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历史简介】隋朝是怎么建立怎么灭亡的 隋朝历史大事年表

  【隋朝历史简介


  隋朝 581~618年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统一的开始。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自西晋末年以来,南北分裂近300年的历史,是由隋朝的统一而完成的。隋朝的统一,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中外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南北合流。但隋炀帝的暴政使这个本来可以长治久安的政权很快瓦解。611年,各地农民相继起义,隋朝土崩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杀,隋朝灭亡。隋朝历2帝,共38年。

  隋文帝统治时期和隋炀帝统治前期,隋朝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的改革。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并首创了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使寒族人士有了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从隋朝起,公卿出身于寒士的史不绝书,有利于扩大并加强统治基础。隋朝沿袭北魏的均田制和北周的府兵制,并进行了改革,这对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十分有利的。

  隋朝与800年前的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仅38年。父亲杨坚创业,儿子杨广便成了亡国之君。隋朝的历史与秦朝有许多相似之处:两朝都是大统一的开始,秦汉大统一和隋唐大统一;两朝都是二世而终,且父亲创业,次子篡位亡国;亡国的原因都有相同之处,“仁义不施”,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旧王朝。隋末农民大起义彻底摧毁了隋王朝,从而为一个能对历史作出重大贡献的新王朝的诞生扫清了道路,而这一点又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作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上一些农民大起义,大都起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杨坚

窦建德

  科举制的发展与演变

  科举制度是指官府经过定期的科目考试,根据成绩的优劣来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它和以前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凡普通的读书人均有参加官府考试,从而被选拔做官的机会,这就使封建王朝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官员。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一般认为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为标志。

  科举制度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世官制的瓦解选拔官吏便成为需要,选拔的途径也多起来。多数情况是有才能的士通过游说、上书和自荐获得官职,也有根据对国家的贡献大小来选拔,再有是郡县长官在一年一度的“上计”时向国君推荐。当然,春秋战国时出现的这些选拔官员的方法,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实行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但前者受郡国长官的意志的影响,后者为门阀世族所控制,对中小地主阶层进入仕途有所限制,也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并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科举制度的创建及演变

  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吸收汉朝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这种不问出身门第,无须州郡推荐,由朝廷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才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真正开始。科举制自隋朝创立,经历了发展、衰落和灭亡几个阶段,并促进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598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以志性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荐举人才到中央参加科举考试,隋炀帝时又创设进士科,这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始。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并使科举制逐渐完善,使我国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唐朝科举制度分制科和常科两种取士方法。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以待“非常之才”。应试者可以是现任官吏,也可以是常科及第者,还可以是庶民百姓。考试内容唐初仅考策问,唐玄宗时加诗赋。制科考试有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合格后有朝廷直接授予官职。但在士人眼中,往往视为非正途出身,不予重视。常科则先由吏部后改为礼部主持,每年定期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应试者最多。因诸科之中进士科难度最大,往往是百人中取一、二名,故唐朝进士科特别受士人重视。进士科考试合格者称为“及第”,“及第者”在曲江池参加庆祝宴会,荣盛之极,以致当时进士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即京师和州县学馆学生送尚书省应试者;一是乡贡,即非学馆出身,先经州县初考及第,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唐朝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唐太宗时扩大国学的规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在唐朝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宋朝对科举制做了不少改革。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廷及第后,可直接授官。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第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改称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宋朝科举制基本上仍分制科和常科。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元朝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并分别登榜。同唐朝截然相反,元朝科举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经义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四书》中选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我国古代科举史上以朱熹的《四书集注》考试,是从元朝开始的。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明清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与科举考试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明清时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为中央一级学校,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监生因来源不同,有贡监、荫监、举监等名目。府、州、县、卫设立的学校称为郡县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的,通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这是仕途的起点。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简称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院试合格后才能称生员。考试程序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考生应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录取后再参加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支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逢丑、辰、未、戌年的三月举行。会试录取者称贡士或进士,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的同年四月二十一日举行。凡贡士均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一甲3人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为“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一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明清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变化是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乡试和会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生答题有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规定一篇文章在开始的破题、承题之后,必须有起讲、领题(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在提比、中比、后比、束比的每一部分必须有两股两相排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这种严格的文体又称八股文。即“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

