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高手帮你理解:麻黄附子细辛汤
一、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中之发热耳。是以其脉不浮而沉,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功能】治太阴少阳合病,夹色伤寒 伤寒暴誾暴聋,
【制用】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 服一升,日三服。
【说明】方中细辛二两,折为今之六钱,复三分之一剂中仍有二钱,而后世对于细辛有服不过钱之说,张隐庵曾明辩其非。二钱非不可用,而欲免病家之疑,用一钱亦可奏效。盖凡宜发汗之病,其脉皆浮,此独脉沉,而欲发其汗,故宜用细辛辅之,至谓用一钱亦可奏效者,因细辛之性原甚猛烈,一钱亦不为少矣。
此方若少阴病初得之,但恶寒不发热者,亦可用。
【案例1】曾治一少年,时当夏季,午间恣食西瓜,因夜间失眠,遂于食余当窗酣睡,值东风骤至,天气忽变寒凉,因而冻醒,其未醒之先,又复梦中遗精,醒后遂觉周身寒凉抖战,腹中隐隐作疼,须臾觉疼浸加剧。急迎为延医,其脉微细若无,为疏方,用麻黄二钱,乌附子三钱,细辛一钱,熟地黄一两,生山药、净萸肉各五钱,干姜三钱,公丁香十粒,共煎汤服之,服后温复,周身得微汗,抖战与腹疼皆愈。此于麻黄附子细辛汤外而复加药数味者,为其少阴暴虚腹中疼痛也。
【案例2】 李××,夏日得少阴伤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山药、大熟地二味;治愈。
二、麻黄细辛附子汤---- 验案二则
案例1 面神经炎
患者:蒋某,男,18岁。学生。2008年11月就诊。
自诉:口角流水,右眼不能闭合2天。
刻下症见:瘦弱,畏寒怕冷,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双侧额纹不对称,右侧额纹基本消失,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右口角低垂,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锥体束征阴性。心肺正常,肝脾正常。
辩证:中医诊为----面瘫,西医诊为----面神经炎。
证属:寒邪直中,络脉不通。
治则:治以温阳散寒,通经活络。
处方1:麻黄30克,细辛30克,附子3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防风30克。
7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
处方2:前后守方加减服用30剂,
进程:完全恢复正常。
案例2 、突发性耳聋
患者:刘某某,男,58岁。2009年12月就诊。
自诉:一周前受凉感冒,突然出现双耳听力下降,渐至耳聋。与家人面对面说话需大声。曾在某医院查电测听示:神经性耳聋。
刻下症见:形体肥胖,畏寒怕冷,鼻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辩证:证属风寒直中少阴,窍闭失聪。治以温阳散寒,启闭开窍。处方:附子9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1小时),细辛30克,麻黄30克,防风30克,菖蒲30克。7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日3次。7剂服完,与家人面对面交谈不需大声。上方继服7剂,基本恢复正常。
按评: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302条:“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具有相同的病机和症状表现,轻重程度有所不同。 《伤寒来苏集》:“少阴主里,应无表证。病发于阴,应有表寒。今少阴始受寒邪而反发热,是有少阴之里,而兼有太阳之表也。太阳之表脉应不沉,今脉沉者,是有太阳之证而见少阴之脉也,故身虽热而脉则沉也。所以太阳病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此少阴病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里。夫发热无汗,太阳之表不得不开,沉为在里,少阴之枢又不得不固。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少阴之津液越出,太阳之微阳外亡,去生便远。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二者的基本病机是少阴虚寒,寒邪直中。临床常用其治疗阳虚感寒之症。古云“伤寒专伤下虚人”;“下虚”即指少阴肾之“元阳”、“元气”之虚。
案1患者虽仅18岁,但平素纳差便溏,里虚内寒较甚,“元气”、“元阳”受损。阳虚之体,更易感寒。所谓“同气相求”也。
案2患者年近花甲,“元气”、“元阳”渐衰,阳虚气怯,感寒之后直中少阴。
