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杜甫草堂
文\寻吟子
成都和苏州是中国仅存2500年左右未迁移原址的两座古城,成都除武侯祠、杜甫草堂声誉远播外,却不象东吴都会苏州那样,举步即为古迹,放眼就是名胜。
中国两座2500前古城之一成都古城
杜甫草堂已不仅仅是一间当年诗人栖身草堂,经过历代重建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受封蜀王后,出于对诗圣杜甫的推崇,于洪武二十六年重建草堂工部祠。明英宗正统年间又扩建“入门堂二间、中堂三间、后堂三间”的重要建筑。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更于祠后建书院三间,按左、中、右横列,且引水横流成渠,环院清流架桥相通。之后明世宗嘉靖、神宗万历又再加扩修,于草堂百花潭上建洲上亭、跨水桥亭,增植竹、树,今日之“浮槎亭”、“沧浪亭”即为嘉靖、万历朝初建,此时草堂风光就非一般官僚、地主庄园可以攀比了,明朝历代对草堂规模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草堂受兵燹殃及。清朝统一全国后,康熙九年川湖总督、四川布政使、成都知府联名倡议重建草堂,历时三年,工程告竣。后雍正、乾隆、光绪等朝对草堂亭、廊、祠、轩、台、楼、宇大加整饰,牌匾题刻日盛,并增塑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陆游配祀祠内,中为杜甫、东为黄庭坚、西为陆游。
二进厅堂所立杜甫青铜塑像则为近年所铸,老诗人手指枯如竹节松根般瘦硬,我不禁轻抚诗圣瘦手,留下一幅照片存念。
杜甫草堂今辟为杜甫纪念馆
今日庭院规模之大,单称草堂已无实际意义。1954年,草堂被成都人民政府辟为杜甫纪念馆,总面积已达240多亩,相当于南阳武侯祠的整座卧龙岗。
杜甫远祖为西晋文武全才大将军杜预,杜甫为其第十三世孙。祖父杜审言亦为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亦作过兖州司马、奉天县令。青年时期杜甫壮游吴越,漫游齐赵,七岁即能作诗,但科考却不随人愿。特别是天宝六年,唐玄宗明诏大会试中,杜甫长安应试不第,玩弄权术的奸相李林甫却向皇帝献媚,称“野无遗贤”。这件事对杜甫这位大贤打击很大。
身怀济世之才、旅居长安十年的杜甫不断向朝廷名士重臣甚至皇帝本人献诗献赋,终于在天宝十年、奇货可居的《三大礼赋》引起玄宗重视,诏命待制集贤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