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精神

作者 伊姐看电影

  “科学精神,从来不是为成为科学家而存在,科学精神的本质是:事实、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伊姐

  周末,在厦门见了一个闺蜜,她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学霸,嫁给了满头红发的美国人乔治,有了两个混血宝宝。我们去他家做客的时候,发现乔治带着孩子在做一件奇怪的事——面前摆满杯子,有的装醋,有的装酱油,有的装啤酒,孩子倒来倒去,有时候还喝一口。

  我哭笑不得,我说,乔治你在干嘛?

  乔治说,我说醋很酸,不要喝,弟弟非要试一下。现在他信了,又对别的液体感兴趣。

  我说,乔治,他快要吐了……

  乔治说, nevermind,this is his scientific experiment。(这是他的科学实验)

  我有点惊讶,因为他用到科学这个词语,但弟弟只有三岁。

  有一个不知真假的、坊间传闻的乔丹的故事,说他的爸爸拿着一件破T裇,一次次push(推动; 促使)他卖出更高的价格。他用去旧货市场、进行艺术涂鸦、找明星签名等方法,一次次实现了目标。

  利用这个故事,一个爸爸教育他的孩子:这告诉我们什么?一件破T都可以高贵,何况我们?人最重要的是一颗高贵的心。另一个个爸爸教育孩子:你发现了吗?商品的增值是通过附加值提升得以实现的。

  老实说,我觉得第一个爸爸说的,貌似鼓舞人心实则废话一句;第二个爸爸说的更加接近客观事实本身,起码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遗憾的事,前一种鸡汤式的思维模式,是大部分人的思维。

  我们总是从故事中找意义,却不是去探寻生活规律。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科学精神的缺失。因为科学精神,从来不是为成为科学家而存在,科学精神的本质是:事实、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科学精神是尊重事实、讲逻辑、以及批判性思考

乔治让孩子去喝醋,除了尊重他的选择,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经过这个,你会发现醋真的很酸,这是事实;

而醋和啤酒混合导致味道会更加难喝,这里面有逻辑关系;

最后,如果爸爸说醋不好喝,但你可以说爸爸不对,这是批判性思维。

  乔治告诉我,他对于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没兴趣,但他觉得,经过日常和系统训练,拥有科学精神很重要。

  发达国家,科学精神是一种日常能力,重要程度跟生活自理等同。

  比如,美国的小学和幼儿园,老师最重要引导孩子们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鼓励孩子提问,是谁,是什么,在哪儿,何时,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国外的绘本,很多背后都有思维训练模式,请孩子们根据绘本内容复述、对提问给出理由、最后还要解释自己的结论。这是基本的逻辑训练。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也习惯鼓励孩子们对事物进行类比,比如,同样的一个面包,在这个商店和那个商店价格有差异,你认为是什么元素造成的?位置、新鲜程度、不同区域人的饮食偏好……

  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独立思考,在慢慢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

  2014年漫威大片《超能陆战队》火爆全球,无数国人为大白的暖心而感动,嚷嚷要找个大白一样的男友。

  其实那部电影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在向孩子们传递一个:科学很愉快、科学是有趣生活的必备品。电影一开场就是弟弟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参与机器人格斗大赛;大白的改良也得益于科学小组人员的炫酷发明:碳化钨炸弹、镭射触发电浆、人工智能体系……

  孩子们的书架上放着《面向对象编程》、《数学》、《量子物理》;他们喜欢争论体系问题,忙于推理换算,迷恋研究、探索和创造。

  这就是价值影响,美国人在向下一代传递:未来,是一个科学无处不在的世界;未来,是一个人如果缺乏科学精神,就会被淘汰的世界。

  *科学精神贯穿人一生的选择

  别说未来,现在的世界,已经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煽动性言论,甚至多数人暴政(多数人暴政是指在民主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多数人借助民主制度工具性的一面,以集体的强大力量去压制少数人的正当利益,从而造成了民主与公平、自由的对立。但多数人暴政不等于多数决原则。多数决原则是指群体处理事务时,依多数派意见而为之。)的世界。

  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体系,他们将很容易人云亦云,被事物表面迷惑;或者走极端,轻易否定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没有开放的心态。

  最近热播的《欢乐颂》,有一集,失业失恋的邱莹莹买了无数鸡汤书,对着成功学视频大喊大叫,安迪说了一句话:“农民从未出过国,到了国外突然称为一代华侨商人,这种故事不符合逻辑。”