  科举制的确立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选拔官吏。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是选拔人才的重大改革,它把荐举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联系起来,这就使庶族人士甚至寒门子弟有了做官的机会,从而打破了门阀大族垄断做官的局面,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采取公开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使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较之以地位、权势任命官职是一个进步。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增强了政府效率,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愈显明显。由于明清时期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形式的死记硬背,一切有用的知识都不涉及,把读书人的思想禁锢在孔孟之道之中,不但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而且束缚学术思想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既有其辉煌促进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有它禁锢人的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衰落时期,最终被学校教育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古代的先进与中国近代的落伍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制度决定的,但科举制在这一过程中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隋文帝杨坚


  杨坚建立隋朝

  隋朝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的开始。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后周皇太后杨氏之父,周静帝的外祖父。其父杨忠,在西魏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时杨忠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隋国公。后来,杨坚继承了父爵隋国公。578年,周武帝死去,太子赟即位,即宣帝,因杨坚是皇后的父亲,升为上柱国、大司马,掌握军权。580年,宣帝死,把皇位传给8岁的儿子宇文阐,即静帝。静帝年幼,大权落到皇太后杨氏之父杨坚之手,杨坚总揽军政大权。杨坚执政后,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怕周王室诸王发动兵变,以千金公主(赵王宇文招女)要嫁突厥为借口,征赵、陈、越、代、滕诸王入朝,防止他们反抗。这时反对杨坚的地方势力,相州(今河北临漳西南)总管尉迟迥发动了武装反抗。陨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杨坚派韦孝宽率大军进攻相州,并派王谊、梁睿分别进攻陨、益两州。三处反抗武装很快被击破。尉迟迥兵败自杀,司马消难逃到陈,王谦也被杀死。杨坚的这一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接着,杨坚以各种借口先后杀死北周宗室毕王宇文贤、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尽灭宇文氏,在朝廷排斥了一切敌对势力。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了隋王朝,建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从此,隋文帝便以汉人天子取代了长期统治中国北方的胡人政权。587年,隋朝灭江陵的傀儡政权后梁,扫除了向江南进军的障碍。588年,隋文帝派杨广率51万大军,分兵8路向陈发动总攻。589年正月,隋将韩擒虎、贺若弼分别率军渡江,攻下建康,俘陈后主及王公大臣,陈朝灭亡。东汉末年以来,延续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终于以隋文帝统一中国而结束,全国复归于统一。

  隋文帝改革

  隋文帝的改革是隋朝强盛保障。首先,改革政治制度,以加强中央权力。在中央机构对两汉以来中央官职作了一次大综合,建立了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三省(原称中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关,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长官是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关,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长官是纳言;尚书省是处理日常事务的机关,尚书省设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三省共同担负秦汉时丞相的职责,以避免丞相权力过大,皇权旁落。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民部、刑部、工部六部。三省六部制从此确立起来,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深远。地方官职改革主要是把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废除郡一级,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裁汰了一批冗官,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州、县属吏任用方面,废除秦汉以来地方官就地自聘属僚的制度,又规定州、县官员要3年一换,不得重任,不得使用本地人。以防止地方政权为豪强把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次,整顿吏治。隋文帝经常派使考察地方官吏,褒奖良能,惩处贪污。对澄清吏治,减轻人民痛苦起了一定的作用。再次,矫正北周末“用法深重”、“诛杀无度”的弊政,隋文帝先后两次修订律法。修订成的新律就是《开皇律》。《开皇律》比前代法律相比,有了不少进步。不仅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而且还准许有冤者上诉。废除死罪81条,流罪154条,徒杖等罪1000多条。《开皇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的立法原则,在中国法律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另外,改革府兵制度。西魏建立府兵制时,士兵都是鲜卑人。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制度也逐渐发生变化。北周时府兵打破了民族界限,但依然“兵农各籍”。隋文帝时府兵“始一寓之于农”。这不仅使府兵的民族意义完全消失,并使大批劳动力投入生产,对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隋文帝的各项改革措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社会经济,使隋朝很快富强起来。史称隋文帝统治时期为“开皇之治”。

  【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科举制

  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是我国选拔官员的一场伟大变革。我国选拔官员的制度,在春秋战国以前都是贵族世袭制。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实行察举、征辟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但前者受郡国长官的意志影响,后者为门阀世族所控制,对中小地主阶层进入仕途有所限制,也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并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吸收汉朝察举制的某些合理因素,采取朝廷公开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规定每州每年荐举3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等科考试。598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以志性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荐举人才到中央参加科举考试。隋炀帝时又创设进士科,这种不问出身门第,由朝廷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真正开始。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是选拔人才的重大改革,它把荐举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联系起来,这就使庶族人士,甚至寒门子弟有了做官的机会,从此便打破了门阀大族垄断做官的局面,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增强了政府效率,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大索貌阅输籍之法

