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史(9)二子乘舟以及卫宣公的混乱私生活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在之前一篇『春秋故史(2)州吁之乱 』中我们提到,卫国内乱,卫宣公幸运的当上了国君。今天继续说说卫宣公的故事。
这卫宣公可不是个寻常人,何以见得呢?
宣公最爱美色,作为一个男人,喜欢美女本是天性,但他做的却相当出格。
宣公还没当上国君的时候,就“烝于夷姜”。
在《左传》中,“XX烝于XX”、“XX通于XX”、“XX淫于XX”都是通奸的意思。而“烝(zhēng)”单指与长辈通奸。
这位夷姜夫人,本是宣公父亲卫庄公的妾室,也就是宣公的庶母。
宣公年轻时和夷姜通奸,夷姜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急子(或称“伋子”)。
(夷姜为宣公共生3子:急、黔牟、昭伯顽。)
等卫宣公当上国君,也算不忘旧情,把夷姜扶为正妻,急子也就成了太子。宣公还专门指派“右公子”作为太子的师傅。
“右公子”、“左公子”史籍中只提了这个名词,没有解释,所以推测可能是像后世“太师”、“太傅”一类的官职。
转眼间,太子急到了婚配的年龄,宣公从齐国给儿子说了一门亲。
需要说明的是,大国之间娶正妻一定是国君的女儿,就算娶妾室也一定是贵族之女。
根据年龄推算,这女子基本可以肯定是齐僖公的女儿。
等齐女到了卫国,熟悉的剧情再次上演。卫宣公不仅对长辈感兴趣,对晚辈也不放过,见齐女貌美,干脆自己娶了。至于太子急,再随便找一个女子给太子当老婆了事。
这位齐女后来被称为宣姜。
宣公为宣姜修筑“新台”作为居所,宣姜给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
宣公指派“左公子”作为他们的师傅。
失宠的夷姜,处处受到排挤,最后不堪忍受自缢身亡。
多年后,寿和朔也长大了,宣姜也已成为正夫人。
十五六岁年纪的公子朔“人小心大”,开始对太子之位心向往之。
朔联合母亲经常在宣公面前说太子的坏话。其实,自从抢了儿子的未婚妻,宣公也对太子急心存芥蒂。这样一来,三人很快达成了共识:除掉太子急。
杀急子不能太张扬,毕竟作为父亲无缘无故的杀儿子,这种事听起来不太光彩。宣公给了急子一杆白旄(máo),也就相当于使节的节杖,让他去出使齐国。同时,宣公又安排了一伙刺客假装强盗埋伏在卫、齐边界,让他们见到持白旄的就杀。
旄 《六经图》﹝清﹞郑之侨.编
急子哪里知道自己正在踏入鬼门关。推测他的路线应该是:由朝歌(今河南淇县)出发,坐船沿漯水向下游到莘地(shēn,今山东莘县),转陆路到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这伙刺客就埋伏在莘地。
急子使齐推测路线
公子寿为人忠善,与大哥急子关系不错,寿为急子饯行,并且告诉大哥急子这个阴谋,此去齐国必死无疑,赶快逃走才是良策。
不料急子却说:“不遵从父亲还要儿子做什么?除非逃到一个人人都没有父亲的国家,这世上有吗?”
寿默然,眼见大哥已经生死看淡,他心生怜悯。于是他灌醉急子,偷拿白旄,乘舟沿漯水一直到了莘地。
刺客并不认识太子,只见有人持白旄,就杀了他。
急子酒醒,发现寿已不知去向,又发现白旄也没了,心道不妙,马上坐船向下游追去。等他追到莘地,刺客刚刚杀了寿。
“所当杀乃我也!”
你们该杀的人是我呀,为什么杀了我弟弟。急子说。
刺客才知道原来杀错人了,但是没关系,真太子自己送上门了,一并杀了就是了。
就这样,本想替哥哥死的寿计划落空。当两颗人头摆到卫宣公和宣姜面前,可想而知宣姜的心情。
公子朔如愿以偿当上太子,“二子乘舟”的故事也作为兄弟情的典范流芳千古。
仅仅第二年(公元前700年),卫宣公去世,朔当上国君,也就是卫惠公。但国内反对的声音很大。
卫惠公是齐国的外甥,齐国帮外甥想了个缓和矛盾的办法:让宣姜改嫁给急子的同母弟弟昭伯顽。关系有点乱,大家理一下。
(宣姜与昭伯顽生下了后来的卫戴公、卫文公以及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卫宣公的子孙们
这个办法可谓脑回路清奇,很明显也不会起太大作用。原来太子急的老师“右公子”、公子寿的老师“左公子”在卫惠公3年(公元前697年)发动叛乱,把惠公赶到齐国,两个人拥立急子的另一个同母弟弟黔牟为国君。
黔牟当了10年国君,卫惠公就在齐国蹲了10年。
公元前687年,齐国终于想起来自己家还住着个卫国的下野国君。于是齐国出兵护送卫惠公回国重新即位。
右公子、左公子被杀,卫君黔牟逃到周王室避难,事情才算暂告一段落。但卫国由于连年内乱,国力也逐渐下滑,从一个比较强的诸侯国慢慢变成一个二流国家。
此时的宣姜,即是卫惠公的母亲,又是卫惠公的嫂子。通过上面的世系图可以看到,宣姜后来又生的2个儿子后来也都当上了卫国国君,他们是怎么当上国君的,我们留到以后再谝。
一个女人,三个儿子先后都走到了一个诸侯国的权力高点,她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最后看上边世系图再来个思考题:卫文公是卫惠公的弟弟还是侄子呢?
公元前701年(桓11):
1.郑庄公去世,郑国开始权力斗争。郑厉公在宋国的帮助下第一次夺得君位。『人尽可夫』
2.卫国内乱。『二子乘舟以及卫宣公的混乱私生活』
3.楚国伐郧国。
为了故事完整易读,本篇将卫国时间线向后多说了14年(至公元前6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