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香港”风光不再,为何大连会一次次错失良机?

2020年全国内陆各大城市GDP公布以后,南北方的对比再一次引发了热议。在该榜全国前30名中,南北方呈现出二比一的趋势,这个格局已经形成了很久。

然而在其中,有一座城市已经从当年的炙手可热,到如今仅仅能够守住末端。大连在一段时期里被全国人寄予厚望,希望将其打造成“北方香港”。

但是,多年以来,北方城市如郑州、西安等纷纷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下迅速崛起,大连反而节节败退。

百年工业老城,大连的昔日风光

2020年,大连市的GDP内陆排名仅以7000多亿元排在第29名,年增速不足1%,虽不至于衰退,却也几乎是原地踏步。在大连逐渐淡出视线的时候,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座城市的百年繁荣。

早在19世纪末,大连就作为我国的重点工业基地得到了大力支持。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南部,由于中央高,四周低的特殊地势,为大连沿海一侧提供了抵抗寒潮的天然屏障,因而大连是我国仅有的不冻港之一。

在洋务运动的兴起下,大连作为东北海域的军事基地,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是清政府软弱无力,未能守住这片兵家必争之地。

20世纪初,沙俄强行租借走了大连及其附近的土地,当他们的实地考察队来到这片地方,就被这里的优势震撼到无比兴奋。

于是沙俄在这片土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将其打造成出了城市的雏形。但是随后的日俄战争中,沙俄战败撤离此地,日本占领了当地。

日本对大连也给予了十分的重视,为其城市发展的完备化不遗余力。两个当时强势的帝国主义国家均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这片土地,其原因究竟是什么?

对于当时的日俄两个国家来说,占领大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侵略中国内陆提供便利。

大连地理位置极佳,若选择此地作为关口,相当于控制住了整个渤海沿岸,凭借着大连和旅顺东西两个港口,不论是军队输送,还是商贸运作,都能够畅行无阻。

而大连背后辐射的又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人力充足的东北地区。在东北地区修建铁路,凭借大连自由港的政策,强迫中国的劳动力开采中国的资源,以供本国所需,打得一手好算盘!

广州地理位置太远,上海、香港有着英美等国家的霸占。因此,在日本作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帝国主义势力时,大连对他们而言远比广州和上海等地有优势。

截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大连港口的吞吐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港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日本不遗余力地经营这里,为满足资本扩张提供充足的积累,也客观上促进了大连的工业、运输业的发展。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大连成功解放,在当地设置了旅大公署,建国初期,旅大行政公署被改组为国家直辖市。此时的大连依托以前积累的铁路网、开发的港口和陆路运输线,成为了交通要地。

大连此前因经营钢铁、造船和机车等工业,有着不错的重工业基础,因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点建设。20世纪80年代,大连市正式成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开始起步工作。

大连除了在当时的交通、地理位置、工业基础优势,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得到了大量东北地区劳动力的涌入。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在当时享受到的政策红利包括但不限于自由进出口、无需缴纳省级税收、外资引进重点投入地等。到80年代末,大连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稳居国内城市前十名的程度。

“20年内将大连打造成北方香港”的计划,在一次次错失良机中搁浅

但是大连作为当时北方最大的港口,在90年代初的GDP仅有同期香港的四分之一左右。尽管两者之间有着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大连与香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国内的舆论依然对大连有些偏颇。

对此,大连市政府直接放话,“要在20年内把大连建设成北方的香港”。随后,大连设立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希望将大连从单一的重工业基地建设成第二、第三产业并重的综合性城市。

从当时的工业基础和天然优势来看,大连与香港的差距不大,因而大连计划把本地的金融、商业和信息科技产业都拔高,做成一个六边形全面发展的城市。

这一恢弘庞大的设想在当时激起了千层浪,许多专家对大连的这些规划都持肯定态度,因而大多数人都期待着看见大连的再度腾飞。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网络信息产业的崛起,大连一步步错失良机,逐渐停滞了脚步,被南方诸多城市超越。如今,大连设立的“20年”早已过去,大连非但没有更进一步,反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优势,淘汰出局

为何积累了如此大优势的大连会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节节败退,从全国城市排名前十名一路险些跌出前三十?