  “大索貌阅”是隋文帝为了增加赋役来源,检查整顿户口的政策。南北朝以来,户口隐瞒情况很严重。农民为了逃避赋税徭役,或虚报年龄,或依附豪强做佃农,完全脱离国家户籍,使户籍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现象大大减少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和赋税来源,削弱了国家经济力量,并且增强了各地豪强大族的势力。隋朝建立后,乃严厉检查户口。585年,隋文帝令各州县“大索貌阅”,根据年龄和面貌,详细检查户口,发现隐瞒不实的情况,里正党长都要办罪。这次检查户口的结果,得到44万余丁,164万余口。

  “输籍之法”是隋文帝增加政府纳税人口整顿户口的政策。由政府规定各级民户所应负担的赋税徭役数目,并且从轻定额,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榨取量,再由政府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过去依附豪强的农民,觉得做政府的编户比做豪强的属民所受的剥削为轻,于是都纷纷向地方政府报出自己的户口,向政府纳税服役。这样,大量隐漏户口检查出来,使政府掌握的纳税户口大为增加,加强了政府的经济力量,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

  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隋炀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沟通南北交通,同时也为了个人的巡游享乐,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渠道,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分为四段:北段从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到洛阳,名为永济渠。引沁水南到黄河,北到涿郡。中段自洛阳到山阳(今江苏淮安),名为通济渠。从洛阳西引谷、洛二水到黄河,再从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入汴水、泗水,最后到淮水。又从山阳起,再疏导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南达江都(今江苏扬州)。南段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称为江南河。这是一条水面宽30至70米的南北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5000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的成就。隋朝大运河对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开通都起了很大作用。

  【暴君隋炀帝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的次子,历史上著名的暴君。隋炀帝在未即位之前,特别矫饰自己的言行,表面上装作不近女色。伪装仁孝俭约,又虚情假意地讨得父母的欢心。便与杨素等人阴谋夺取太子位。600年,隋文帝废除太子杨勇,杨广夺取了皇太子的宝座。604年7月,杨广派亲信张衡杀害了患重病的隋文帝,又派人杀死杨勇,自己登上皇位。隋炀帝以登上皇帝的宝座,就开始了穷奢极欲,纵情声色的腐化生活,任意搜刮和奴役人民。首先,征发重役。为了修建东都洛阳、大运河、长城,每年征发300多万人,10余年征发的徭役在1000万次人以上,平均每户就役使1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相。其次,隋炀帝为了炫耀自己的显赫地位,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大肆挥霍,浪费难以数计的人力和财力。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派人到洛阳东市交易,隋炀帝就命令盛设帷帐,珍货充积,胡客过酒食店,悉令醉饱而散,不给钱。隋炀帝就是这样把民脂民膏大肆挥霍,致使人民负担急剧加重,阶级矛盾很快激化。再次,纵情声色,生活糜烂。尽管两京及江都,苑囿亭殿虽多,但还是到处修宫殿,以供自己游乐。至于隋炀帝的贪恋声色糜烂生活,一直到他在江都面临末日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收敛。隋炀帝的暴政致使人民无以为生,许多人为了逃避兵役和徭役,把自己的手或足砍掉,称之为“福手”“福足”。为进攻高丽在东莱海口造船300艘,工匠被迫站在水中昼夜劳动,腰以下溃烂生蛆,死亡十之三四。以致“百姓困穷,财力具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相聚为群盗”。劳动人民为了不被冻饿而死,只有相聚起义,造反求生了。

  频繁巡游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最喜欢巡游的皇帝,在位的大部分时间是消磨在巡游中。他的巡游,一方面是向少数民族和邻国炫耀势力,一方面是向全国人民示威。曾三游江都。605年8月,从洛阳出发乘龙舟第一次游江都(今扬州),第二年4月才回到洛阳。610年,第二次游江都。616年,隋炀帝第三次游江都,由于农民起义爆发,他再也回不到两京,直到618年在江都被绞死为止。每次巡游,都兴师动众,有后妃宫女及禁卫军10余万人随从。特别是第一次巡游,他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首尾相接,长达200余里,凡经过州县,500里内都要贡献食物。除三游江都外,还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隋炀帝在位14年,总共居京的时间不到一年,直到618年被杀还在江都。每次出游都大肆营造离宫,“所有供须,皆仰州县”。按照州县官吏贡献的多少,加以奖罚,“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因此官吏都拼命地剥削劳动人民,借贡献以饱私囊,无不“家累千金”,而广大人民却遭到“逆折十年之租”的惨祸。人民苦不堪言。

