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二

微卫星 摄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二
却说班妤山下有班沟村,班沟村是班超和班氏后裔的故乡,近代班沟村诞育出了“二次革命”中的英烈人物杨体锐,使班沟村再一次成为中国人注目的焦点。
杨体锐,字姿英,乳名学周,1892年出生于今洛阳市孟津区马屯乡(今小浪底镇)班沟村。杨体锐17岁应试,以《贵军人论》考题,撰鸿文发宏论,在河南省数千名考生中一举夺魁,考入河南省开封陆军小学。两年后,又破格选送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深造。
清代末年,清王朝改革陆军制度,清军咨处在全国各省先后开办了陆军小学堂。陆军小学校在各省内招考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身体健壮、年龄15岁至16岁的青少年,学制3年。学习课程分为学科和军事科两类,课程以近代科学为主,同时进行军事训练。
清王朝军咨处设立的陆军学堂分小学堂、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大学堂四等。《陆军小学堂章制》规定:“陆军小学堂为养成陆军将官之初所,专教普通课及军事初级学,三年毕业。……教育以忠君爱国为本原,智育体育为作用,振尚武之精神,植军人之资格”。中国自此在各省设立了陆军小学堂。
河南陆军小学堂于1906年开办,是清军在河南开办的较有名的军事学校。河南陆军小学堂位于原河南开封陇海铁路开封车站南,是一所专门培养清军下级官佐的学校,创办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后改名为“河南陆军小学校”, 学校占地数十亩。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清王朝军咨处还招考了一批报了名而未参加科举考试的身强体健考生和一部分中学堂学生,在全国开办了四所陆军中学堂。不久之后,清王朝将“学堂”改为“学校”,后又改称为陆军预备学校。当时,全国的陆军预备学校一共开办了四所:即第一陆军预备学校设在直隶省昌平县清河镇;第二陆军预备学校设在湖北省武昌城内;第三陆军预备学校设在广东省广州城内;第四陆军预备学校设在江苏省南京城。陆军预备学校的学习课程,分学科和军事科。学制为两年,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当兵6个月,入伍期满,直接升入陆军军官学校。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阴谋称帝后,革命党组织各种社会力量讨伐袁世凯,袁世凯对革命党极尽诬蔑之能事,并严加查缉,大肆捕杀。
1913年8月5日,河南开封《时事豫报》刊登《黄兴通匪之证据》一文中说:“鄂北豫南一带被白狼扰乱,确实系黄兴主动。黄并派有逆党数人参预白匪军务,为之指挥筹划,所以中央派王天纵招抚竟不获效。而季雨霖之党在武汉黄治江运动土匪响应白匪,已数次败露,获有白黄交通证据。设非鄂省防范严密,为祸曷堪设想”。这条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当革命和反革命双方的斗争处于白热化的时候,双方必定会使出所有能使出的残酷手段。
当时的公开出版物《时事豫报》,就影印刊登有黄兴亲笔写于1913年7月20日的《致白朗书》,书中写道:“现在东南各省均已宣布独立,江西战胜袁军,五次告捷,苏军在徐州与袁军酣战,亦获胜利。现北有蒙警,苏赣又合力进攻,袁军以大兵分道南来,内陆空虚,乘虚直捣,必获优胜。足下占领鄂豫之间,相机进攻,可以窥取豫州,断彼后援。若能多毁铁道,使彼进路阻碍,为功实非浅鲜。……现有阎润苍、夏焕三二君等进谒台端,希予接见,俾资进行。”
阎润苍,又名作霖,河南巩县人;夏焕三,又名光明,河南息县人;杨体锐,字姿英,河南孟津县人。三人于1913年7月一同考入南京第三陆军预备学校,“二次革命”爆发后被编入江苏讨袁军教导营。
黄兴的亲笔信《致白朗书》写好后,交与阎作霖、夏光明、杨体锐、于广造、彭翼东、周景文等人,以上诸人递携带黄兴密信到河南、陕西等地,秘密会见白朗农民起义军,从事“倒袁”活动。
阎作霖、夏光明、杨体锐等人哪里知道,河南督军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姑表兄弟,是袁世凯的铁杆“保皇派”,而镇嵩军统领刘镇华正是张镇芳提拔上位的两面派阴谋家。
