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一)

若非游学杭州,我决然难有机会到达龙井茶的故乡龙井村。若非到达龙井村,我决然不会在龙井茶的产地亲品龙井茶。

驻地的周边,其实已经充满了龙井茶的气息。出门左转,就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民间商业街。两侧疏密有致的商铺,无一不销售龙井茶。出门右转,更有一个硕大的“龙井茶市”,里面的店铺更是周密。这些店铺迎合买家需求,要包装有包装,要散装有散装。就连价格上,也划分了好多档次。总有一款,足以满足你的设想。

然而,面对热情有度的商家,我反而有些胆怯。倒不是此情此景让我想起类似“在西藏千万不要买银器和风干牛肉”的忠告,也不是舍不得钱,反而是生怕自己不小心流露出“不识货”的真相。

万幸,驻地距离龙井村,仅仅十余里,几乎算是近在咫尺。此等天时地利,岂容错失?闲暇之余,果断前往。

沿山向上,穿过密布林荫。但见道路蜿蜒、鸟声上下。很快,古村落就出现在眼前。

此地位于西湖西南,四面群山环抱,地势北高南低。村内常住人口约八百多人,拥有近八百亩的高山茶园,从山脚住居周边一直铺展到山顶,层叠不绝。

村子西北面,有北高峰、狮子峰、天竺峰,连绵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村子南面为九溪,溪谷深广,直通钱塘江。春夏之交,东南风涌入山谷。此地藏风聚气,优势天然,适宜龙井茶生长,得天独厚。

此地较之于山下铺面,商机更甚。叫卖之声,此起彼伏。

却有一老太,用十分标准的普通话招呼我们:“是想看茶园吗?我家住这,我可以带你们去看。”

我仔细打量,老人家七十开外,眉目慈善,衣着整洁,身体硬朗,眼神清澈。和那些只顾推销茶叶的路边商贩,判若两人。

虽然我们能大体猜测到老人的意图,但并未滋生抵制之念。有如此勤苦的老人,顺手照顾一下也好。

老人堪比专职导游,普通话十分标准,典故故事,娓娓道来。

据说,在清顺治七年,林姓迁入龙井村,随后各姓氏陆续入村定居。当时,此地满山遍野生长白藤和其他灌木,定居者便确定村名“白藤山”。一直延续至清乾隆三十五年,本村林姓五世祖首创修族谱,才记载有“龙井村”之名。

村子的得名,源于一眼泉水。泉水自古就有,在林姓迁入后,发现泉水川流不息,又清又香,甘甜悠长。于是,用石头雕刻一个龙头置于泉口,让泉水从龙口喷出,永不停流。后来,有风水先生路过此泉,饮其泉水,觉得很神奇,就建议村人筑井储水饮用。于是村民在此筑井,此井就命名为龙井。

这个村,先是有泉有龙,然后有龙有井,继而有井有村。现如今,全村有姓氏十四个,以吴、蒋、林、杨四姓最多,达到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狮子峰脚下,有石头牌坊一座,上刻四个大字“十里琅珰”。

我对字面意思大惑不解。老人介绍说,沿此路向上,翻山过岭,有十里山路,为古道。所经历的山岭,名为琅珰岭,纵贯天竺山东、龙井村西、梅家坞村东北。

这段山路,是古时挑担货郎摸索出的一条近路,可从钱塘江边直达龙井、灵隐。这绵延十里的山路上,布满了货郎担子上“丁零当啷”之声,故称十里琅珰。这是西湖群山中最高、最长的山岭,平均海拔在二百米以上,视野开阔,澄静明秀。一路观望,只是峰峦叠秀,千姿百态、心旷神怡。

龙井茶的驰名,离不开乾隆皇帝。处于山腰,围墙中的“御茶园”就是证明。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其中一次,到达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视察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

次日,乾隆皇帝发现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树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起来。刚采一把,忽然身边工作人员急报:“太后生病,需急速回京。”乾隆皇帝着急之间,随手将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果断赶回京城。

