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给关令尹喜说了什么千古之秘!
西汉刘向《列仙传》中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紫气东来”即出于此处。先秦诸子中,孔子姓孔,墨子姓墨,孟子姓孟,独老子姓李,不称“李子”而称“老子”,应是寿命很长的缘故。《史记》中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老子作五千言留给关令尹喜,司马迁概括为“虚无”、“无为”四字。
《史记》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尹喜与老子相遇时,老子究竟说了什么千古之秘,必须要到老子留给尹喜的书中去探个究竟。
读者可以从以下记载中明辨:
《庄子·天下篇》载:“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欲;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西汉刘向所校《说苑·敬慎篇》中载:“韩平子问于叔向曰,刚与柔孰坚?对曰,臣年八十矣,齿再堕而舌尚存。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因此观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 ”。叔向是与郑国子产同时的春秋时晋国人,他引证老聃之言,可知老聃著书在叔向和子产以前。
从上二则记载,我们可以断定著《道德经》者为春秋时的老聃。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亦称《老子》)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
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从考古出土的帛书和竹简本,还有韩非子的《解老》著作,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汉代以后魏晋时期的王弼,把“德”篇放在后,“道”篇放在前。当然,对《道德经》的考证并不是本文的重点,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些线索而已。
“道”是什么,《道德经》中有很多篇章进行了描绘,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一章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十四章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第四章有:“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读者可以从这些描述中去探究老子眼中的“道”到底是什么。不过应当指出,老子所描绘的道,那是一种经过亲身实践和修证才形诸于文字的,并不是纯思辨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有实践与修证,只凭理性思维来求解圣人的意思,那只能是缘木求鱼。
对道进行描述和说明,那并不是《道德经》的价值所在,关键是如何修道。老子在书中明示了一些方法。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二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第七章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五十五章中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第五十九章说:“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另外还有“生之畜之”、“为而不恃”等等,从这些篇章中,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只有心静才能“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才能“冲气以为和”进而得“一”。可见修道之要,在于得“一”。“一”为何物?老子的答案是“道生一”。
“一”是什么?笔者认为“一”即阴阳混合的“先天一气”。宋王重阳在《五篇灵文注》中说“内真外应,先天一气自虚无中而来”、“先天若无后天何以招摄,后天不得先天岂能变通,此乃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因有而激之成象,有因无感之而通灵,先后二天之气,如谷之应声。”陈撄宁先生在《参同契讲义》中说:“一,即先天一炁,隐藏而不见,盖即坎中之一阳爻也。”胡孚琛先生在《道学通论》中提出:“内丹学认为在宇宙未创生之前,是一片虚无。
当宇宙创生之时,虚无之道化生出元始先天一炁(太乙真气),这种先天一炁被认为是宇宙万物运动的一片生机,也是生命运动的源泉。因之,阴阳双修和清净孤修两派丹法都以招摄先天一炁为目标。我们推测,先天一炁大概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初始信息,是时间和空间还没展开的宇宙本源,是自然界最根本的内在节律。
初始的宇宙中隐藏着秩序,存在着产生普适的宇宙节律的信息源。内丹家通过一种将人体节律和宇宙节律调谐的技术,使人体精、气、神等元素充分激发,在量子层次上和自然界的本源相互作用,将这种残留在宇宙中的初始信息招摄到体内。内丹家将人体和大自然的内在节律相调谐,使自己的身心与混沌的宇宙融汇为一体,返回先天的初始状态,才能同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进人道的境界。”
《庄子?人间世》载: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功夫的重点在致虚极、守静笃,可以如庄子在《人间世》中借孔子之口所说的:“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即观照那个空明的境界,寂静的心室就会发出纯白的亮光,吉祥之光只停止于虚寂空明之心。我国古代气功文献精品《胎息经》载:“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南宋白玉蟾留下“得一”真诀:“昔日遇师真口诀,只要凝神入炁穴”。张三丰真人在《道言浅近说》中对“凝神入炁穴”说得分明,读者自己参考,或许可以窥见端倪。抄录如下: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蹻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于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静自然曰勿忘,顺其清静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如醉矣。
阅读太上道祖的《道德经》,我们从中可以知晓道祖何以言道、明道及修道。然而,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道德经》就仅仅说了这些吗?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果《道德经》中只是记载了“虚无”、“无为”四字,一般人闻道,为何会大笑?
第七十章又载:“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们不禁要问,这里面有什么千古之秘吗?“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抟气致柔”、“ 道法自然”虽然人不一定都能行,但人皆能知。那是什么“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难道《道德经》还有不便明说的千古之秘,所以才有“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一说。
清嘉庆年间道号济一子的江西金溪人傅金铨,著《试金石》提出二十四问,以辨别是否得到真传的明师,其中第三问就是“三问可笑”载:丹经每言可笑。《悟真》曰:“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薛道光曰:“神仙不肯分明说,说与分明笑杀人。”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之。”吕祖曰:“性命根,生死窍。说着丑,行着妙。人人憎,个个笑。” 《葫芦歌》曰:“行着妙,说着丑,惹得愚人笑破口。”杏林翁曰:“此道易生毁谤。”上阳子曰:“偶获一人两人之知,即来千人万人之谤。”其问曰:闺丹食秽耶?房中采战耶?有何可笑,所笑何事,起世人之惊疑在哪些事上。果系真师,必能知得清楚,说得透彻。
北宋张伯端《悟真篇》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师传莫强猜。”我想先人已经说得分明,我等无需自作聪明,随意猜度。《周易·系辞上》第五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云:“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同类易施功,非种难为巧”;张三丰《无根树词》云:“无根树,花正微,树老将枯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人老原来有药医。自古神仙栽接法,传与修真作样儿”。从这些前人遗篇中,读者或许能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有些了解,笔者对老子留下了什么千古之秘不敢随意猜测或自作聪明地随意解读,但可以肯定《道德经》既如司马迁说的老子贵虚无,亦隐有阴阳消息,不过决非世俗之流理解的采补之道,请读者深思之,明辨之。
最后,要说明的是今天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老子的“道”,而对其“德”所有忽略。我们知道,考古出土的帛书和竹简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可见,“德”篇在老子心目中的分量。老子所谓的“德”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是非、好坏之价值判断标准的“道德”是不一样的,这并不是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而是老子认为效法自然就是“德”。《周易·条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德经》第十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三十八章中又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见,符合“道”、行“道”就是老子所说的“德”,有“德”才能得“道”,得“道”就会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