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林逋也抄袭?王和尚论诗:律诗如何把握气脉章法

细说律诗气脉,从批驳林逋名篇开始

文/六不和尚

姜白石曾论诗曰: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和韵度。

今日谈诗,王和尚只论一个“脉”字。何为脉?脉络是也,律诗讲究意脉贯穿,章法浑圆,在整饬森严之外有脉络贯穿,使之浑然一体,上下匀停。一线贯穿,即章法之要义。

写景谓之渲染,亦为诗旨伏脉;转笔谓之脱卸,然亦要求承脉而行,文意不断;结句谓之绾合,或收束全文,或荡开一笔,然亦要文脉汇聚,蓄势而成。

兹以北宋林逋《山园小梅》一诗为例。

林逋,北宋早期诗人,耿介孤僻,孤高自许,不慕名利,终生不仕不屈,惟喜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其人如此,故深爱梅花,其有写梅名句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该联将梅花写得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活画出梅花之气韵风骨,历来为诗评家激赏。比如姜夔曾有两阙自度曲咏梅花,其词牌即出自此句,曰《暗香》、《疏影》。

然而此联真的极好么?放置整篇来看真的浑融一体么?其中却大有推敲之处,今日,王和尚将细论此联。

一、林逋名句是抄袭?化用有何技巧?

首先要说清楚,此联对仗工整,刻画细腻,确属不可多得之佳句。欧阳修曾称道此联“前人所无”,宋朝许顗盛赞此联“奇丽”,元朝韦居安称此联为“绝唱”。确乎如此,写梅花疏影横斜以水陪衬,写暗香幽微以月衬之,将梅花之气质烘托得形象生动,很有代入感和画面感,令人一见难忘。

但是,要知道,这句诗却非林逋原创。五代南唐江为曾有残句曰“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该句前句写竹,后句写桂,其写竹影桂香也很传神细腻。而林逋拈来,寥改二字,将二物合为一物,专注写梅,显得更为紧凑和统一。虽有蹈袭之病,却也有“点铁成金”之效,委实不易。

在此要说明,化用古人成句,系写诗之修辞手法之一,并不足为怪,关键在于如何用得巧妙无痕妥帖。比如杜甫曾有名句曰“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其中“春水句”即来源前人。比如沈佺期曾有句“人疑天上坐”,再往前南北朝诗人惠标曾有诗曰“舟如空里泛”,可知杜甫此句系将此二句合二为一,脱化为名句。

但是,像林逋如此“大胆化用”寥寥改几字化为己有者,却并不多见。而关于此联的疑义也从此而来。

二、林逋名句写梅合适么?咏物诗有何技巧?

林逋《山园小梅》诗乃是咏物诗。咏物诗之要点在于要摹其形,摄其神,既要细致刻画出所咏之物的外形面貌,也要深究其神髓,写出所咏之物的精神气质乃至内涵,与诗人的性格、思考和感悟相关照。一言以蔽之,写咏物诗,首先要写得“像”,然后再谈其神

再来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疏影”与“暗香”却并非梅花所独有,看江为之句,“疏影”也可以指“竹影”,“暗香”也可以指“桂香”。非梅花所独有之形态,就脱离了咏物诗的要义。比如,宋朝陈辅就认为,此联说是刻画野蔷薇也无不可,蔡正孙甚至以为,此联即便写桃杏也说得通。由此可见,此联美则美矣,在刻画上尚输一筹。

这就是化用常犯之病。林逋得此联太过轻易,寥改几字,虽与梅花甚为贴合,却并非从林逋眼底心中流出,自然显得不够“惟一”,其美感也就打了折扣。化用诗句,特别是改动不大时,最易不够妥帖细腻,虽句美然整篇却不够协调,也不够浑融一致。

三、何为有句无篇?林逋全诗质量如何?