少阴属肾,“肾开窍于耳”,寒邪闭窍故耳聋。药证相合,故取效迅速。
三、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疑难病经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之少阴篇。伤寒病传变至少阴,病位在心、肾两脏。少阴病有寒化和热化两端。《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其方为: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麻黄附子细辛汤,以附子为君,温阳固本;细辛辛热散寒;麻黄辛温发汗,驱邪外出。为少阴病之寒证第一方也。此方药味虽少,但温阳解表力宏,是著名的方剂之一。近代医家对此方的应用有所发挥。文献报道,本方对寒痹、面瘫、低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颤并发循环障碍、高原综合征、嗜睡、失音等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亦常用此方治疗阳虚外感、风邪入脑头痛、风寒暴瘖,以及色寒症(伤寒“两感”症)、手少阴本经脉病等,也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风寒暴瘖
因感受寒厉之邪,突然失音,咽喉剧痛,吞咽不利者,多称为急喉痹。
本证与风热急喉痹相似,所不同者在于,形寒脉紧,舌淡苔白,口中和,小便清长,大便不实或溏。
处方如下:麻黄6g,炮附子9g,北细辛5g,人参叶9g,生姜9g,水煎温服。服时逐口慢呷,常收奇效。
按:方中人参叶----苦、甘而寒。入肺、胃经。《纲目拾遗》谓其“补中带表”。对各种失音均有明显疗效。 笔者用上方治愈多例风寒失音病人。一般而言,对阳虚而风寒重者效果更佳。
2、风邪入脑头痛
中医古籍中在介绍头痛一证时,有言风邪入脑者。如《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就有风入脑髓之说。 据笔者临床观察,类头痛患者,常以后脑为甚。有时连及巅顶,痛较剧烈。常因外感风邪,或因劳倦而发作。多呈慢性经过,且反复难愈为其特征。 与现代医学之神经性头痛(如枕神经痛)比较接近。发作时常有疲乏,烦躁呻吟,出冷汗,恶寒,面色苍白,以手抱头,或用毛巾包札。有的还有周期性发作,普通药物常难以奏效。
处方如下:麻黄9g,细辛5g,炮附子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制南星10g,川芎10g,全蝎5g,老葱头5(或葱白代之),水煎服。可兑入黄酒一小杯。 对特别顽固的病人,可加麝香0.1g吞服。
按评:上方依法制成散剂久服,可作巩固治疗。
禁忌:高血压病人上方慎用。
3.色寒证
民间又称马上风、房内风。是因性行为引起的以腹痛为主证的急性疾病。一般医籍,包括《中国医学大辞典》均未见记载。尚未有统一病名。
名老中医冷方南先生在一篇医话里称之为伤寒“两感”症。并介绍了四个病例。此病因在房事时感受风寒,邪气直中少、厥两阴经脉而致病,男女均有。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下腹部痉挛性剧痛,下腹部坚急拒按,形寒肢厥。或伴有发热。面色晦黯或苍白。严重者全身颤憟,口唇指甲青紫。脉多弦急或沉紧。舌苔淡白或紫暗。 因为此病危急凶险,常被作为急腹症处理。 冷方南先生介绍的四例中,除了一例及时就诊外,有两例被误诊为急腹症;一例误诊为尿路感染。
此病在诊断上,他强调除了要特别注意发病史外,还重点指出,有无阴中内抽感,这对此病的确诊十分重要。他同时指出,除了房事,手淫也同样可以发生此证,所介绍的四例中就有此一例。
笔者在多年的临证中也经治过一些色寒证病者。今列举两例如下。
例1、患者:黄某,男,60岁,东山人,1984年夏诊。
自述:午夜突然腹部剧痛,自服成药无效,清晨而请出诊。病者恶寒,下腹挛急疼痛拒按。自觉阴茎酸楚,并向腹部引痛。肠鸣减弱,但无腹泻、呕吐,小便较短赤,但不热痛。阑尾区也未找出压痛点。脉弦紧。舌淡白。
辩证:因未发现急腹症特征,余沉思片刻,告予先肌注罗痛定止痛后再作观察。病人不同意,并摒退围观的亲属。然后对吾耳语曰:病起昨夜房事之后,非为它故,愿以中药求治。余始恍然而悟。对曰:可也。
治方:遂拟处方如下:麻黄9g,炮黑附15g, 北细辛5g, 川楝9g, 桂枝尖15g, 葱白15g,急煎服。另用葱白一斤,分成两半。轮换加酒炒热,熨下腹部,凉即易之。并嘱忌进生冷食品,注意保暖。并饮热粥辅之。
进程:至是日中午,痛即缓解,再剂而愈。
按评:本例病人为余临证以来所见首例色寒证病者。因对病史了解不详,险致误治。据笔者老师介绍,本病并非绝无仅有,因误治致死者亦有之。惜历来方书及现行教材未见记述。
例2、患者: 杜某某,女,30余岁, 1990年秋诊。
自述:深秋之夜凌晨约2点,与笔者同住一栋宿舍之李某,突叩门请出诊。云其妻突患腹痛甚剧,经服药不见好转。
症见:患者面色苍白,神疲倦卧,全身颤憟,下腹部坚急、疼痛,四肢逆冷。无呕吐及腹泻。脉弦紧。舌淡苔白。问其阴中是否抽痛,曰:然。余遂了解其丈夫,是否病起在房事之后,证实无误后,乃处下方:
