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父亲那样的倾听者、母亲那样的课程设计者以及充分话语权下的学习者

二思统编五上册《落花生》

坚持记录教学反思的时间一长,对课堂的问题认识就越清晰。但是要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考,还要不断练笔不断学习。

说到学习,就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常常看到有人会发个朋友圈,叫嚷学习真累。不知道发完后是继续学习,还是过一会儿再拿出手机来看看有多少小红点了,有谁评论了,挑“重要的人”回复下……甚至是发完就去做学习之外的事了。

孩子也是如此,一早到校,很晚回家,一天在校,看似很辛苦,但是学习结果却呈现巨大的差异。

成人如此,孩子如此,当学习几乎成为一个卖可怜的幌子,其质量自然难以提升。

因此,陈静静在《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的第一辑就提出了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表性学习到深度学习。其中,所谓虚假学习就是“假装学习”,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学生采用各种“伪装”的方式来蒙蔽老师,进而逃避学习。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练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结果多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深化。——《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陈静静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内容中的隐性学困不断转化为显性学困的现象在三年级显而易见。在前一个学段中,家长的评价方式是100分,学校评价的方式是游考,孩子的学习喜悦来自于家长和学校老师的表扬(这种表扬难免单一)。如果遇到一个不知细致落实学习素养的老师,或者眼里只有100分的家长,就会产生大量的隐性学困生,这些孩子在进入中段学习后迅速呈现出学困显性,丧失主动的学习探索兴趣(尤其是阅读)。即使是分数高的学优生,也以“伪学优生”的身份存在于浅表性学习,在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六个层次中的前三个低层次目标。

现象如此,问题明显,解决的手段就从语文的深度学习入手。单从语文学习来看,深度学习就要从课堂学习环节的设计入手,课堂环节又由文本生成,学习设计又由学习者生成,它们彼此的联系紧密。今天,就结合陈静静博士《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的部分阅读,二思《落花生》。

一.旅游一样散漫无目的的“课堂观光者”

避免课堂“观光者”的手段,就是让学生成为每一篇课文的导游。深入阅读文本是当好导游的前提。在(《落花生》——赋予语文课堂每个孩子话语权)的理解中,我想到《落花生》的“有用”前提是保障每一个孩子的话语权。可以看做父亲有着学情预设(让孩子说说花生的好处),母亲做了学习设计(种花生,请父亲),孩子充分话语权下发现什么是“有用”。其实,在这里,也能理解为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当然这不在今天的话题中。单从学情分析,五年级孩子,是可以迅速得出本文结论的。此时,我们的语文课堂再围绕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展开,恐怕就容易成为孩子虚假学习的根源。而应当向父亲学习,交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在孩子的话语中引导,自然而然让孩子得出的学习结果,这才是“有用”的。

在《落花生》这一篇课文中,语言文字特色有什么?

细读,也没有华丽辞藻,也没有修辞手法,也没卖绚丽的文字关子,只有朴实的对话。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对话中,孩子得出了一个弥天的结论——像花生那样做一个有用的人。说到对话描写,不禁想到统编三年级学习的提示语在不同位置,学生学会了在不同位置安放提示语,用不同的标点正确表示,但是孩子并没有思考用不同提示语的目的和效果,对于提示语的学习,就浅层地停留在提示语位置以及不同标点变化的基础技能上。当然,评价也是正确安放提示语和相应符合的标点,学生在语言方式的理解和探索是几乎没有的(因为考它也太难,但是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并没有主动理解这个技能的价值)。

从提示语回到《落花生》,作者的语言描写也是和花生一般——朴实。一个语文老师,光顾着讲孩子们已知的,对于已知背后的未知开启方式一无所知,这又是孩子虚假性、浅表性学习的根源。

所以,学习《落花生》,不妨从文本花生般的朴实语言入手,探究一个有用的人是怎样用有用的文字来表达的,这样就转向了语言文字学习技能的学习理解。让孩子理解用花生般朴实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见闻、理解,思想、情感可能才是“有用”的(在你不能有机会读到更多书的前提下)。只有对文本有了深度的思考,才能有效压榨课堂观光者存在的空间。所以,要达到陈静静博士所说的课堂愿景的确立: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投入到高品质的深度学习,就是理解高品质的深度学习,一定是源于文本。只有教师、学生不断回归文本,旅游一样的课堂观光者空间才会被挤压出课堂。

二.父亲一样启迪智慧的“课堂倾听者”

陈静静博士又说:“又因为教师主讲的课堂仍然占主流,教师将已知的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学科的逻辑而难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历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只能应对和配合,难以形成主动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从讲授转变为倾听者,就要改变学习环节的设计。关注文本语言的特色,可以让孩子避免成为观光者,成为一个阅读者和思考者。当孩子关注文本的时候,学生开始了思考,开始了思考学生就有了话说,学生有了话说教师自然就可以成为倾听者。正如《落花生》里的父亲那样,让姐姐说、弟弟说,然后我说,在倾听之后思考并继续接着说,是因为父亲有效倾听了一轮孩子的话,关注了孩子言语背后的思考,继而推进孩子们新的一轮思考的深度,正是彼此的倾听成就了教育的过程。