首先,大连最严重的的问题就在于错失产业转移升级的良机。在重工业时代,大连依靠着东北地区的劳动力优势,钢铁石油产量都位居全国前茅。但是紧随其后的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聚集城市的崛起。

随着广州、厦门、珠海等城市的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全国人才形成了一股由北向南的趋势,南方一下子吸纳了大量的高等人才。

大连的人才流失不是没有道理的。与当时的大连相比,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政策开放、城市宜居,收入更高,生活和工作条件更好,而大连虽然有重工业基地作为人才吸纳手段,但是对于知识型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够。

人才流失导致大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聚集起完成规划的力量,城市的转型被迫搁浅。反观同一时期崛起的深圳,吸纳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诞生了腾讯、阿里等民营牵头企业,发展正是如日中天。

此后短短几年内,深圳就完成了超越香港的任务,杭州、成都等新兴科技型城市也吸纳了大量人才,完成了新与旧的蜕变。而大连依然原地踏步,此消彼长,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现代,停滞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

此外,大连本身的地理条件也限制了它的扩张与发展。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角落,这是一片狭长、破碎的土地。

原本的工业基地占用了太多的基础土地,因而新兴企业根本没有落脚点,即便千辛万苦开发出来一些新区供他们使用,交通问题又成了一大障碍。

大连机场兴建较早,因而如今已经成了“市内机场”,这对周边的生活影响很大。而大连很难拿出移动机场的土地,单单是填海这一关就过不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精妙的规划,在面对无地可用,无处可挪的尴尬境地时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大连没有城市腹地作为依靠,也没有为附近提供发展辐射,在连通性越来越强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浪潮中,恰如一位孤独的行者。

最后,在制定了城市转型的计划以后,大连便略显“偏执”地将注意力放在这里,导致城市定位辗转反侧,难以寻找一个真正的落脚点与发力点。

为了达成振兴第三产业的目标,大连在90年代末的城市基础建设支出一度达到了GDP的三分之一,这是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如此夸张地投入却收获甚微,导致大连在21世纪初被青岛超过。

城市建设不断出现的困难并没有让大连收手。为了建设成一个新时代、国际化的城市,大连又致力于环境友好、风景秀丽型发展思路。但是大连固有的重工业基础和限制身手的地理制约让这一方面也收获甚微。

为了完成固有目标,大连甚至强行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工业移出市区,但是此时已经错过了吸引高新产业的最佳时机,因而大量环境优美的新开发区被闲置。

拨云见日,大连的未来将重新起航

而在这一系列组合拳失效以后,大连终于有所觉悟,制定了重回重工业的发展路线。除了固有的石油化工制造基地和船舶工业基地以外,大连还引进了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和信息科技产业制造基地。

也因此,一些本来自以为被抛弃的传统重工业在一夕之间得到了翻天覆地般的待遇,搬进了新的产业园,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扶持。

这项举动至少从各方面的分析来看,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至少要比此前的“迷惑操作”要好得多。

而在全新的、环保型的工业集聚地进行重工业的生产,相对而言也比此前要友好许多。因而,这次的转型和回归从本质上来看的确是正确的举动。

大连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迷茫寻找之后,也许又找到了具备潜力的开发点,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复兴。但是在这些方面,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不可谓不多,近一点来看,韩国和日本的造船业和第三产业都会是大连的竞争对手。

大连要如何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才能复现昔日的风光,扭转乾坤?窃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力。

第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提高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大连此前的弊端一言以蔽之,就是邯郸学步。在踟躇迷茫中反复思索出路,殊不知灵感就在身边。

大连重工业是有着百年工业基础沉淀的,在新时代,重工业并非是被时代抛弃了,而是与时代有些脱节。因而,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和重工业的结合远比抛弃重工业转型信息产业要好得多。

引入自动化制造技术,打造人工智能型产品,对原有的产品进行一次技术改造。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投入,但是这般举动是结合本地特色和专长的,是有望实现的。

第二,扩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留住本地人才,实现人才的“开源节流”。大连本地就有着大连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遗憾的是大连的发展潜力和现状导致了当地的尖端人才选择离开。

参考郑州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留住本地人才的经济补贴,在就业、住房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这些实质性的物质补贴就是留住人才的诚意。

此外,对未来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大胆规划优质人才的用武之地,让产业布局既脚踏实地,又壮志满怀,激励人才与大连一同发展。