治方:麻黄9g, 炮附子15g, 辽细辛5g, 炒小茴9g, 桂枝15g, 生姜15g, 葱白15g,因患者自己开有中药店,嘱其急急取药煎服。并嘱注意休息和保暖,忌食生冷食物。 进程:至当日上午痛止,两剂而愈。
按评:本证的治疗,在民间也有些土方法,但疗效难以确定。中药的治疗,原则上以温经散寒为主。但应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加减-----a 如厥阴寒盛,阴冷囊缩,青筋显露者----应加吴朱萸、炒小茴。 b 胀急者----加台乌、香附。 c 小便短赤者----可加木通、橘核。 d 外寒内实,舌苔黄而便秘,有阳明腑证者----加大黄,也即大黄附子汤之意。 e 再则,凡遇此证---加入桂枝、葱白、生姜以通阳透表,都是适宜的。
4、手少阴本经病
据有关文献记载,手少阴经病其表现为:“目黄,胁痛,上肢内侧后缘疼痛,发冷,手掌热而痛。”
患者:笔者曾治疗一例男性56岁病人,
自述:因左上肢疼痛三月余求治。 患者痛处在左侧乳头周围及腋下极泉穴,沿左手内侧缘至手小指及无名指处疼痛。基本符合手少阴心经的走向。患者自觉经脉所经过处有肿胀发热麻木感,痛时伴有胸闷心烦,患肢抬高时则疼痛稍可减轻,多方治疗未愈。患者除偶有胸闷外,素来自觉身体壮健。脉沉紧,舌苔稍黄腻。心电图检查报告为心肌劳损。
处方:麻黄9g,炮附子12g,北细辛5g,琥珀6g,苦参6g,血竭3g 研冲,五剂。
进程:服完上方,病况明显减轻。连服十五剂,疼痛基本告愈。
按评:现代医学也介绍过,典型的心绞痛病人,疼痛可从心前区放射至左上肢内侧,直至无名指及小指末端。这与左侧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基本相符。笔者认为这应该属于一种经络现象。 (蔡子华----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医院)
四、体会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特征
麻黄附子细辛汤----功能:可以温阳散寒,助阳解表,是治疗太阳少阴同病的方剂,
证见:在《伤寒论》原文中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其中“脉微细,但欲寐”为典型的少阴病特征。
评述: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分析本方证时说:“此外感之寒凉,由太阳直透少阴,乃太阳与少阴合病也。为少阴与太阳合病,是以少阴已为寒凉所伤,而外表纵有发热之时,然此非外表之壮热,乃恶寒中之发热耳。是以其脉不浮而沉。盖少阴之脉微细,微细原近于沉也。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日本吉益东洞在所著《类聚方》中本方条目下注解说:“不可无恶寒之证。”
由此可见,脉微细、但欲寐、恶寒、发热、脉沉是本方方证识别的关键。 笔者临床应用本方辨证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案例:患者----李某某,女,52岁。2009年6月24日初诊。
病史----自述心慌时作10余年,咳嗽2年。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心慌不适,心率由50余次/分钟逐渐减至37次/分钟; 西医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炎。曾服益气养阴、补肾温阳药效果不明显。
刻下症见:易心慌,每于心率低于40次/分钟加重,严重时悸动感上冲咽喉,运动出汗后好转,胸闷,无胸痛;下蹲起立眼前发黑,眼皮沉重;油烟刺激后干咳;易牙龈肿痛,严重时同侧颜面肿胀伴严重头痛,牙龈色淡白;纳差,易恶心;困倦思睡,入睡困难,夜间易憋醒;二便正常;舌质红,少苔,满舌裂纹,脉缓。
辩证:中医诊断为心悸、咳嗽,
证属:心阳不振,肺失宣肃。
治则:益气温阳养心,肃肺止咳,
治方:拟麻黄附子细辛汤、保元汤、桂枝加桂汤、六味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1-1:柴胡12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生甘草6克,干姜6克,五味子6克,3剂,水煎服,日1剂;
处方1-2:生麻黄6克,熟附片20克,细辛6克,桂枝10克,肉桂5克,白芍1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2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嘱咐:患者先服处方一3剂,咳止后再服处方二。
进程1:2009年7月5日二诊----患者服处方一3剂后咳嗽即止,后服处方二至第3剂药后牙龈肿痛加重,但不伴头痛;心率达50次/分钟,自觉较为舒适;血压平稳,无口干口渴,入睡较前容易;舌红有裂纹,脉转数。
处方2:拟原方再进。