我认为,父亲的话并不是预设好的。如果设计好了,可能是直接边吃花生就边说道理了,就和大多数的语文课一样。读《落花生》越多,思考语文学习时间越久,我越认为父亲的教育是倾听了孩子的话后,在大预设下随机生成的教育。这个认为是写到这里的时候,临时、突然意识到的认识。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我在上一文(《落花生》——赋予语文课堂每个孩子话语权)中觉得,这可能是父亲、母亲商量好的,要教育孩子的内容。是特意种了花生,特意要教育孩子做有用的人。而再读文本,我发现,这可能和我们众多优秀的课堂中所呈现的精彩一样,是现场生成的教育过程。父亲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倾听,在孩子的言语结果中拨动,产生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倾听产生的临门推动和点拨,继而产生思维攀登,这是好的语文课。孩子也是在倾听中,得到了新的思考并产生一个有用的结果,这便是好的语文学习。

我们可以做推想:三个孩子代表听课的学生,父亲代表语文教师。在一轮对话中,孩子的回答似乎是无效的(不符合正确答案)。父亲倾听孩子话语,听出了孩子们的认识在于表层(味儿美,榨油),这个时候,父亲(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便体现出来,并呈现一个有序的思维攀登过程。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这是课堂第一环节,产生了高度的学习兴奋“我们都说”,以兴趣导入,父亲有效倾听到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同时,孩子们的话语权在“我们都说爱”中得到有效保留。这就符合了陈静静博士课堂愿景的确立:保障每一位孩子都能投入高品质的深度学习。当然,这里的“都说爱”只有兴趣和投入,还没有产生高品质的深度学习。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这是课堂第二环节。当孩子们都拥有学习权的时候,课堂观光者便不再有产生的可能。学生投入地都说爱,那是真的爱,真的参与,否则,孩子可能是坐着不动,嘴唇也不会动一下。父亲的问话是说说花生的好处,这是学情调查,认知摸底,也是有效的学习预设,是倾听的有效参与,学生的学习认知得以暴露,学习问题得以被看清,父亲(教师)的倾听有了发生新一层教育的可能,建立读懂高品质倾听成为深度学习的呈现过程。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这是课堂第三个环节,也是孩子思维穹顶向更高阶思维攀登、突破的艰难历程。在这个环节中,父亲给出了一种比对关系,这种比对关系清晰可见,特征明显,易于学生倾听理解。在这里,呈现出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比起以往语文教师直接传递给孩子知识,融入显而易见的符合孩子认识的桃子、石榴、苹果,产生了有效的学习结果和思维结果。这一个环节,也是语文教师最为缺乏的,它是一个寻找以儿童认知特征前提下的认知比对,这种比对关系有利于儿童理解知识,有利于儿童攀登,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支架,它的形成产生于教师的课堂倾听。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把《落花生》分解成语文课堂的一个个环节,是随着父亲(教师)的倾听而推进生成的,这种学习不是提前设计好的一个学生给出想要的答案过程,是随着彼此的倾听以及倾听内容的推进不断升级的。也许母亲早就想好要通过花生来教育孩子,从“母亲点点头”到“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可以看出,母亲也意外父亲的教育竟能达到了这种高度,父亲自己也许非常得意孩子活动了这样的一个思维结果。如果这是一堂优质课,那么必定是成功的。你看,父亲(教师)在有效倾听下,生成问题,以比对推进理解,促进孩子(学生)自己攀登,自己达到学习高度。

的确,这样的课堂少之又少,是因为语文教师没有父亲那样倾听,也低估了孩子们充分话语权下的学习智慧。

母亲一样默默无闻的“课堂设计者”

最后,我想把话留给母亲。教育绝对不是一件浮于表面的简单事情,还有背后的教育智慧。我想,正是母亲设计了种花生,继而生成了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正如陈静静博士所说:高品质的学习设计产生了保障课堂质量的深度学习。教孩子做人的道理,母亲有所行动。

同样,教有用的语文,教师也要有所行动。母亲的学习设计,让孩子亲自参与,获得体验;邀请专家,提高质量,这是母亲的智慧,也是语文课程设计者的智慧,语文老师要向母亲学习,设计参与感、体验感、提升感的学习活动。更要如父亲,学会倾听,在预设课堂教育的大前提下,学会有效倾听,根据倾听结果生成学习推进,以符合孩子(学生)的学习认知产生高阶思维的过程,设计促进学生探究未知的学习过程,最终生成深度学习的结果。

有了父亲和母亲的配合,教育非常成功,更为成功的是,因为孩子有了充分主动的话语权,学习得到了攀登到突破的自我提升,这便是深度学习。

无论如何,是牵强附会也好,是理想的乌托邦也好,《落花生》需要的“有用”一定是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服务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

112375887@qq.com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欢迎批评!

学在嵊州

教在嵊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