  征伐高丽

  征伐高丽是隋炀帝穷兵黩武的军事行为。598年,高丽王高元兴兵进攻中国的辽西,隋文帝发动大规模的反击,派兵30万攻打高丽,最后由于隋军作战失败,高丽王也请和,隋文帝借此罢兵,这次冲突就结束了。隋炀帝即位后,借口高丽王高元不肯入朝,连续三次大举进攻高丽。第一次在612年,由涿郡出军,这次出军的规模很大,共分为24军,军队总数113万余人,号称200万。每日出发一军,每军相去40里,全军出发了40天,队伍长达千余里。运输粮饷器械的民夫约有200多万。但这次战争的结果却是大败,计有30.5万人渡过鸭绿江,生还者仅有2700人。第二次进攻高丽在613年,这一次战争无结果,因为国内发生大贵族杨玄感反隋事件,隋炀帝匆忙从高丽前线撤军而归。第三次进攻高丽在614年,此时国内农民起义已如火如荼,这次战争以与高丽和谈结束。隋炀帝三次征伐高丽,劳民伤财,损兵折将,是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起义


  王薄起义

  王薄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王薄是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人,611年,王薄首先率领一支队伍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发动起义。为了号召群众参加起义军,他自称“知世郎”,取世事可知,隋朝必亡的意思。他还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和鼓励农民拒绝参加进攻高丽。这首歌表现出人民反对攻打高丽和反抗隋朝统治的决心,也表现出起义者的英雄气概。一时逃避徭役、兵役的农民多来归附,点燃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星星之火。与王薄起义的同时,翟让也在瓦岗寨发动起义。孙安祖在高鸡泊(今河北故城东北),张金称在河曲(今山东惠民),高士达在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也先后起义,星星之火,迅速演变成了燎原之势,黄河下游一带农民很快响应长白山起义。

  杨玄感起义

  杨玄感起义是隋朝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杨玄感是大贵族杨素之子。杨玄感因其父之功为柱国、礼部尚书。他早有反意,只是时机未到。613年6月,隋炀帝二征高丽,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督运粮草。他看到隋炀帝倒行逆施,农民遍地起义,认为有机可乘,遂起兵反隋。李密自长安应召来到,成为谋主。杨玄感打出“救民”的旗号,声言“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以笼络人心。在杨玄感起义的影响下,7月,刘进元在余杭拥众数万,响应杨玄感。杨玄感起义隋朝达官子弟纷纷参加,贵族官僚子弟如观王杨雄子恭道、韩擒虎子世谔等40多人来到军中,光禄大夫赵元淑、兵部侍郎斛斯政等也与他通谋,这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大分裂。杨玄感举兵南下,围攻东都洛阳,这支起义军在1个月内发展到10多万。不料东都洛阳防守坚固,急切攻不下来。隋炀帝急忙从高丽前线回师,镇压杨玄感,杨玄感腹背受敌,被迫西撤,8月兵败而死,起义失败。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却给隋朝政权一个沉重的打击,并推动了农民起义的进一步发展。

  中原瓦岗军

  中原瓦岗军是隋末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611年,翟让率领一支起义军在今河南滑县南瓦岗寨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勣(李勣)也前往参加。他们专门拦截运河里官府和富商的财物。于是资财充足,兵威大振,发展到1万多人。616年,曾帮助杨玄感起义失败的贵族李密,也投奔到瓦岗寨。李密较有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李密主张攻取隋朝的粮仓,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林子里设下埋伏,先由翟让迎敌,诈败诱敌。张须陀中计,瓦岗军打败隋朝悍将张须陀,这是瓦岗军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从此,河北的反动势力为之夺气,瓦岗军名闻天下。第二年春天,在李密的建议下,瓦岗军打下了全国最大的粮仓洛口仓(今河南巩县),击败东都洛阳越王杨侗派刘长恭率领的2.5万人的隋军。由于打下粮仓,吸引饥民和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瓦岗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因为李密具有领导才能,翟让把领袖的位子让给了李密,李密成为中原盟主。为了镇压起义军,隋炀帝派王世充率10万大军攻打瓦岗军,瓦岗军与镇守洛阳的隋越王杨侗和王世充几次激战,官军被打得溃不成军,龟缩在洛阳城中不敢出来交锋。瓦岗军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成为全国农民军的中坚力量。瓦岗军还公布隋炀帝的10大罪状,明确表示要推翻隋炀帝的政权。正当瓦岗军日益强大,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激化了。由于李密在屡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大,其威望也越来越高,翟让遂主动把领导权让给李密。617年2月,李密做了魏公,陶醉于取得的胜利。11月,李密杀害了翟让,给瓦岗军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瓦岗军内部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618年6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军北上,瓦岗军虽然打败了隋军,但也损失严重。9月,东都隋军乘机发动进攻,瓦岗军全面失败,李密走投无路,于10月投奔长安,向新建的唐朝投降。