律诗在辞藻句法之外,更讲究章法和脉络,稍有不慎就容易“有句无篇”,从而局部突出,而整体普通。大凡读林逋《山园小梅》者,无不会被此联吸引,但是联系全文去看,却会发现许多问题。

其中最突出者在此诗后二联。如前所述,“疏影”一联,将梅花写得神清骨秀,幽独超逸,但看此联确实绝妙无匹。但是看第三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此联着重写梅花之白,上句用霜禽偷眼,写霜禽也被梅花之白所吸引,甚至嫉妒而侧目,下句写粉蝶也会在白梅花面前羞惭至死。

细看此联,无非用了反衬手法极写梅花之白,但是其手法却单一,甚至有合掌之嫌,如此写梅花之白,实属粗陋。因此,明人王世贞对此联颇不以为然,认为简直是“五尺童”之对句,清朝学者纪昀更直言此联“浅近”

要知道,写作律诗时,第三联甚为要紧,此联一般担负着“转句”的功能,既要承接上文,又要引起下文,故而古来诗人对第三联多极为重视,倾尽思力。古人有论曰:律诗转结尤难,即是此意。而最应该在第三联发力之处,林逋此诗却似力泄,其手法与技巧远远不如第二联之名句。此原因无他,第二联非他原创之故耳。

再来看其结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前三联将梅花之形态风情已写足,此联转入作者感慨。他说:幸好对此梅花可以吟诗取乐,而不需要名贵的酒杯与动人的乐曲。律诗尾联要余韵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故而《四溟诗话》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按此要求,此联确实直白无味,且用词亦显稚嫩,难怪纪昀说此联“滑调”。

再回到首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前句写众芳摇落之时,梅花傲然绽放,此句重点刻画梅花之孤高,“凌寒独自开”。但是细推敲会发现,梅花开放之时何止是众芳摇落?简直是众芳完全凋敝,因为梅花多是在冬末春初开放,此时远非“众芳摇落”之时。

要知道“摇落”多写秋景,比如,宋玉有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也有句“秋天正摇落”,“穷秋正摇落”,如此来看“众芳摇落独暄妍”,不似写梅,似无异议。纪昀更指出“占尽风情”也不似写梅之句。其关键在于“占尽”,试想梅花如君子,如隐士,孤芳自赏,何来“占尽风情”之庸俗自得之态?

总结一句,此诗除第二联迥出高妙之外,其他三联均属平常之语,并不见多少奇佳,反而由于第二联之绝妙,更反衬其他三联写得普通甚至多有不确切之处。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属于典型的“有句无篇”,而最绝妙之句,偏偏非林逋所独创,想来林逋之诗才可知矣。

有兴趣者可参看林逋之《山园小梅·其二》之作,会发现,其二全诗之水准和“其一”之一三四联水准一致,这应该是林逋的真实水平吧。

需要指出的是,林逋在北宋之所以名气甚大,关键点不在于其诗作,而在于其特立独行的处世精神和超逸恬淡的人生态度,其诗才在北宋序列中并不突出,真正开北宋诗风的乃是苏黄,欧阳修、梅尧臣、石曼卿尚不能开北宋诗风,何况区区林逋?

再有,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曾指出此诗格局趣味,有些纤弱柔软,甚至可看作“西昆体”的另一种表现,此可资一说,恕不展开。

四、写诗如何气脉顺畅,做到浑圆一致?

分析完此诗,再来回头说“气脉”,律诗之气脉要一线贯穿,同时保证整篇浑融紧凑,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如此全诗才会有次第,有递进,有转折,有回旋之美。文脉清晰,自然章法条理井然有序,开合提顿之外,也能摇曳生姿,交驰而不失次序。

古人曾有论作诗之法曰:写诗要先立大意,酝酿既定,然后下笔,自然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体也就灿然一体,浑融一致了。《环溪诗话》也曾指出,诗须有血脉,无血脉则不通。

但是《沧浪诗话》曾指出,写诗之脉要“忌露”,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也指出,“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至于写诗之气脉如何做到如草蛇灰线,隐而不露,含而不直,则请看下文王和尚细细分说。

头条新闻

当代写诗人的四大陋习,你犯了几个?想写好诗,必须根除

送你10首适合秋天读的古诗,李世民的诗压轴,有王者气

七首大唐禅诗,闪耀智慧之光,哪首经典打动了你?

“七夕”情人节 | 遇见最美诗词,入骨的相思,惊艳了时光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号 : tianxie14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