阎润苍、杨体锐等人先到洛阳见到了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当即交出黄兴劝告刘镇华响应讨袁的密信。阎润苍、杨体锐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虎口,随之被刘镇华逮捕。刘镇华从他们身上搜出黄兴致白朗的上述密信。阎润苍、杨体锐随即被押解到省城开封,与已经于此前被捕的夏光明等人一起,被河南都督张镇芳处死。
1913年农历8月初4日,关押在省城开封监狱中的杨体锐从容执笔,一挥而就写成《杨体锐捷报》后,慷慨就义,年仅21岁。如今《杨体锐捷报》的影印件藏于孟津县班沟村杨体锐烈士纪念馆。
《杨体锐捷报》是以书信形式写给祖父祖母的,捷报全文如下:“祖父母大人鉴:孙罪孽沉重,祸遭杀身。二老年经七旬,未能奉养告终,徒唤奈何!惟孙媳王氏,素性贤孝,二老常夸。令忽遭此恶报,孙实不愿其守,年太稚,来日方长,若令终守,不亦太伤人道乎!虽然亦视其心如何?与孙情不过则守,情过则嫁,听之而已。我父能得事归,三百债金缴完手中稍有盈余即可归家。吾母身体素弱,可令其在我外婆家常养。家中深望我哥照料,学易可与吾四叔做活。吾伯多病,不必过于多萦家务。孙未得为国灭贼,又被贼捕,死不足惜,家中万勿过于哀痛。人固有一死,此死固孙所乐。谢镇华以病而死亦然也,家中亦视如谢镇华可也。孙由府至省,毫无所苦,即死时亦猛然无知,并不受罪。别言不叙,此请合家勿哀。不肖孙,体锐笑禀。”
空山落叶很早以前曾经听到过有关《杨体锐捷报》的传奇故事,原孟津县政协常委卞晋卿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对空山落叶谈及有关杨体锐壮烈殉国的传奇故事。当时,空山落叶因为没有见到过《杨体锐捷报》的原件墨迹,一直认为《杨体锐捷报》是后人的夸张之辞。
后来,空山落叶在杨体锐烈士之孙许明先生处见到了《杨体锐捷报》真迹复印件,立刻就被震撼了。一位民族志士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以身殉道,舍生取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屡见不鲜。这种道和义是为国家为民族的,所以愈见其伟大崇高。远的不说,近代如谭嗣同、方志敏、陈然等,这些志士生前已是人中之杰,时代精英。他们为实现民族的崇高伟业矢志不渝,虽斧钺加身,鼎镬在前,仍然大义凛然,不改初衷。他们留下的绝命诗文,成为中华民族史诗中的闪光篇章,被后人代代传颂,从而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然而,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人,在临刑前把自已的死讯从容书就,并冠以“捷报”二字转达家中亲人,杨体锐烈士可以称做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人。
1913年农历8月初4日,杨体锐从容执笔,一挥而就写成《杨体锐捷报》后,慷慨就义,年仅21岁。如今《杨体锐捷报》的影印件收藏在今孟津区小浪底镇班沟村杨体锐烈士纪念馆。
杨体锐就义后,当年河南省陆军小学四、五两期毕业生考入南京第三预备学校的学生一百二十五名均受到了株连。
1914年2月9日的上海《申报》中说:“……陆军学生之革除,汤督昨据河南都督咨文谓:'本省陆军小学四、五两期毕业生,遵照部令于去年升送南京第三预备学校,共学生一百二十五名,抵宁时乱党宣告独立,讵中有于广造等四十七名隐谋叵测,暗约诸生降入党中,愿编敢死队,除阎作霖、杨体锐承党人意旨回汴潜谋破坏巳就获正法外,所有从逆之四十五名,业经革除。深恐投効各省,复生事端,应请转饬所属,如有后开各生投効者,幸勿录用云云。’汤督巳录案通饬各军队及地方官一体知照矣!……”
上文“汤督”即汤芗铭(1885年~1975年),汤芗铭,字铸新,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湖北船政学堂毕业后留学英国,1912年任海军都次长。1913年奉袁世凯命令率领北洋军镇压“二次革命”,任湖南都督,封一等伯爵。袁世凯死后,汤芗铭被湖南民众驱逐,投靠北洋直系,授信威将军。北伐战争时,国民政府下令通缉,后来汤芗铭参加民社党,任伪国大代表。
