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追星背后的情感需求不容忽视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粉丝群体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对此,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将针对网上“饭圈”突出问题,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
饭圈,这个原本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如今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专业化的利益圈层。
从低龄的中小学生,到中青年白领、自由职业者,群体越来越普遍化。
更有娱乐企业、职业粉丝从中操控,年长的“粉头”组织指挥,年幼的“学生粉”冲锋陷阵,在“打榜”、骂战、举报等竞争中甘当免费劳力。
据调查显示,有42.2%的中学生自小学就开始了追星生活,有52%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
六成以上的中学生会选择在评论区声援和“打榜”投票支持自己的偶像。
近几年,粉丝在机场追星致使旅客登机受阻、航班延误的事件屡见不鲜。
搜索发现,仅在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2017年有记录的粉丝警情就有20起;2018年1月至7月,粉丝警情发生7起。2018年12月,4名粉丝在香港登上前往韩国的航班,在成功给偶像拍照后,又要求下机并全额退款,最终迫使机上旅客全部重新安检,航班因此延误。
某位偶像脱单的信息一经公布,马上激起千层浪。有的当即撕海报发脱粉宣言,更有极端的自残现象。
为什么一个跟自己现实生活并无联系的明星,会对粉丝的生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所有的幸福与力量都存在理想化的客体上。
——科胡特
从社会心理层面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与传统家庭结构解体、人际关系疏离、网络“群体性孤独”中渴望陪伴的心理需求相伴生。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未被满足的需求,被压抑的情感、无法追逐的梦想、想要逃离的现实。
偶像虽然不与粉丝们产生正常的日常联系,但因为他们是粉丝们重要的意愿、情感与行为的指向之人,遥远的距离也让粉丝对偶像可以有更多的幻想,承载了粉丝们对重要客体的理想化。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与我们产生关系的他人被称作客体。而偶像们的理想化客体形象,甚至有可能是被包装后的虚拟人设,都会在特定情况下弥补了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间的差距。
粉丝将自我的某种梦想、欲望、缺憾投射在偶像身上,通过某种情感、行为的投入,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能通过偶像的成功实现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对于青少年而言,追星实际上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提供什么榜样或展示什么样的榜样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
弗洛伊德指出偶像崇拜的核心是价值认同,而追星正是偶像崇拜的同义词。追星首先是合理的和必要的,是成长的需求和过渡。
进入青春期,孩子们感情日益丰富,有能力捕捉远离身边的人物,满足了情感交替中对遥亲感的需求,用来完成个体独立和个性发展,孩子对某个特定明星追捧的情况就非常常见了。
房间里贴上明星的巨幅海报,理和明星一样的发型,收集偶像的各类周边同款,还会约几个“粉丝” 去听偶像的音乐会……
这些行为表现并不稀奇,这表明孩子们不再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父母身上,而是开始开拓自己的内心版图,人格也开始走向进一步的独立。
认同一个偶像的内在特质,会推动一个人去积极辨别偶像身上那些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特征,从而把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
所以,一个偶像崇拜的理想化过程,应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欣赏到认同的发展过程。
同时,通过追星,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在某些程度上也能够得到满足。
被看见和有人陪伴其实是青少年非常重要的需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被更多地关注成绩,对其评价常常围绕成绩展开,其他的需求和情感表达经常处在被压抑的状态,而追星成为了其中一个合理的出口。
因为追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彼此看见了对方,而这种看见和成绩无关,和自我的个体属性有关;在共同追星的过程中,也建立了情感的共鸣。
但现在媒体对明星的过度宣传,商业包装及物质化会使得偶像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又因为追星过程中的光环效应,恶魔效应,会使得孩子受一些“不良榜样”的影响,也会干扰孩子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人格重塑失败。
在青少年的追星过程中,过度的、非理性的偶像崇拜也会导致青少年的真实自我被忽略、埋没,或者使他们的自我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有时甚至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和悲剧后果。
有老师发现,一些长期追星的学生会为偶像的一切不合理言行作辩解,而这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表现出规则意识不强,对不良习性接受度更高等特点。
一旦偶像形象受损,脆弱的自我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他们便觉得难以接受,严重者会感到迷惘、不知所措,悲痛至深者甚至会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即便如此,家长极力禁止孩子追星也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让青少年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父母处理得当,孩子会从追星中受益。但如果不当,很容易激发亲子关系的冲突。
对于追星,家长大可不必全盘否定,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明星身上的闪光点,这对孩子具有很大的价值。
家长更不可粗暴的阻止或盲目地纵容孩子追星,这可能使其偏离正常的轨道。而是让孩子学习明星身上有价值的地方,他们就会把追星转化为对成功的自我激励。
“追星”是青少年难以放弃的文化娱乐诉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追星”的形式也必然不断创新。
堵不如疏,学校和家长要做的,除了给孩子正确价值观引导,帮助青少年认识到精神需要成长,对偶像言行要学会辨析,追星行为不可越界等,更多的去理解和处理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和需要。
可以引导孩子把偶像转变成榜样的力量,这能使孩子学会看重个别特征,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