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头连着达·芬奇、凡·高、贝多芬、古典主义、洛可可、超现实这些如雷贯耳的词条,是人类创造力的美妙果实。
另一面却是大部分人对艺术一知半解的尴尬。似懂非懂的画、设计款时装、慕名打卡的建筑……统统只落得一句:“真艺术”的苍白评价。
亲近艺术是有门槛的,一颗心流淌出的感受,另一颗心哪这么容易理解。但艺术这么美,读不懂多可惜。如果你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艺术欣赏法则”,艺术便不再可望不可及。
这是85后超级学霸博主严伯钧在新书《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里的观点。
知名科普作家、艺术研究者,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数学硕士,曾于美国布朗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出版《六极物理》一书,向孩子们科普弦理论、黑洞、奇点、引力波等前沿物理知识。
全网坐拥500w粉丝的科普达人,曾被《新周刊》评为“2018年十大网红网络导师”之一,与高晓松、马东、薛兆丰、吴晓波等业内名宿并列。
什么?你说一个理科生也敢来写艺术史?偷偷告诉你,严伯钧可不仅仅是一枚物理学霸。
出生于1988年的严伯钧,自幼随名师学习小提琴与钢琴演奏,上学期间还组建过室内乐团,拥有20年西方艺术游学经验。
米开朗琪罗《梯边圣母》
“我这个朋友有个特长,就是把看似庞大、复杂、艰深的知识体系,总结成非常有趣的小故事、知识点,让人听起来津津有味。”
在出版社的邀约下,严伯钧逐字逐句打磨文字,认真翻阅资料,甚至千山万水跋涉拍照,写出了这本《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这是一本用理性逻辑,剖析西方近500年至今的艺术书,是一部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艺术史!
所谓的理性逻辑,是贯穿全书的一个理念——二元对立。
听着有点懵?举个例子。
比如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两位大师同属“文艺复兴三杰”,是世人敬仰的艺术大家。
但在这本书里,严伯钧却敏锐地发现了两者的种种不同。
一个是私生子,一个是上层阶级出身,这背后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阶级矛盾;
一个推崇绘画轻视雕塑,另一个则截然相反,这背后是艺术理念的差别;
一个专注于数学和几何的艺术运用,一个则依托着对造物主的感情创作,这背后是艺术流派的不同。
看,通过对比归纳这种学术思维,加上通俗俏皮的语言,把艺术家、艺术品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打通介绍,捋清脉络和关系,艺术史一下子就生动立体了!掌握了这两个极端后,就可以把其他艺术家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两个极端中间,由此,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和艺术风格的坐标体系就在你心中建立了。认识200位艺术界超级大家,弄懂人类历史上500件珍贵艺术作品。
大到“三位一体”、文艺复兴,小到失点、延音,无论是大众熟知的,还是艰深晦涩的,你都将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能知道为什么。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从艺术史的角度了解欧洲史,充分地了解不同时期的欧洲社会。
不再走马观花,你会看懂真迹,领略艺术之美。卢浮宫、奥赛美术馆、梵蒂冈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乌菲齐美术馆……统统对你敞开它们的神秘大门。
就像好友郎朗说的:“这是一本打通美术和音乐界限的泛艺术著作。以往,由于专业局限,艺术类书籍大多只专注于美术史,音乐类书籍则专注于音乐史。其实,历史上所有的艺术都是齐头并进、联系甚深的。学音乐的人应该多欣赏造型艺术,学美术的人也应该了解音乐的发展。《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清晰、简约、冷静、有趣的跨圈之作,是你通盘了解西方艺术的一个很好的开始。”
理科学霸的另类艺术史,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2021年4月1日23:59结束
孩童和学者皆着迷的“二元对立”
我们去欣赏一套已成体系的东西,它背后必然有一套已成体系的法则,就比如我们今天说的“二元对立法”。
“二元对立法”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在严伯钧看来,研究对象在最初都是杂乱无章的,这时只要找到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点”,再用一条逻辑线把它们串联起来,就得到了一个“维度”。有了“维度”,才有大小强弱、明暗黑白等度量概念,这就是“二元对立”带来的延伸。
