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泗斋:偏远山区传播革命火种

位于海拔400多米的黄岩区平田乡西部,有一个偏远小山村,名叫桐树坑。这里,就是中共台属特委机关驻地,台州党史的光辉一页在此谱写。

1937年,林泗斋45岁,任中共黄岩县(工)委书记。全面抗战爆发后,林泗斋根据闽浙边临时省委的指示,打算在黄岩西南部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林泗斋是黄岩新桥田际(今属路桥区)人,在家乡搞革命工作更容易。牟维源是他在黄岩茅畲小学发展的一名党员,之后又发展了杨秀堂入党。

正巧,杨秀堂的舅公辛家连、辛家魁是桐树坑人。由此得知,桐树坑村反动派力量薄弱,加上地理优势和群众基础,正好具备了孕育革命火种的条件。

1938年年初,林泗斋在牟维源、杨秀堂的陪同下,来到桐树坑村考察。辛家连很热情,并让林泗斋在他家里住了下来。

经过仔细观察,林泗斋发现,这里果然适合创建革命根据地——村子四面环山,进出只有一条山路,进山很容易藏身,而且还远离国民党政府管辖中心。

于是,林泗斋开始走家串户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向穷苦农民讲述红军英勇杀敌的故事,教村民学唱《劝郎当红军》《打倒日本狗强盗》等革命歌曲……当年5月,桐树坑农民积极分子辛家连、辛家魁、辛家秋、辛道田、辛道和、辛士荣6人入党。同时,建立桐树坑党支部,由辛道田担任支部书记。

桐树坑党支部还积极向周边村庄宣传革命思想,先后在潘家垟、庄前、上下吉和蒋店等村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党组织不断扩大。自此,桐树坑点燃了星星之火。

如今,在路桥区新桥镇田际村,有一座林泗斋纪念馆。穿过木质长廊,步入白墙灰瓦,林泗斋的峥嵘岁月,都在一条条时间线上,通过一张张老照片徐徐展开。

在纪念馆长廊入口旁,立着一座“献身革命纪念碑”。林泗斋的为党奉献精神,正如陈庭槐为他题词所言,“追求真理百折不回奋斗一生,优良作风身体力行世代表率。”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中,林泗斋立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谱写了台州党史上的光辉一页。他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记者 徐颖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