在杨体锐慷慨就义100余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亲眼目睹这封书信体《捷报》时,仍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穿透无垠时空,撞击着我们的心扉。
“杨体锐捷报”五个大字,竖写于信封正中,字体为行草,飘逸刚健,大气磅礴。“杨”字略大,铁画银钩,像要从纸上蹦出来。“体锐捷报”四字,如钢丝缭绕,盘蛇卧龙。信封背面仅有“八月初四”四个字。“八”字左撇右点,浓墨如漆,开合呼应,“撇、点”宛若飞天之剑,插地之刀。“月”字,小且瘦,如竖目半闭,泪眼模糊。“初四”二字,笔用中锋,轻拢漫绕。
《杨体锐捷报》正文共2页249字,竖写在红线通格的信笺草纸上。
“……孙罪孽深重,祸遭杀身……”开句笔重千钧,似有万语千言凝铸笔端。字字如将军走马,平沙落雁。
“二老年经七旬,未能奉养告终,徒唤奈何……”依依亲情尽在一笔一画中,如丝如缕,勾起黯然神伤,感慨无尽。此处用笔平实,字字泪结成冰,无限眷恋。
“惟孙媳王氏,素性贤孝,二老常夸。今忽遭此恶报,孙实不愿其守,年太稚,来日方长,若令终守,不亦太伤人道乎?……”自“孙实不愿其守”始,墨色渐淡,如覆严霜。墨色又似兑泪重调,以后字体行草漫漶,渐入狂放之境。字字着笔如轻云幻化,薄烟绕空。意态自由恣肆,如山云出岫,来去吞吐无碍。其书法脱尽一切法帖之外,紫燕穿柳,又出入于法帖之中。字如秋夜银河星斗,闪烁明灭;如白露横江,点点滴滴;如花间蝶舞,款款联翩;如清溪幼鱼,聚散自然……
捷报中以下“叙家事、告父、别母、嘱弟、拜兄、辞伯父”,如春日黄昏全家围坐院落,重逢话别。字字句句,气畅神清,笔笔连环相扣,用笔用墨,意态安闲。行文如云水飞瀑,倒挂天际,如新藤抽条,枝荔纷披。
“……孙未得为国灭贼,又被贼捕,死不足惜……人固有一死,此死固孙所乐……孙由府至省,毫无所苦,即死时亦茫然无知,并不受罪……”此段墨色复又凝重,笔意又自激昂,一横一竖,豪放夸张,字字落笔云烟四起,大有岳飞草书《满江红·写怀》之旷达遗风。其“茫然”之“然”字,虬龙蟠结,扶摇飘举。“并不受罪”四字,一气呵成,如彪群飞扑入林,草偃叶飞,令人惟瞥见其影而难窥其形。
“别言不叙,此情合家勿哀!”此句为通篇结语。十个字结构错落,若断若续。“别言不叙”,如弹丸喷射,字字飞动。“勿哀”二字,体成狂草,如飓风飚草,漫天飘撒。“不肖孙,体锐笑禀”七字沉入信笺左下角。最后一笔,如鹰喙突飞,石峰斜插,结束整篇,篇外犹有强弩鸣镝之声。
《杨体锐捷报》在烈士就义后不久,即在全国广为传抄,成为媒体焦点,在中华大地上引发强烈的冲击波。中华民国安徽省民政厅,曾把烈士遗书抄报省党部,申报请求对烈士嘉奖。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河南督军的冯玉祥将军为杨体锐亲笔题词“杨烈士体锐千古,碧血丹心”。民国军政要人章乃器、张难光、刘积学、薛光汉、苗培成、焦易堂等也纷纷为杨体锐题词褒奖,给予杨体锐烈士以身报国的伟大精神以极高的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武将兼书法家的墨宝存世有限,有迹可寻的似有杜预、谢安、岳飞、张飞、文天祥、于谦等,原件完整存世者,在近现代也是寥寥。杨体锐烈士血染精诚,溶和碧血书写的《杨体锐捷报》,以其书法雄强刚健,奇伟峻拔,灵畅飞动,熔伟大精神、崇高思想、奇伟艺术于一炉,堪称“中国一绝,世界一奇”的国宝神品。
据说,杨体锐逝世之后天降大雨,一直下了一个多月,班媫妤忧国忧民,悲而作《须晴赋》,赋曰:“邙岭多旱,瀍水源枯;千壑溪断,老树不华。天下苦旱久矣,今又泪雨;人间苦难深矣,幸有志士力挽狂澜。
潘岳息驾,叹河阳之花瘦;庾信羁留,作枯树之悲鸣。妭女飘发王屋,太行烟笼;夸父弃杖邓林,荆山鼎沸。愚公挥汗,望云霓之难觅;禹民击壤,荡焦土之飞尘。
讵耐多事之秋,玉皇颁诏,雷电轰空;苍龙奋志,暴雨狂泻。四极倾圯,女娲龂巨鳌之足;六合马奔,庄周望秋水之潦。连月不开,范文正发岳阳之叹;雨脚如麻,杜工部泣茅屋之破。冷雨敲窗,颦儿作秋风之辞;海棠依旧,易安悲黄花之零。河朔失色,谷洛龙斗;嵩岳柱断,共工怒起。
瘟疫肆虐,中原水灾;兆民闭户,外夷汹涌。野火烧天,飓风狂飚;泥石俱下,怒海奔涛。
独夫枯坐,脑梗作木鸡之呆;老媪力衰,蹒跚应河阳之役。
须晴矣!土地已饱和;须晴矣!溪河已复流。水山蹇,理当重离;山水蒙,亟盼重乾。时风时雨,时雨时晴;阴阳和合,三阳开泰。热血洒而天地惊;阴霾净而天须晴。须晴矣!须晴矣!”
班媫妤所撰《须晴赋》流传至今,成为对杨体锐烈士的永久纪念。
欲知瀍河流域又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且看下章分解。
(0)