  窦建德起义

  窦建德领导的北方起义军是隋末三支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军之一。窦建德,清河漳南(今河北古城)人。611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高士达聚众千人在清河界中起义。由于这些起义军不侵犯窦建德的家乡,官府怀疑窦建德与他们有联系,把窦建德的家属全杀了。窦建德在外听到消息,便率领200多人投奔高鸡泊的高士达。616年,涿郡通守郭絢率兵万余人攻打高鸡泊,被窦建德指挥起义军打败。不久,高士达与隋军作战牺牲,窦建德成了高鸡泊起义军的首领。由于窦建德与士兵同甘共苦,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威望很高。窦建德收拾残局,重整旗鼓,队伍迅速发展。617年,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起义军已发展到10余万,攻占河北许多地方。同年,七里井(今河北河间)大捷,是窦建德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的重大贡献。隋朝派薛世雄从涿郡南下,王世充北上,两支精兵由薛世雄统一指挥,联合镇压瓦岗军,窦建德一举歼灭了薛部3万精兵,薛世雄仅率数十骑逃回涿郡。从此,河北大部皆为窦建德所有,也使瓦岗军减轻了一半压力,大大削弱了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力量。618年,窦建德改国号为夏。河北起义军的再次战功,是消灭宇文化及为首的隋军残余势力。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后,率领10余万隋军沿通济渠北归,称帝于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窦建德举兵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战败,退往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起义军攻破聊城,擒杀宇文化及,彻底消灭了这支隋军残余势力。621年,李世民率唐军攻打洛阳的王世充。窦建德援助王世充,被唐军打败在虎牢关附近(今河南荥阳西北),河北起义军失败。7月,窦建德在长安被唐朝杀害。

  杜伏威南下江淮

  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是隋末三支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军之一。杜伏威是山东人,早年参加长白山农民起义,由于骁勇非凡,身先士卒,深受部众的拥护,被推为首领。613年,杜伏威、辅公祏领兵向淮南发展,陆续合并了几支起义军,力量越战越强。617年,隋炀帝到江都,派右御卫将军陈稜率精锐部队8000多人攻杜伏威起义军,反被起义军打败。杜伏威乘胜攻破江苏高邮,占领历阳(今安徽和县),进据丹阳(今南京市南),江淮之间许多小股起义军纷纷加入。杜伏威以安徽和县为根据地,自称总管,占有江淮广大地区。杜伏威领导的起义军成为江淮一带力量最强大的起义军。但杜伏威有很大的动摇性。618年,杜伏威向隋皇泰帝上表,受封为楚王。619年,杜伏威又接受唐朝的官爵,投降了唐朝。622年7月,杜伏威到长安。623年8月,辅公祏又举兵反唐,并于丹阳称帝,国号为宋。624年3月,唐军攻破丹阳,辅公祏战败,出走途中被俘,这支起义军最终被唐军镇压。

  隋朝灭亡

  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下走向灭亡的。611年,在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又爆发了杨玄感起义,沉重打击了隋王朝的统治,使隋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在隋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割据现象。大将罗艺自称幽州总管,割据涿郡。马邑将领刘武周割据现在的山西北部。朔方将领梁师都割据现在的陕西北部。突厥始毕可汗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梁师都做“解事天子”,这两个都是儿皇帝之流的人物。豪强地主薛举起兵金城(今甘肃兰州)称西秦霸王,占有陇西。李轨也占有河西各郡,先称大梁王,后称皇帝。梁朝皇室后裔萧铣以县令起兵,建都江陵,取得了现在两湖和江西、广东的部分地区,差不多恢复了半个南朝。浙江湖州大族沈法兴于618年起兵,占有余杭、丹阳等10多郡。618年3月,隋朝将领宇文化及利用兵心思变,在江都发动兵变,用一条束巾勒死了隋炀帝,隋朝灭亡。隋朝共历2帝,38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