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脱贫记
□刘洪建
十五,与共和国同岁,淮阴故城码头和尚庄人氏。许是正月初五出生,故得其名。
他是庄人公认的酒神
十五好酒,一日三餐,饭可不吃,但酒不可不喝。庄人每每见之,多半会被他拉去插呱,并被以“孔乙已”式的提问,其无非是“酒有几种喝法、喝酒从未输过”等炫耀之辞。事实是,在整个庄子上还真找不出酒量比他大的人。曾有邻庄好酒者不服,三五成群,你拎着酒,我拎着菜,一起到十五家“打平伙”,轮流与他较量,结果全部铩羽而归。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喝败他的只有他自己。因为“酒精”考验,什么酒他只要闻一下,嗅嗅鼻,就能准确的说出酒的牌子;喝一口,咂咂嘴,就能无误的道出酒的年份。
他是干部眼中的烂泥。
因为喝酒,十五气死了老爹,打跑了媳妇,家中亲友也多半跟他断绝了来往,他长年与瞎眼的老娘相依为命。也因为喝酒,不务正业,导致家中一贫如洗,就连喝酒的钱都是死皮赖脸从村里要来的,村干部怕他耍泼闹事,就隔三差五的供着他喝酒,是庄人公认的第一贫困户。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刚提扶贫工作开始,桃园村连续几届村支部都将十五脱贫视为“拨钉工程”。为了帮助他脱贫,增加可以维系的收入,有的村干部跑到五十里开外的集市,给他买来花生良种,让他种花生增加收入,结果不出一个月,小半袋颗粒饱满、披着紫皮外衣的良种;全做了他的下酒菜;有的干部北上丁集给他买来两对种鸽,想让他养鸽致富,当天晚上就进了他的肚子,稍有区别的是,十五还有点良心,没吃独食,知道与老娘一起分享鸽肉;几位村干部筹了一些钱,进城给他买了辆人力三轮车,希望他每天进城载客挣些家用钱,第二天他倒是进了城,结果拎了几瓶酒坐着三轮车回来了,至于他骑走的三轮车则被他当成了酒钱。
十五产生脱贫的想法,缘于千禧年前后当地乡村优化布局的一场际会,原来的桃园村与西边的村子合并,新的村部搬到了隔壁村子,他去一趟村部,走个来回将近两个小时,比合并前多走了很多路,他觉着累,就不太愿意去叨扰村里的干部。只是生活还得继续,当然喝酒也要继续,偶尔庄人也能见着他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懒人种懒地,收成自然比不过别人,勉强混口半饥不饱的饭吃。逢年过节,村里组里也会想着他,带来些钱物供他家用。
过了二三年,眼瞅着老娘就要八十了,十五也要面子,更怕别人戳他脊梁骨说他不孝。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请村里赞助,在场院里摆上几桌热热闹闹地为老娘庆生。最后,大队惹他不起,由集体出钱出力为他老娘操持寿筵,也还算顺利地把生日宴给办了。
筵罢,在邻县酒厂管后勤的老表多喝了两口,不顾情面劈头盖脑的数落起十五,说他枉为人子,害得自己的姑妈过着“囫囵”日子,说到气愤处,抬脚要揣他。
只是气归气,终究是自家亲戚,“打断骨头连着筋”,有条件的还是得帮衬帮衬。
“眼下就有个机会”,老表跟十五说道。
原来,老表所在的酒厂准备开发新品牌,差个品酒的,觉得十五能胜任,就向厂领导推荐了,这也是他这次来的另一个目的。
十五心想,这工作感情好啊,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样,一定要珍惜机会,把它干好。
次日一大早,托邻居照顾几天老娘,十五就坐着老表的二八大杠,几十年来头回出了趟远门。
事实证明,十五这么多年的酒没有白喝,到老表厂里面试的时候,厂领导很满意,当场就聘下了他,厂长还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好好干,听说你是酒神,只要不耽误工作,我们这里酒管饱,待遇也绝对让你满意。”
至此,戴在十五头上几十年的贫困帽子算是摘掉了。
后来,十五将他娘也接了过去,住在厂里分配的宿舍里,一边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一边侍奉着老娘。
又过了几年,退休后的十五开着令庄人羡慕的小汽车,载着老娘又回到了村里,他将原先的土坯房拆掉,盖了带院子的两层小楼,种种花,养养鸡,倒也惬意,只是一点,喝了大半辈子的酒,戒了。
作者简介:
刘洪建,男,生于辛酉,淮阴故城码头人氏,非著名业余文学爱好者。少时发愤,攻读于乡里,刚及束发,尝考秀才,未遂。后因家道清贫,漂泊蜀南学艺。四年后,学成归来,先后辗转多家主顾,靠手艺营生。今虽一事无成,却好读书,闲余常不自量,瞎写鬼画,运气好时,拙作偶见报端,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