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摄入过多,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无大病。皇帝近前时,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

皇帝也觉得奇怪。随手一摸,却是口袋中杭州狮峰山的那把茶叶,已经干了,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太后想尝尝茶叶味道,宫女将茶泡好,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后,双眼顿时舒适,红肿消退,食欲上升。太后高兴地赞誉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

乾隆皇帝马上传旨,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十八棵御茶”保存至今。此地有专人守护,进入参观,需收取门票若干。

看完景色,听完故事,老人带我们下山。我们随老人前往家中饮茶。

到家中一看,却是三层小洋楼,整洁别致。家中产茶工具设施,一应俱全。

老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分茶园,固定份额至今。她家中获得三亩余。所产茶叶,完全自采、自造、自销。

说话的当口,茶叶已经沏好。但见青绿的茶叶,在温水中浮沉,碧色可爱。嗅之,清香不已。观之,烟云浸染。尝之,甘润可口。

我从未饮用过如此优质的茶水。三泡之后,忍不住效法古人“吃茶”,将茶叶啖之而后快。一时间,口舌生香,大快朵颐。

临行,果断买了些许茶叶。售价极为便宜,仅三十元一两。岳父喜茶,必须带点回去。

回望龙井村,只见茶陇起伏绵延,村庄烟气萦绕。弹指挥手间,直是不忍归去。

(0)

相关推荐

  • 独钟龙井茶

    "陈师傅,明前龙井茶到货了吗?"我问陈师傅."到货了,到货了,你们等一会儿.明前龙井茶昨天刚到货,你们来得正巧."陈师傅很快从一个方形的铁皮箱内拿出两包茶叶递给 ...

  • 千载茶韵 问道龙井 陈鼎

    . 千载茶韵   问道龙井    陈鼎 .      杭州,三月.春日的阳光洒在一排排茶树上,也洒在郑顺高的草帽上.郑顺高行走在修剪齐整的茶树间,一只手扶着腰上系着的竹背篓,另一只手在身前的茶树上游走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二)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一) 二 观赏杭州西湖周边的群山,凡有空余土地处,哪怕是陡峭的坡地,无一不是茶园.然而,西湖的种茶历史到底起源于何代,历来就有多种说法.从中选择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概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三)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一)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二) 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等级.这种规律扩张到自然界,就连茶叶也不例外. 享誉中外的龙井茶,竟然有几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四)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一)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二)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龙井问茶(之三) 四 茶,应该是属于饮品,而不是饮料.也就是说,茶的基本功用,并不是为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一)

    一 因为行程的特殊安排,抵达杭州的时间,已经是深夜十二点. 下榻的住所,名为"灵隐宾馆".起初我不以为意,认为只不过是商家的噱头而已.天亮后,探视周遭,我惊异了,竟然就在灵隐寺的大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二)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一) 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经历了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江南文化中心之一的杭州,取得真正大发展,实际上是在唐朝.大唐退出历史舞台后,是战乱频发的五代时期.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三)

    既往精彩在此,猛击可见--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一)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二) 三 飞来峰在绿树的遮掩中,让人无法见识真正面目. 穿梭于山洞之间,漫步于石阶之上,瞻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四)

    既往精彩在此,猛击可见--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一)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二)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三) 四 公元一千一百二十七年,即北宋靖康二年 ...

  • (启书有益)史记林清玄传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史记林清玄传 林府清玄者,籍贯神州台湾省高雄旗山. 昔癸巳岁二月,清玄生,笑而坠地.其父甚异之,以为怪,遂赐名"清怪",族内行十二. 入籍际,里正谏曰:&qu ...

  • (启书有益)史记•蜀西凉山火难英烈蒋飞飞传

    史记-蜀西凉山火难英烈蒋飞飞传 史记·蜀西凉山火难英烈蒋飞飞传 蒋府飞飞,籍贯果州胜观.为世承布衣蒋父天贵.郑母维玉之次子.少小品学优异,志在报国.及年长,擢国防生,入京师林业学府进课,主修政法.学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