进程2、患者坚持服药,心慌、牙痛、头痛再未发作。服药2月余停药,目前病情一直稳定,心率50次/分钟,无特殊不适主诉,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按:患者初诊时诉说“困倦思睡,但又入睡困难”,这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的经典重现,和少阴病提纲条文所不同的是,该患者脉象缓而不沉细微弱,可能与心肾阳气尚未虚弱到一定程度有关,根据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的治疗原则,考虑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在情理之中。心慌并伴有上冲至咽喉,类似于《金匮要略》中“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故予桂枝加桂汤降逆平冲,且患者无齿衄,牙龈无红肿,提示体内蕴热不明显,故用桂枝、肉桂。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大辛大热的姜、桂、附、辛并未加重阴伤,患者依然舌质红,少苔,满舌裂纹,提示可能是先天所致。
保元汤出自《博爱心鉴》,由人参、黄芪、甘草、肉桂组成,具有补益心气之功,常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导致的心动过缓;《药征》谓人参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该患者胃口差,不思饮食,容易恶心呕吐,为人参药证所主治;
六味小柴胡汤,即小柴胡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方,笔者常取其治疗少阳太阴同病的咳嗽,患者容易出现刺激性干咳,胃口差,类似于《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兼见的咳嗽,故取其止咳。
患者服处方一后能够迅速止咳,说明方证合拍。但当患者服用处方二之后出现牙龈肿痛加重,笔者曾考虑与桂枝等温热药动血有关,但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患者药后再未出现牙痛、头痛,这提示可能与心肾阳虚,阳气上浮有关,故用温热药之后反见好转。
方中麻黄一旦使用不当,则容易出现心悸、胸痛、失眠、气促、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故业内对于麻黄运用十分谨慎;
但笔者认为只要患者具备运用麻黄的指征,且药后无心慌失眠,一般都不会出现类似不良反应。该患者药后血压平稳、睡眠好转,提示药证对应。
五、先贤名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各种疾病,医案可以更加理解此方的奥妙。
1、呻吟疼痛一剂解
湖南名医萧琢如认为:“仲尼为儒家圣者,仲景则医门之孔子也。”乃至于说道,“仲景而后无完医”。“医者治病,必先炼识,一识真病,一识真方。仲师之方即真方也,识既真则胆自壮……信苟坚,除不治症外,未有不愈者。”
他有一案很说明问题:嘉禾李君,当夏历六月忽患左足疼痛,卧床不可转侧,呻吟之声达于户外。诊之,脉沉紧,舌苔白,口中和。曰:此风寒直中少阴,法当用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旁有人咋舌言曰:“天气暑热若此,麻黄与细辛同用,得毋大汗不止乎?”余曰:“此方并不发汗,非阅历有得者不能知,毋庸疑阻。”即疏与之,三药各一钱,共仅三钱,煎水两杯,分二次服,一服知,二服即步履如常而愈。经方之神效,洵有令人不可思议者。(《遯园医案》)
按评:本例足痛,“卧床不可转侧,呻吟之声达于户外”,可知疼痛何等剧烈。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三药各一钱,共仅三钱”,竟然“一服知,二服即步履如常”,难怪萧氏也感叹:“经方之神效,洵有令人不可思议者。”
2、 盗汗用麻辛附子汤
医士顾锡荣,年四十余岁,患盗汗如注之症; 自用柏子仁丸、当归六黄汤等,服之反剧。甚至目一交睫,即冷汗如注,被褥均如浸在水中。形瘦神疲,久已卧床不起矣。
邀予诊之,其左尺脉弦紧异常。予曰:此系风寒两邪入于足少阴之证,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别直参以治之。
彼闻而骇异曰:“我汗既如是之多,岂可再用麻黄细辛发汗之大药,毋乃汗出亡阳乎?”予曰:“汗为心之液,凡人之心气归宿于肾则寐。兹寒邪埋伏于肾中,心气入肾,则受寒邪之刺激,是以目一瞑而即冷汗如注也。且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受寒邪则膀胱之气化亦不行,一身之水气,不由膀胱之大门而出,尽由偏门而出矣,故冷汗有如是之多。若不去其在肾之寒邪,此汗决无休止之日。若说是虚,则柏子仁丸、当归六黄汤服之而早已获效矣,何以服之而反甚耶?”
