙;古革与古堇、古巩为弟兄;一家子五个人均中进士,可谓四代五进士。“曾井”就近的蔡若霖与蔡定夫为父子,与蔡蒙吉为公孙;蒙吉为定夫之子,是为公孙三进士。由此可知宋朝时梅州文风之一斑。南宋淳佑六年(1246年)城西文庙移迁至江北老梅城中区考院前南门(今址)。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老梅城南门学宫不幸毁于战乱, 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天垂怜爱,学宫得于重修并扩建,初具规模。此后学宫数遭破坏,多次重修、扩建。至清末,学宫建筑有大成殿、东庑、西庑、明伦堂、教谕署、文昌殿、崇圣祠、天池、魁星楼、棂星门、仪门、戟门、泮池等,可谓蔚为大观。民国初期,创办新学,学宫几易为市立小学、市立中学(一中)校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豪1925-1927年曾在此读书。据一生潜心教育,写出“半部嘉应州志”的梁伯聪在其《孔庙他用》一诗中云:伯聪先生自注,孔庙初为嘉属官立中学校,入民国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再改为县立中学校。正殿借作礼堂,两庑诸贤牌位撤去,仪门改建房舍,棂星门改为校门,形制全变。朱熹书“明伦堂”三字横匾,两旁壁挂历科举人、进士、翰林、康熙御制训饬士子卧碑,亦废除净尽,现改为参议会所。1929年10年月朱德红四军来梅时,曾在孔庙召开群众大会,朱德军长站在大成殿门口的大石头上作演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宫曾作为兴梅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梅县干部招待所、梅州市革命委员会办公地址、梅县党校校址等。1978年11月16日,老梅城南门学宫被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梅城南门梅州学宫几度沧桑,后长期挪作他用,年久失修,主体建筑已成危房危楼,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10月28日,梅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梅州学宫及周边地带划归梅江区管理,经广东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由梅江区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承担修缮工作,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06年12月15日修竣工。2009年老梅城南门梅州学宫得到旅印尼华侨黎次珊伉俪资助,再将魁星楼装饰修复完善,并将乾隆、嘉庆年间“重修梅州试院碑记”“学前东界”“学前西界”三块碑刻从梅县博物馆运回,为打造孔子文化、客家文化添光增色。现在,老梅城梅州学宫这个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依然默默地隐身在江北那片古朴的建筑群落,坚守着见证客家梅州千年文脉的重任,如果你想感受它承载的厚重历史人文,梅州学宫的大门永远为“有心人”敞开。
文/廖是添
作者简介:
廖是添,梅县王寿山下古村落黄沙村人,原名廖世添,笔名田力、老料、周溪、南子等。历任《世綵文化》《太平洋之声》《嘉信风华》《客都文学》《梅南乡情》等报刊杂志主编,《梅州信息报》记者,《侨乡月报》编辑,现为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梅县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梅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梅江之声》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