相关推荐

  • 特别策划 | 汤人稻:这个冬天,第四位老兵归队……

    一本有情怀的手机杂志 2017 年 12 月 23 日下午 1 点,抗战老兵汤人稻于家中辞世,享年 91 岁. 老兵:汤人稻 年龄:91 岁 籍贯:广西桂林 出生年月:1927 年 12 月 抗战经历 ...

  • 捷报传

    神州多地疫反弹,逆行勇跃急驰援. 医护仁心救疾苦,军民联手保平安. 五湖众志风雷动,四海同心续梦圆. 时序轮回春来到,华夏复兴捷报传.

  • 【每天老照片】-1万-1929- 「老照片」带你看看百年的河南景象(四)

    1927张学良夫人及高级官长眷属等慰劳彰德野战病院伤病员. 1927张学良夫人及高级官长眷属等慰劳彰德野战病院伤病员.图为在彰德野战病院分赠物品时情形. 1928年7月郑州所见冯玉祥军中武装女同志之军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 却说天生英才必有国运催生结胎,地生奇人必有风水结其骊珠.瀍谷之畔,班妤山下,群星灿烂,在贾之彦之后,又诞育出了洛阳神童张玉奇. 张玉奇,又名张輶,张玉麒,字幼轩,号瑞绂.渔川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四

    微卫星 摄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四 空山落叶开篇诗曰:中华百年苦难多,内忧外患实堪嗟.热血男儿齐奋起,血荐轩辕誓报国. 却说某一天下午,班媫妤在神宫中愁眉不展,侍女白梅不知所措,也不敢深问.久之,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六

    微卫星 摄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六 却说孟津区麻屯镇和常袋镇是瀍河和涧河两条河的分水岭,这两个镇西部和南部的地表水都注入了涧河,而东北部的地表水全都注入了瀍河,俗称这条分水岭为瀍涧之滨.这里距离班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八

    微卫星 摄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十八 班氏家族十代世系暨历代班氏人物 <百家姓>:"班,商音.扶风郡.系出斗氏.楚公族斗穀於菟之后令尹子文,少弃于野,有虎乳之.楚人谓虎为於菟,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三十二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三十二 却说南唐灭亡后,有一个名叫衷愉的人很有骨气,衷愉学识过人,善书法,尤其精通草书.李煜执政时期,衷愉历官监察御史,累官礼部尚书.李煜投降大宋后,衷愉深感耻辱,弃官归隐于东阳岩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四 班家沟又称班沟,因早年班氏家族聚居于此地而得名,如今班沟村为洛阳市孟津区小浪底镇的一个行政村,建村历史一千七百多年. 班家沟村地处瀍河主河道南侧,是一条瀍河支沟进入瀍河河谷的入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十六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十六 却说班氏家族定居瀍河流域班家沟村,最初的定居地是班寨.班寨又称班家寨,地处瀍河中游右岸台地,寨子处在黑龙水和瀍河主河道交汇处. 班寨是一座黄土筑成的寨子,寨内陆形呈长方形,占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十八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十八 却说瀍河流域在汉以前一共有四座神宫,四座神宫亦称四大神庙.四大神庙中供奉的均是半神半人的神灵,所谓半神半人就是说,他(她)们生前确是实有其真人,因为出生时具有天赐禀赋,异乎常 ...

  •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十九

    班超故里班家沟故事之十九 班媫妤神宫在什么时候又因为什么毁于战火了呢? 却说三国末年,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通过阴谋实际掌控了曹魏军权,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国,史称西晋,又称三国归晋,司马师就是晋景帝.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