要知此汤虽属麻黄、细辛之发汗厉药,惟用桂枝、别直参以监制之,其中有不可言传之妙。盖盗汗已久,必毛孔不固,用桂枝、别直参者,一则助麻黄、细辛之力,将肾经之寒邪一扫而尽,再则俟寒邪去后而固闭其毛孔也,决无汗出不止之理,请安心服之,必有奇验。 经余一再申辩,始照方服之,孰料一剂而果愈。
后叶姓妇亦患是症,即照方与之亦一剂而愈。
足见对病发药,竟有意想不到之神效。虽内经早示通因通用之法,若医者不明脉理,断难识其病源,又何敢用此从治之法哉!故曰,欲知病源,必须究脉,脉理一明,病虽变化无穷而终不能诳惑吾心。(《治病法轨》)
按评:方书咸谓盗汗属阴虚,本案“盗汗如注”,王氏并未盲从,按脉左尺脉弦紧异常,断为“风寒两邪入于足少阴之证”,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桂枝、别直参以治之,内中含“麻黄、细辛之发汗厉药”,“似药不对症”,难怪患者“闻而骇异曰:我汗既如是之多,岂可再用麻黄细辛发汗之大药,毋乃汗出亡阳乎?”王氏细伸其理,“一剂而果愈”,实属佳案也。王氏“欲知病源,必须究脉”一语,堪称警句。
3、 麻辛附子汤治目突
余姚人陈某,初春患眼病,医生都给凉药,眼睛竟突出于眶外,疼痛难忍。某医诊两手脉沉微,认为是肝肾受凉,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当时汪姓医生说:“两眼突出,应是肝火逼迫的原因,怎么认为是寒证呢?” 医者说:“因脉沉微。”此病初起时疼痛,服了寒凉药之后,目反突出,便可知不是火证。 汪医又说:“因火太盛,用药太轻的缘故。” 医者说:“目痛的人都认为是火,不是因目突而认为是火。此证阴盛于下,格阳于上,阳不得降,所以目才疼痛。用寒凉药物复逼其阳,阳无去路,只有涌向于目,使目突了出来。仲景说过,少阴经伤寒,发热,咽痛,脉沉细,是因寒伤于肾,逼肾中之火飞越于上而使咽痛。今患者脉微目突,就是这个道理。此证再投寒凉药物,必将突出而裂。”于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仅服 2剂药就痊愈。(《岐黄用意——巧治疑难杂症》)
按评:目痛睛突,一般都认为是肝火引发,治以清热泻火之剂,似成套路。但某医以两手脉沉微,认作肝肾受凉,逼其阳气上浮所致,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仅服 2剂而愈,证明所论无误,别开门径。
编者看法,此症称之为太少两感证似更适宜,麻黄附子细辛汤也是温经散寒之剂。
4、今天讲的是张仲景的一个极其经典的方子,先给大家讲个案例,来说明此方的力道。
冬天的时候,寒潮一波接着一波,无数人患了外感。我沈阳老家一人到中年的兄弟,患外感,发烧,咳嗽,黄痰,口服了抗生素无效,找中医开了清热解毒的中药无效,迁延不愈。他自己说的:“以前感冒一两周一定好,这次都快一个月了,还没有好的迹象,再不行就去挂水了。”
来见我的时候,听他咳嗽的声音,充满了痰音,整个上呼吸道都是,他说每天必须猛烈咳嗽几阵,每一阵咳嗽,都是一定要咳嗽出若干口特别黄特别浓的痰块,然后呼吸道才轻松些。
看这位兄弟的神态,充满了疲惫,他自己形容整天困倦不堪,白天总是困,晚上还睡不好,脸色淡白,舌头胖大淡白有齿痕,脉数无力。
当时我就判断他此时正气不足是主因了,正因为正气很不足,所以外邪才潜藏入身体,除了流连体表,还直入肾经,缠绵不去,在中医里,这是“太少两感”之证,可以用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调理。这个时候,单纯用清热解表的中药是不行的,因为正虚才是主要矛盾。
于是我写了麻黄附子细辛汤,记得还加了点怀山药、干姜、生石膏和连翘、蒲公英。
然后他告诉我:只喝了一副,就恢复了七八成,又喝了两副,居然完全好了。再后来他特别打电话,向我说了很多的变化,他说喝了这个汤药之后,开始是浑身发紧,起了鸡皮疙瘩,然后是开始微微出汗,接着身体就开始恢复了。之前他是个很怕冷的人,冬天比其他人要多穿很多衣服,但是还是感觉“风无处不在”,比如捂得严严实实,才能出门,这种状态至少有十年以上了。他也看过中医,知道自己阳虚,可是吃了很多补肾的药,一点效果也没有。结果这次感冒好了以后,他发现自己不怕冷了,出门穿得和正常人一样了。 这些变化,令他欣喜若狂。我接着建议他,可以继续服用一点中医的滋补的方剂,做为善后调理。 其实,这些效果,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张仲景的经方,实在是精到,真的是奥妙无穷啊。
那到底什么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呢?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条文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我现在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方子是怎么回事儿,在什么情况下用------
