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陪他14年,续弦陪他35年,95岁临终讲:原配才配做妻子
男人是容易矛盾而摇摆的生物,很多女人受过男人这种摇摆而矛盾的苦,比如说张爱玲,于是她写下了经典名句: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段话放在梁漱溟的感情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他就是张爱玲所说“一生有过两个女人”且矛盾而摇摆的男人,先说“年龄、容貌、家世全不计较,惟愿得一宽仁超俗有魄力之女子为伴”,后又说“凡女子对男子的吸引点,她可全没有”;年51岁续娶47岁的夫人,谈恋爱谈成了大新闻,结婚后却冷淡又吵架,叫人百思他到底想要啥?
梁漱溟出生于1893年晚清,蒙古族人,6岁就开蒙接受教育,才中学毕业就加入了京津同盟会,不过他学着学着就学出了佛性,1913年开始吃素,还向父亲表达了自己非常想要出家的愿望,但是没成,1916年想要自己跑去出家,也没成,后来被邀请到北大任教,讲的还是佛教哲学,所以这人颇清心寡欲了,清心寡欲到了1921年29岁。
这一年由于父亲自杀,他觉得这是自己的错,又看到了一些社会现状,于是突然宣布现身儒学,不再搞佛学了,他的朋友们就开始蠢蠢欲动,打算给他介绍一个“体己人”,当时伍庸伯就问他:“欲寻佳人是何条件啊?”梁漱溟就说了那段后来被打脸的话:“别的都不在乎,宽仁就行。”然后他就见到了黄靖贤。
黄靖贤如果遇上了徐志摩,多半和张幼仪一样,要得个“乡下土豆”的评价,因为她不打扮,也不会打扮,穿着僵硬而且俗气,没有什么笑容,非常寡淡,更不要谈什么才女不才女了,不仅不是才女,她还有个“小山东”的称号,说的是她身体健壮,气概似男,无娇羞态——这样的人配小有名气的梁漱溟,真的不搭。
梁漱溟自己也觉得,可是之前话放出去了,加上被什么三姑六婆介绍的人,感觉也不比朋友靠谱,于是咬咬牙在同年11月13号就结了婚,但结婚后10年两人感情都不好,梁漱溟说两人没有共同爱好,他是个喜欢思考的人,黄靖贤连话都说不定明白,又没有什么魅力,于是每每相顾无言,后来黄靖贤生下两个儿子后,于1935年去世。
黄靖贤去世后梁漱溟又过上了清心寡欲的生活,当时他已经是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花了好几年时间出版了《乡村建设理论》,又投入撰写《中国文化要义》,同时投身于各种各样的建国活动中,参加中国民族同盟,还创办了一所中学,可谓是文学、政治、教育各种事情都不落,非常忙碌而充实,整整8年。
直到1943年桂林老家有人一拍大腿,觉得不能让他这样孤独终老,于是给他介绍了在当老师的陈淑芬,陈淑芬可是一个与黄靖贤截然相反的人,怕是大家都知道他对自己的上一个妻子不怎么满意的缘故,所以陈淑芬是一个知识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尚Girl——漂亮会打扮,明明只比梁漱溟小3岁,看着就像小十几岁;还爽朗热情。
1944年1月23日他们在桂林一家旅馆举行了婚礼,婚礼那是宾客如云,媒体也是排山倒海,毕竟之前他们一个51岁,一个47岁,谈恋爱就挺轰动的,结婚更是一个大八卦,那天看得出来梁漱溟非常高兴,让他讲恋爱经过,他讲得细腻而且画面感十足,让人又相信爱情了,讲完后还唱了一段《黄天霸》京剧,然后兴冲冲出门去过二人世界。
可是1980年美国芝加哥教授访问这段婚姻的时候,梁漱溟摇头:“妻子的个性如此要强,结果是.......”结果是梁漱溟叹了三次,由于他是那种“不谋温饱,不谋家世”的人,光是投身于自己的理想,所以陈淑芬就感觉到了冷落,她也是第一次结婚,不知道怎么处理,脾气又大,两人就经常吵架,即便有别人在场,搞得梁漱溟总觉得没面子。
这时候他就又想起来了黄靖贤,越发觉得她好,在《纪念先妻黄靖贤》中写:“只有她配做我的妻子”,还把这句话念叨到了95岁快死之前,而她的那些刚硬,晚上睡觉从不乱动的习惯,变成了胸襟坦荡的表现;她的沉默寡言不合时宜的衣着,变成了他能在社会上专心活动,不用攒钱养家的基础。
可见他也是受到了自己摇摆和矛盾的苦楚的,至少他是晚年续娶了一个妻子,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爱情和婚姻,然而这时候都来不及了,女子因为他的一时一变感到伤心,他也因为自己的一时一变总在错过最好,后来他总结了自己的婚姻观,就是“男女居室,西人言爱,中国主敬,敬则爱斯久矣”——淡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