第三,改变以往严重依赖外贸的局面,实现由外资到自主发展的转变。以前的大连依靠着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贸投资。但是当经济特区逐渐建设起来,大连在这方面的优势有些乏力了。

尤其是在大连准备产业转型的10年间,甚至抛弃了原本方便的外贸政策,这使得一些原本在大连进行外贸交易的企业不得不放弃大连的优越地理位置而选择其他地方。

日本由于严重的泡沫经济,引发了失落的二十年;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巴西,从原本的南美洲之希望沦为二流。由此可见,一个具备独立运行发展的经济结构是多么的重要。

大连应该在放宽外贸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充分利用外贸红利,留住本地的高端企业,完成由脐带供养到自主觅食的蝶变。

世界格局如暗潮涌动,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见证不同的城市的兴衰瞬间。大连就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迷失方向,但在阴云密布的前路,隐约已经有了一抹阳光漏出天隙。

几次的经济失误不能打倒这座见证百年沧桑的城市,大连的未来也将如修整完毕的万吨巨轮,即将再度下海,驶向国际前端。

(0)

相关推荐

  • 昔日的重工业基地,离数字化,差之千里?

    曾经辉煌的重工业基地,为何走向了没落? " 作者|何思思 1948年12月,鞍山钢铁成立. 它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 ...

  • 江苏称霸的战略格局设想:北徐圩,南江北,苏锡一体

    南京江北新区,依托南京的资源优势,比如人才.省行政资源等,搞高科技.高端服务.金融资本等,打造江苏的硅谷与繁华. 连云港徐圩新区,依托地理位置.深水大港及一带一路亚欧经济带等,搞重工业如大型炼化一体化 ...

  • 长春,正在成为东北第一大城市

    编辑 在一般人看来,长春的经济发展并不好,在东北经济格局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是,一直默默无闻的长春,其GDP总量早在2017年便超过沈阳(2017年,长春GDP总量为6530亿,沈阳GDP总量为 ...

  • 大连的未来在哪里?

    2021-06-18 18:11·搜狐城市 文|搜狐城市 陈亚辉 时至今日,"东北振兴"的提法近20年,但是东北地区总体发展仍不及预期.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龙头" ...

  • 2020百强县名单发布,南北差距明显!县市发展的秘诀民营经济

    大家好,我是勇谈.一年一度的中国百强县市名单公布了,11月1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县域工业竞争力地图>,并揭晓了2020年"中国工业百 ...

  • 济南先行区开启黄河时代,将对北方城市格局产生怎样影响?

    4月30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获得国家批准,成为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第二个贴上国字号标签的先行区.这是旧济南的结束,是新济南的开始,新旧交替,万象更新! 济南之志在何方?进入"济南先行区官网 ...

  • 贵港应该如何才能进入广西一线城市行列

    贵港,是广西中部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广西目前打造的第二大工业城市.贵港原来的基础尚可,但是并不突出,经济实力也长期处于广西中游.这几年贵港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要达到南宁.柳州.桂林的水平还是有一定欠 ...

  • 中国经济增长最慢的十大城市,九座北方城市上榜

    引子:2018年上半年,各地卖地收入大涨.其中,黑龙江大庆.辽宁沈阳.河北邯郸.山东东营.辽宁大连.内蒙包头.山东威海.河北唐山.河北保定.广东东莞名列经济增长最慢的十大城市. 正文 黑龙江大庆 作为 ...

  • 黄陂,啥时候也有千亿大道和国之重器呢?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在这个月举行的临空港(东西湖)两次空中招聘会上,举办单位分别给取了两个好名字,6月份的叫"千亿大道",8月份的为"国之重器",老实 ...

  • 千年商都广州,如何出彩出新

    千年商都广州,如何出彩出新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系列之17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李奇霖 执业证号:S0300517030002 粤开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  张德礼 执业证号:S03005 ...

  • 越南的重工业怎么样?

    过去越南以农业为主,几十年的战争把"建设"放在了脑后,到了本世纪才发现国家的发展,需要集中精力搞建设,也就有了二三产业的来势讯猛-越南人多,人口红利让世界的服务业涌入到了越南,已经 ...

  • 陈根:无工业,不强国

    文/陈根 疫情打破了过去直线型的.平滑的.可预测的社会,给全球带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我国来说,今年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以及"十四五&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