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 林敏:教育的“社区化”

国庆假期这几天,小区里一些大爷大妈们在树荫下打牌下棋,不亦乐乎,边上也围着不少上了年纪的观众。这也是自己儿时在弄堂里常见的场景。

那时的弄堂里,邻居间毫无私密可言,家与弄堂的那扇门,总是敞开着,只要天好,老人小孩大都在家门口、弄堂的公共空间里活动,家家户户烧个什么菜、添了哪样新家具、来个什么客人,夫妻间拌了什么嘴等等都是邻里间茶后饭余的话题。那时的邻里关系胜似亲戚关系,就是老话常说的“远亲不如近邻”。

可这二十年,随着新小区公寓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电梯一开门,各自进自家的屋,再也没有以前弄堂的邻里社区氛围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纽带变得越来越单面狭隘了。

除了在单位或学校上学的同事或同学,曾经是我们很重要的居住社区那种无间距的邻里关系不复存在了。社区中邻居间你来我往、互帮互助、彼此了解关心,虽有时会让个人或小家的“隐私”成为公众嚼舌根的“素材”,但那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心理依托,大人小孩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然形成的人际网络,社区中的邻里关系纽带发挥了很重要的功能作用。除了亲人、同事或同学,还有回家后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妈、叔伯阿姨和同辈伙伴。

我们小时候的弄堂玩伴们,尽管不一定在同一个学校上学,但放学回家、节假日,都常聚在弄堂里一起打弹子、斗鸡、踢球、捉迷藏、当然有时也会争吵打架。但这些平常但又情景化的具体鲜活的人际互动,让我们学会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规矩与方式,也让我们的社会情感发展有着扎实生动的实践场域。

学校与社区,是我们小时候成长的俩个最重要的平台,如果说,学校更偏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弄堂里的社区环境却给了我们最好的社会化体验。我们在弄堂社区多样的社会网络与关系中,参与最直观真实的人际互动交往的过程,生成我们的社会情感素养,学会在具体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如何与长辈、同辈、小辈和各种人、喜欢和不喜欢的,共生共处打交道。

夏日夜晚乘凉时听着长辈们摇着蒲扇,天南海北地“吹牛皮”,看着比你大几岁,已上高中的邻居小阿哥们在下着“四角大战”,也忍不住常常会加入在弄堂里奔跑着的“阿四头”他们这批“皮大王们”的嘻闹行列、晚饭时隔壁王阿姨厨房也飘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有时也会找借口去问王阿姨的儿子,也是同学小毛作业上的问题,其实是嘴馋,想尝尝王阿姨刚下锅端上桌那盘热气腾腾的好菜……

这些市井烟火、平日生活常态的参与体验感受,日积月累,在我们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构成了一种最真实牢靠的生活与生命的场景底色。

我们不会像现在虚拟游戏世界里“讨生活”的新一代,缺少真实而又鲜活社会化场景。他们最缺失的,恰恰就是对这种生活与世界中应有的具体人际交往过程的自然体验与实践参与。

虚拟社区的体验代替不了真实社区的社会化过程的亲身感受。教育的一体俩面,应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社区参与同步化的发展。我们现有的教育,要加强孩子们的社区参与,补上孩子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社区生活教育缺失”的短板。

当然,我们那时的“弄堂社区”是再也回不去了,我们需要给孩子们创设和寻找更多元的不同社会化生活场景。尤其是学校教育,要不断拓展延伸其边界,不能成为只关注书本知识、“不识人间烟火”的“象牙塔”,要让学校有点“烟火气”、“生活味”,学校也应是一个教育的“大社区”,学校教育的“社区化”,是我们教育人要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林 敏

关注“第一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