这样的患者:a 一般情况下,首先是正气不足,最主要的,是肾气不足。其实有的时候看病没法儿细问,有时候问患者也不说,但是,我们必须心里要有数,很多时候,这样的患者也正是在房事过后,感受外寒才患病的。古代管这叫“夹色伤寒”等等,各种名称不一,但是核心都是讲在人的足少阴肾经最虚弱的时候,外邪乘虚而入,侵袭到了肾经,我们叫外邪直入少阴。而这个方子,也是古人用来治疗“夹色伤寒”的主方。 当然,也有平素各种消耗导致肾气不足,然后感受外寒的。
外寒来了,侵袭的是太阳经,这是身体最外表一层的防线;如果肾气虚馁(něi),外寒同时直中少阴这条身体最里面的防线,此时这种情况就叫做“太两少感”这个新概念。我所见到的太少两感的情况,有房事过后受寒的;有天气寒泠,去趟水受寒的等等。 记得有个朋友说他一直怕冷,肚子凉,打嗝,各种不适,已经好多年了,百药不效。 我聊天他问是怎么发病的?他说是大家出去旅游,走得浑身发热,然后景点有那种鱼缸,里面有很多小鱼,人说把脚放在里面,小鱼帮助你清除皮肤污垢。他看到这个好玩、凉快,就掏钱尝试。结果他把脚放进去以后,正好赶上一阵风吹过来,浑身立刻打了冷战,然后就觉得身体开始逐渐冰凉,不舒服,回酒店就开始发高烧,从此患上此病。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太少两感,走得很热,毛孔开张,然后外有冷风侵袭太阳经,足下有冷水侵袭少阴肾经。
有的中医说张仲景的六经,和经络的经没有关系。我觉得是有关系的,我遇到的很多太少两感的病例,就是足部受寒,然后发病的,这与足少阴肾经走行于足部是有关系的。 像那个足部做鱼疗的朋友,回到酒店就高烧,这就是张仲景讲的“始得之,反发热”,多数患者会发烧,但是也有的不会这么典型,正气特别不足的,只是会开始发点烧,然后就不会了。我开始讲的那个病例兄弟就是如此,尽管好像“感染”的情况挺严重了,后来也没有发烧,这是身体组织不起来抵抗了,所以,仲景讲的是“始得之”。 另外,张仲景说这样的患者会“脉沉”,其实我们只要理解属于是正气不足、肾气虚弱就可以了,特别是此时的脉是无力的。
而舌诊,张仲景没有讲,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后世的应用来总结------这种患者的舌象基本都是舌体胖大,舌质淡白的,不是那种很红的,而且往往会有齿痕。而舌苔基本是满布的,是薄白的,但是也有厚腻的,多数是白色的舌苔,偶尔也有微黄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指征,就是患者总是感觉很疲惫,白天总是精神不振奋,总想睡觉,张仲景说是:“但欲寐”。这样的人肾气不足,阳气不旺,因此白天无法振奋;实际上你让他睡,他还未必能睡得着,尤其是晚上;而且白天总想躺着,脑子里昏沉沉的。
有了这些指征,再加上患病之前受寒的经过,就可以判断这种太少两感之证了。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人体非常奇妙,像这种病症,如果没有药物帮助身体去解除外邪,很多患者的病情会持续很多年,一直没有改变,直到我们用对了药物,才霍然而解。这也是我一直觉得奇妙的地方。像我讲的这两例患者都是太少两感引起的后续状态持续了很多年者。
那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有什么神奇的呢? 这个方子里的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分别能升发阳气、温补阳气、通达阳气。麻黄----是散外寒的,可以解表,祛除太阳经外感之寒;而附子----是温里的,这味药非常神奇,是温阳的大药,做中医的,如果掌握不好附子这味药,可以说水平会永远不及格的。我在使用这味药的时候,往往会配上干姜,所以我使用此方一般会加九克的干姜。 而细辛----这味药,大家的解释是具有辛通的作用,可以增加麻黄和附子的散寒之性,我一直觉得细辛----是可以启动肾中阳气,祛除外邪的,总之这三味药配合,力大无穷。 正如张锡纯在讲伤寒方的时候说的:“故用附子以解里寒,用麻黄以解外寒,而复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既能助附子以解里寒,更能助麻黄以解外寒,俾其自太阳透入之寒,仍由太阳作汗而解,此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妙用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原方: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在一般中医多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减份量,大致一般用麻黄六克、细辛六克、附子九克。当然有火神派中医会增加份量,比如附子会用到很大的量,这是每位医生不同的心法,业余爱好者不要猛浪尝试。
