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代名家笔下的游鱼戏水图
鱼儿优游水中悠然自得的情态,屡屡引人心神嚮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绘、先秦帛画以及汉代的画像石与瓦当上,都已画有鱼形的图像。
《落花游鱼图》北宋 刘窠, 水墨设色绢本
尺寸:255.3 x 26.4厘米, 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
本幅画明漪绝底,墨花幻化为荇藻清水,游鱼参差下上其间,状甚悠然。画家以鱼深藻浅的方式分出层次,虽为明代画风,但甚得传说中刘窠「风萍水荇,鳞尾性情,无不生动」之精神。
《落花游鱼图》局部,此图开始先画盛开的杏花,伸向水面,向后展开
《落花游鱼图》局部,落花引来群鱼争食,或聚或散,或潜游,或上浮,或回泳,翻藻戏蒲,以示水中的畅泳自然之态。
《落花游鱼图》局部 其画法全用渲染,间或用没骨法,不见钩勒,活泼生动。这种表现方法和诗情画意,独创一格,多为后人所仿效。
刘窠,字宏道,一字道源,北宋画鱼名家。《宣和画谱》称其画鱼涵泳自然,能得戏广浮深,相忘于江湖之意。传世作品有《落花游鱼图》、《春溪鱼藻图》、《群鱼戏荇图》。
《鱼乐图》宋 周东卿, 纸本设色
尺寸:30.8 x 593.7cm,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此图以横卷式构图展开画面:依次绘出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鱼类,在长满水草的水中,它们自由自在地漫游着,或有聚有散地沉浮穿梭着。画家以精细的笔调描绘出群鱼的轻巧灵动,萍藻的随波摇曳,以及碧水的流动之感和水中游鱼自得其乐的趣味。
周东卿,宋末人,善画鱼。文天群有赠周东卿画鱼诗。云:“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文山集》)。
《鱼乐图》局部,表现手法以没骨为主,以淡色、淡墨或极轻之笔触细力口晕染
《鱼乐图》局部,先画出鱼的形体,再用细线略勾鱼鳞和斑纹
《鱼乐图》局部,萍藻是用更淡的墨勾染,生动地营造出其若隐若现之状
《鱼乐图》局部,还有整个画面所呈现出的流动着的韵律,体现了群鱼恣肆盎然的生机
《鱼乐图》局部,进而把观者带人轻松自由、疏放闲适的意境
《鱼藻图》元人,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成书于宣和二年的《宣和画谱》中,龙鱼即已被视为单独的一门画科。本幅以水面植物和水底藻荇,暗示所画为水中景象。由上而下按大中小顺序画鱼三条,先以淡墨钩画轮廓,再逐次渐层渍染鱼鳞、鱼鳍。位于上方最大的鳜鱼除以笔墨表现其体表特徵纹样以外,鱼体上半部还以粗布压印布纹,使鳜鱼身上的细密鳞纹,显得更加生动逼真。水藻描绘工整,富有装饰性趣昧。
《藻鱼图》,明 刘节, 轴,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鱼藻图》明 轴,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鱼藻图》 明 缪辅, 故宫博物馆藏
本幅画明漪绝底,墨花幻化为荇藻清水,游鱼参差下上其间,状甚悠然。画家以鱼深藻浅的方式分出层次,虽为明代画风,但甚得传说中刘寀「风萍水荇,鳞尾性情,无不生动」之精神。
春秋时代就有鲁隐公纵使逾越礼法,也执意要去边境观赏渔民捕鱼的记载;战国时期庄子、惠施「安知鱼之乐」的豪梁之辩,更是众所熟知的故事。十二世纪《宣和画谱》将绘画分为十门,而「龙鱼」即名列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