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没有思想的光芒,怎会有行动的力量?——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影随感之二

真正的思想从哪儿来?从现实的需要中来。因见国运之黯淡,国力之衰败,想要寻找一条救国的出路,才会一直在思考,才会产生一些思想。所有思想是来自于持续的思考,是来自于迫切改变现实的需要。陈独秀经过对以往的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思考,认为国民认识有待提高,所以要换人的脑子,改变人的思想。

回国后,这就有了《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前身。有了《新青年》对广大国民的思想上的启蒙,意识上的觉醒,就有了很多站在同一战壕中的战友。就有了广泛的思想基础。思想之伟大,就在于让人觉醒,让人意识到自我的价值,让人意识到原来的荒谬,意识到生活的别样精彩。思想是拉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促使现实向理想迈进的动力。

思想是火把,照亮前行的路途;思想是灯塔,指引暗流中的方向;思想是光,穿透沉年的黑暗。

人没有思想,就昏聩地活着,一如世间万物,随本能而生,尽本能而亡。生死之间,茫然无觉。全然不知生之伟大,死之辉煌。人有了思想,就会有选择地走向生的伟大,有意识地实现死之光荣,死之辉煌。有思想的一生,是自带光芒的一生。

有了思想的启蒙,就有了行动的基础。大家意识到那些不合理,就会对哪些有抵制。统一的思考成了统一行动的号令。《新青年》似乎成了行动的号角,每次吹响,都有一拨运动的高潮。从新文化运动的发起、推广,到燎原,从五四运动的请愿,到斗争,再到战斗。思想与现实的需要紧密结合,跟随着现实的改变,思想也逐渐升华。从“二十年不谈政治”到积极主动的介入政治,从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科学与民主到诚心实意支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再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从单纯的学术刊物,到带有号召力、鼓动力的青年指导性刊物,再到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这期间,思想一直闪烁着光芒,引领着青年和国家前进的方向。

没有思想的光芒,怎会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嘉兴湖畔的力量?

我们一代青年,要想获得持久的、高效的、强大的力量,先从磨砺自己的思想开始。

从哪里磨砺?

从积极思考现实的需要起磨砺,

从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中磨砺,

从博览众书触类旁通中磨砺,

从实地调查扎实研究中磨砺,

从多交益友集思广益中磨砺。

(本文图片皆来自《觉醒年代》电视剧剧照及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