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中研学,儿童教育呼唤重返自然
在自然中研学,开启孩子的生态文明启蒙之旅
“大自然是孩子的教育之神,孩子可以在一草一木、一雨一露、一花一土中孕育出高超的智慧、坚毅的心胸以及敏锐的感受力,”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贝尔·福克曾这样表述自然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毫无疑问,探索大自然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教育视角,帮助孩子跳出城市生活中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以及电子设备,感受生命的美好、自然的神妙。
而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自然教育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爆发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更是进一步激发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的意识。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然教育呢,在具体实践中有当如何展开呢?
①
如何摆脱“自然缺失症”
儿童教育呼唤重返自然
自然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卢梭认为,所谓教育是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在其看来,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要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这是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而现代意义上的“自然教育”通常是指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媒介,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儿童融入大自然,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儿童对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编织,形成社会生活有效逻辑思维的教育过程。
然而,现实是城市生活中的孩子在日常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除了繁忙的课业之外,陪伴他们最多的可能是电视和iPad。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使用'自然缺失症'一词,描绘现代社会的孩子们与大自然缺乏联系的事实。
这个词并非用以描写具体的病症,但却深刻反映着现代儿童教育中缺失的一角。
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然体验式教育活动开始流行起来,如何在儿童教育中让其重返自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②
超越单一的户外玩耍
与大自然建立“亲密”联系
有专家指出,自然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户外玩耍,而是通过体系化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技术方法实践,从而帮助孩子与大自然建立“亲密”连接。
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旅游、采摘、野营、户外运动、农事体验等等,如果没有设定教育目标、以及合理有效的操作过程。便不能称之为教育活动,而只能归类于玩耍。而真正的自然教育,是一项体系化科学化的教学过程。
例如一些自然教育活动,会组织孩子们亲手播下植物种子。从被大人照顾的儿童到需要照顾种子的人,在这中间,他们需要浇水、松土、施肥,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和等待,才有可能看到种子生根发芽、长苗开花。
而这其中,辅助以专业老师的指导,儿童的自然科学知识、实践能力以及责任感、忍耐力等素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这样的自然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帮助儿童摆脱其在大自然中的“游客”身份,与大自然建立更加深刻的情感连接。
③
我国自然教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多措并举推进自然教育机构健康发展
近年来,以研学旅行、科普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等各类名目的自然教育机构相继成立,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研学旅行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全国范围内围绕研学旅行设置的自然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但是整体来看,我国的自然教育行业仍然有明显的短板。
有专家指出,无论从自然教育机构数量,还是行业规范、人才储备等方面,我国的自然教育发展与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差距,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从资源分布来看,我国自然教育机构受众以城市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为主,成人和乡村孩童成为行业发展的“盲点”。而相对于起步早、发展久发达国家,我国自然教育行业中优质供给不足,教育人才储备缺乏,行业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在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的今天,教育专家呼吁,政府、学校、社会力量等多方面应加强合作,尽快建立自然教育行业完善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推进自然教育机构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