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荒唐的医疗过程把患者一步步推入绝境
患者男性,63岁。因去年岁末老母亲昏迷住院,心情不好,先后有两次后背部拇指大小一块疼痛,严重的感觉持续十多分钟,但残留的不适可持续半天至一天。有高血压,用药控制稳定。空腹血糖6.5mmol/L,未服药。已戒烟5-6年,平时运动时无任何不适。
患者担心心脏有问题,到医院检查。
一、超声心动图的质控问题,导致了“灾难”开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先在北京市的一家大医院做的超声心动图,报告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门诊看病的医生问都没问症状,看了超声报告,张口就说:“你的病很严重啊!需要手术换心脏瓣膜。”患者听后如同晴天霹雳,顿时慌了神。之后到另一家大医院先后两次超声心动图,一次说二尖瓣中度反流,最后一次说二尖瓣轻-中度反流。但三次超声左心室舒张末径均为50mm左右,左心室射血分数65%-69%。我叩了患者心脏,心脏不大,听诊心脏没有杂音,原本是无需手术。
二、被过度做了两个支架:在医院做了冠状动脉CT,发现在前降支中段狭窄70%。医生很常态地告诉患者,CT不准,需要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意,造影过程中,医生说狭窄程度不止70%,接近80%了,需要支架,以免以后发生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签了知情同意书。手术中医生说一个支架不够长,需放两个(集中采购支架费用跳水了,厂家生产短支架,原本一个支架就行,现变成两个短的)。支架放完,出院回家,开始不安,担心支架会不会掉下来。每夜睡不安生,凌晨2-3点就醒,翻来覆去想支架的事儿,烦躁不安。
三、祸不单行:在医院查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有短阵心房颤动,医生说要去看下心脏电生理专家XX的门诊。专家看后说,刚做过支架,过一段可约时间住院做射频消融手术。除了做支架医生开的预防支架内出血栓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外,这次又开了预防心房颤动卒中风险的抗凝药利伐沙班。服药第4天,患者右下肢右踝骨后出现巨大血肿。
患者的理解,接下来还要择期开胸做大手术,越想越紧张不安,感到无奈无助与绝望。
我首先给患者讲明,不需要开胸换瓣手术。先停掉利伐沙班,观察血肿情况。支架的确不需要,被过度了。但既然已经做了总得向前看,向前走,用好他汀和预防血栓的药物。
患者母亲得重病住院,给自己带来的焦虑,产生了后背不适,此后治病的荒唐过程,越治病情越重,直至绝望。
在支架手术那次病历记录的诊断是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主诉的症状压根就不是什么心绞痛,还被加上了“不稳定”的可怕定语。
看完患者我深切的感受是,这是在为一个患者看病,可反映的却是医疗体制与医疗模式的重病啊!医改医改,要从根上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