这背后还暗藏着一个逻辑: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是殊途同归的。
严伯钧说:“物理带来的幸福感和美感跟艺术是很类似的。
大部分人认为,科学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大家的一个误解。艺术并不绝对是感性的,从整个艺术史的发展来看,很多时候艺术是由理性来推动的。
比如说,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什么水平提升得那么快?背后是几何学和解剖学的进步。达·芬奇做过很多解剖,所以他对人体的构造非常了解,用在绘画上,也让作品更精确。蒙娜丽萨的面部就完全符合黄金比例。”
米开朗琪罗《大卫》
在书中,严伯钧把文艺复兴到近代艺术500年的璀璨文明,挂在“二元对立”这根“晾衣绳”上。
从西方艺术的发源——宗教的对立性,讲到每个年代、每个艺术领域(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艺术大V,用对立的方式条分缕析地讲解,让你想不记住都难。
全书涉及的艺术门类很丰富。
当代艺术
读完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不只讲艺术家、艺术品和艺术流派的书,它还教你方法、提升你的思维能力。
举一反三之后,不光读艺术,你看待世界、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会受影响,久而久之,人就活得更通透明白。
同时,这套书的好懂程度,在艺术书里也非常优秀。
在图书审稿过程中,出版方找来10位小学四五年级的小读者品读,他们不仅可以读完,甚至还兴冲冲地聊起读后感。
作者:宁静天空2017
更有“大神”级读者,听完严伯钧的网络艺术课程之后,用思维导图做出超精美的听课笔记。
还有中央美院博士侯炜国、济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范洪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邬建安,读完书页后表示:“这书什么时候出,出来后我去买一本……”能把西方艺术拆解得“体无完肤”、被小学生和大学教授同时喜爱,这本书真是没谁了!
理科学霸的另类艺术史,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2021年4月1日23:59结束
内容丰富翔实,一书多读
在书中,虽以艺术为主体,但艺术现象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现象,同样会让你收获颇多。
这并不是画家在故意追求模糊的效果,而是当时照相技术的出现,大大冲击了绘画行业,促使他们去追求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不去描绘这个物体本身,而是去捕捉物体的光影。没有线条的概念,所以看上去一片模糊,但可以给观赏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书中说:“凡尔赛宫是欧洲宫殿中最奢华的一座,它集中代表了路易十四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代表着法国巴洛克建筑风格。”那时,路易十四把全国的贵族都聚集到凡尔赛宫,夜夜笙歌,用享乐麻痹他们。表面上看,这是贵族们的殊荣——国王出钱款待贵族,但事实上是把各自为政、蠢蠢欲动的贵族们,集中地管控起来。
“多年下来,贵族们变得俯首帖耳,百依百顺。路易十四成功地巩固了中央集权,法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君主的权势能比路易十四的更大。”
拉斐尔《雅典学院》
还有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比如用物理学原理解释文艺复兴。很多人认为,20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世纪,但严伯钧把这个荣誉颁给15世纪。
物理学中有一个现象,叫作相变,比如不断给水加热,最后水就会沸腾,从液态变成气态。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相变”。
拉斐尔《解救圣彼得》
谈历史的时候,总有所谓的“古代”和“现代”之分,但到底哪一年是古代和现代发生转变的年份?恐怕这样泾渭分明的界限并不存在。文艺复兴至少是西方社会区别古代和现代分水岭的时代,过了文艺复兴,西方社会就逐渐进入现代。所以,文艺复兴就是西方文明经历的历史“相变”。文艺复兴让人类从蒙昧走向开化,从盲从走向质疑,开启了科学探索之路。人类在 20 世纪取得的成绩实际上是之前所付出努力的一次集中大爆发,而这次爆发的源头是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