对于普通人一般可以是这样的份量:麻黄三克、细辛三克,制附子九克。
关于使用:这里面的制附子是经过长时间炮制的,药性比较弱,毒性已经去除得很干净了,有的医生主张不必先熬了,我亦赞同。 如果再精细些,可以先熬麻黄,然后去掉水上的泡沫,再下其他药。
我给文章开头的那个兄弟用的份量,也就是这样的份量,麻黄和附子都只用了三克,没有多用,加上了三十克的怀山药,用来辅助正气,加干姜九克,用来辅助制附子温阳。然后加上生石膏连翘诸药,是因为这个患者寒热并存,仍有少许热邪。
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子虽然仅仅三味药,但是张仲景提供的是思路,只要是符合这个汤证的患者,用了以后皆立杆见影,会有改天换日的效果,经方的魅力,可见一斑。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平日消耗很多,所以肾阳不足的人有很多,这样的人如果受寒,很容易出现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且并不是仅仅表现为外感病,还有很多杂病也与此相关,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中医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加上各种药物来辅助,临床效果也非常好。
有人这样评价说这个方子是经方中的经方,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份。可惜的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此方,不敢轻易使用,所以使得一些可以轻易解除的疾病陈年累计变成老病,也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有时间我们一定多多讲讲这个方子,让大家从更多的方面来了解此方!
《伤寒论》里面的经典方剂,是中医宝库里面最璀璨的明珠,真希望这些财富被我们后世能好好继承下来,让它们为解除老百姓的病痛发挥更大的作用。
曾经有朋友问我,现在日本人把张仲景的这些方子都注册下来,做出成药,卖向全世界,占领了市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我的回答是:张仲景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是为了造福世人的,如果我们不做,而是由日本人做了,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我们应该觉得耻辱,对不起祖宗,我们没有做好。但是,别人做了,我们也要鼓掌,为了人类的健康而鼓掌。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之少阴篇。伤寒病传变至少阴,病位在心、肾两脏。少阴病有寒化和热化两端。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其方为: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麻黄附子细辛汤,以附子为君,温阳固本;细辛辛热散寒;麻黄辛温发汗,驱邪外出。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少阴病之寒证第一方也。此方药味虽少,但温阳解表力宏,是著名的方剂之一。近代医家对此方的应用更有所发挥。 文献报道,本方对寒痹、面瘫、低血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颤并发循环障碍、高原综合征、嗜睡、失音等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介绍使用体会
笔者亦常用此方治疗阳虚外感、风邪入脑头痛、风寒暴瘖,以及色寒症(伤寒“太少两感”症)、手少阴本经脉病等,也收到较好疗效。现在介绍如下:
1、风寒暴瘖
因感受寒厉之邪,突然失音,咽喉剧痛,吞咽不利者,多称为急喉痹。本证与风热急喉痹相似,所不同者在于,患者形寒脉紧,舌淡苔白,口中和,小便清长,大便不实或溏。
处方如下:麻黄6g,炮附子9g,北细辛5g,人参叶9g,生姜9g,水煎温服。服时逐口慢呷,常收奇效。按:方中人参叶,苦、甘而寒。入肺、胃经。《纲目拾遗》谓其“补中带表”。对各种失音均有明显疗效。笔者用上方治愈多例风寒失音病人。一般而言,对阳虚而风寒重者效果更佳。
2、风邪入脑头痛