  邱莹莹认为这是看不起她,不依不饶在安迪门口闹,理由:“这是我爸爸买给我的书,你可以侮辱我,不能侮辱我爸爸。”

  我觉得,这一集简直血淋淋揭示了有无科学精神的两种人的差异。

  讲感情,只是本能,讲逻辑,才是能力。

  我喜欢听葫芦(作者的孩子)说理由,我对他说的最多的话是,你觉得是为什么呢?一个接着一个“为什么”背后,你会发现,孩子也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不该被粗暴的一句“听话,别淘气”扼杀,独立思考带来的独立价值观,是他一辈子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

  有个我很尊重的朋友告诉我,人生不讲逻辑,讲因果。

  我当时深以为然,多年之后我想法有点改变——

  因果,其实就是终极的逻辑,一个人类暂时没有能力看透的逻辑而已。

  我喜欢科学精神,说到底,是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人生最重要的两个字——理性。我觉得理性,在某个意义上,甚至是尊严的前提。

  当我们谈论科学启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我们谈论的是——

  孩子,希望你成为一个有探究精神,能独立思考,言行谨慎,心态开放的人。当你做到此,不管贫富贵贱,你会成为一个体面从容的普通人。

  祝福你。

对原文作了些少注释和增删。原文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385769298_17c9f1b5200100ql5q.html

(0)

相关推荐

  • 搞科研不顺利,难道是因为我不懂哲学?

    我的博士专业是基因组数据科学,我是我们班里唯一一名拥有生物学和哲学双学士学位的博士生.曾经我认为这两门课是"井水不犯河水":我在一门课上写道德理论,在另一门课上背三羧酸循环.直到我 ...

  • 思维晋级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为2020年8月17日演讲实录 第927篇教授文 2760 字 | 5 分钟阅读 钱旭红 华东师范大学 此书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微小而初步的尝试. 引发全球浩劫的2020 ...

  • 这才是心理学—— 教你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看清科学本质

    这才是心理学—— 教你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看清科学本质

  • 正本清源:当我们在谈论科学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瑞鹤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7100字 阅读需要20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很多人写作文时,不假思索写出的一句话 ...

  • 非黑即白丨TA不支持我,就一定是在反对

    大家好,我是豆子. 思维方式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不同的思维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乐观的人看到半杯水的时候,会想还有半杯水:而 ...

  • 用科研项目培养校长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

    今天跟大家学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我现在经常纠结一个问题,无论是发言还是演讲, 我是说好话还是说真话?但是这个问题今天不用质疑,今天讲的所有话都是真话. 我想讲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这个项目效果 ...

  • 多一点科学精神

    读丁肇中的演讲稿<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很有启发. 他说,中国人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却很少落实到行动中去.我们太过于清谈,而忽视了探索和实验.而这,对于科学发展来说,是最大的不足. 从中, ...

  • 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养成需要精心设计

    姜姝 日前,在2021年福建省科学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暨科学教育改革培训班上,众多学员亲历了一场"有理论.有案例.有实操.有互动"的头脑风暴.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迅表示,科学教育要 ...

  • 作文题“科学精神”分析二则

    一.如何分析材料?分析材料发现写作重点和写作内容.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屠呦呦多年来潜心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 ...

  • 保持自由的科学精神

    近些年,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也速度惊人,特别是对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转化.但对于基础科学研究和科研创新方面,总觉得与我们的发展速度不匹配.全国上下的科技人员已经非 ...

  • 培养合作精神可以预防精神病的产生,从小培养合作技能

    培养合作精神可以预防精神病的产生,从小培养合作技能

  •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集中表现在:主张科学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科学认识 ...

  • “赛先生”的性格——科学精神的内涵

    现在恐怕没有人再否认:带领全世界开启近代社会大门的是欧洲人. 在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欧洲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除了在经济方面发展了资本主义萌芽之外,在思想方面也确立了重要的近代启蒙精神. 所谓的启蒙精神其 ...

  • 逻辑推理与科学精神:从“罗素是教皇”说开去

    转自: chinanews.com/cul/2011/07-20/3197173.shtml 小故事 英国曾有位大学者,他面容消瘦,目光温和而睿智,常端着烟斗,一派绅士风度地冷观世界,在哲学.数学.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