中医古籍中在介绍头痛一证时,有言风邪入脑者。如《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就有风入脑髓之说。据笔者临床观察,这类头痛患者,常以后脑为甚。有时连及巅顶,痛较剧烈。常因外感风邪,或因劳倦而发作。
多呈慢性经过,且反复难愈为其特征。与现代医学之神经性头痛(如枕神经痛)比较接近。发作时常有疲乏,烦躁呻吟,出冷汗,恶寒,面色苍白,以手抱头,或用毛巾包札。有的还有周期性发作,普通药物常难以奏效。
处方如下:麻黄9g,细辛5g,炮附子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制南星10g,川芎10g,全蝎5g,老葱头5个(或葱白代之),水煎服。可对入黄酒一小杯。对特别顽固的病人,可加麝香0.1g吞服。按:上方依法制成散剂久服,可作巩固治疗。高血压病人上方慎用。
3、色寒证
民间又称马上风、房内风。是一种因性行为引起的以腹痛为主证的急性疾病。一般医籍,包括《中国医学大辞典》均未见记载。 目前尚未有统一病名。名老中医冷方南先生在一篇医话里称之为伤寒“两感”症。并介绍了四个病例。此病因在房事时感受风寒,邪气直中少、厥两阴经脉而致病,男女均有。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下腹部痉挛性剧痛,下腹部坚急拒按,形寒肢厥。或伴有发热。
面色晦黯或苍白。严重者全身颤憟,口唇指甲青紫。脉多弦急或沉紧。舌苔淡白或紫暗。
因为此病危急凶险,常被作为急腹症处理。冷方南先生介绍的四例中,除了一例及时就诊外,有两例被误诊为急腹症。一例误诊为尿路感染。此病在诊断上,他强调除了要特别注意发病史外,还重点指出,有无阴中内抽感,这对此病的确诊十分重要。他同时指出,除了房事,手淫也同样可以发生此证,所介绍的四例中就有此一例。
笔者在多年的临证中也经治过一些色寒证病者。今列举两例如下
例1、 黄某,男,60岁,东山人,1984年夏诊。午夜突然腹部剧痛,自服成药无效,清晨而请出诊。病者恶寒,下腹挛急疼痛拒按。自觉阴茎酸楚,并向腹部引痛。肠鸣减弱,但无腹泻、呕吐,小便较短赤,但不热痛。
阑尾区也未找出压痛点。脉弦紧。舌淡白。因未发现急腹症特征,余沉思片刻,告予先肌注罗痛定止痛后再作观察。病人不同意,并摒退围观的亲属。然后对吾耳语曰:病起昨夜房事之后,非为它故,愿以中药求治。
余始恍然而悟。对曰:可也。遂拟处方如下:麻黄9g, 炮黑附15g, 北细辛5g, 川楝9g, 桂枝尖15g, 葱白15g, 急煎服。另用葱白一斤,分成两半。轮换加酒炒热,熨下腹部,凉即易之。并嘱忌进生冷食品,注意保暖。并饮热粥辅之。至是日中午,痛即缓解,再剂而愈。
按:本例病人为余临证以来所见首例色寒证病者。因对病史了解不详,险致误治。据笔者老师介绍,本病并非绝无仅有,因误治致死者亦有之。惜历来方书及现行教材未见记述。
例2、 杜某某,女,30余岁, 1990年秋诊。深秋之夜,凌晨约2点,与笔者同住一栋宿舍之李某,突叩门请出诊。云其妻突患腹痛甚剧,经服药不见好转。患者面色苍白,神疲倦卧,全身颤憟,下腹部坚急、疼痛,四肢逆冷。无呕吐及腹泻。脉弦紧。舌淡苔白。问其阴中是否抽痛,曰:然。余遂了解其丈夫,是否病起在房事之后,证实无误;
后乃处下方:麻黄9g, 炮附子15g, 辽细辛5g, 炒小茴9g, 桂枝15g, 生姜15g, 葱白15g, 因患者自己开有中药店,嘱其急急取药煎服。并嘱注意休息和保暖,忌食生冷食物。至当日上午痛止,两剂而愈。
按:本证的治疗,在民间也有些土方法,但疗效难以确定。中药的治疗,原则上以温经散寒为主。但应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加减。
如厥阴寒盛,阴冷囊缩,青筋显露者----应加吴朱萸、炒小茴。
胀急者----加台乌、香附。
小便短赤者----可加木通、橘核。
外寒内实,舌苔黄而便秘,有阳明腑证者----加大黄,也即大黄附子汤之意。
再则,凡遇此证,加入桂枝、葱白、生姜以通阳透表,都是适宜的。
手少阴本经病 据有关文献记载,其表现为:“目黄,胁痛,上肢内侧后缘疼痛,发冷,手掌热而痛。”笔者曾治疗一例男性56岁病人,因左上肢疼痛三月余求治。患者痛处在左侧乳头周围及腋下极泉穴,沿左手内侧缘至手小指及无名指处疼痛。
基本符合手少阴心经的走向。患者自觉经脉所经过处有肿胀发热麻木感,痛时伴有胸闷心烦,患肢抬高时则疼痛稍可减轻,多方治疗未愈。 患者除偶有胸闷外,素来自觉身体壮健。脉沉紧,舌苔稍黄腻。心电图检查报告为心肌劳损。
处方如下:麻黄9g,炮附子12g,北细辛5g,琥珀6g,苦参6g,血竭3g 研冲),五剂。服完上方,病况明显减轻。连服十五剂,疼痛基本告愈。
按:现代医学也介绍过,典型的心绞痛病人,疼痛可从心前区放射至左上肢内侧,直至无名指及小指末端。这与左侧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基本相符。笔者认为这应该属于一种经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