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期股:炒猪周期的方式可以运用到所有周期股吗?
一、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比如中国猪肉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美国可能是牛肉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那么请问中国有猪周期,美国有牛周期吗?
问题就不能这么问,要问美国会有牛肉供给的大起大落吗?其实猪周期跟大白菜周期一个样,是一个供给和需求其中一端大起大落的背景导致。美国的牛肉会不会大起大落?万一人家已经被寡头垄断呢?其实周期大起大落的过程就是淘汰竞争者的过程,最后一定会走向寡头垄断。一旦成为寡头垄断之后,供给和需求的周期的波动就会大幅降低。
用美国牛肉和中国猪肉做周期比较,让人很容易懂做周期股的本质:高度竞争行业,供给和需求端有一端相对恒定,另一端大幅波动,才是周期股大起大落的根源。
例如集装箱远洋运输行业,股票去年下半年至今涨的特别好,就是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其它国家因为疫情生产大幅下降),集装箱远洋运输产需求忽然爆发,前几年运价指数过低产能供给不足,忽然大增的需求引起运价指数暴涨,行业进入印钞期。
分析猪肉周期和集装箱远洋运输周期的逻辑没啥区别,都是掌握行业供给和需求的波动规模。但是,又有重大区别。重大区别就是:猪周期太熟悉,坐在家里都能知道猪肉涨价跌价的幅度,养猪户的感受。集装箱运输信息一定是行业内人士才能准确定义,光看媒体报道很容易被偏好性极为强烈的信息给带跑偏(媒体报道需要自身能力去甄别可信度)。
钢铁周期、猪肉周期和集装箱远洋运输周期的逻辑没啥区别,但自身行业熟悉程度有很大不同,行业自身波动规律也有很大不同。
二、不同行业其供给和需求波动规则是不一样的,但逻辑一致
比如前几期谈到的投资者做六氟磷酸锂大赚一倍,他看过猪周期文章后,感叹其实做六氟磷酸锂和猪周期逻辑上没啥区别。就是电动汽车需求上来,但是六氟磷酸锂电池液供给没上来,准确的判断六氟磷酸锂价格会大涨。
其实研究周期股就是研究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拟合度,如果拉大一定会有产品价格的巨大波动,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巨大波动。
实际就是对行业未来供给和需求之比,做出极为精准的判断,然后躺赢!
三、对行业信息收集极为重要
猪肉行业每个人都懂,因为几乎天天遇见。但是远洋运输就有很多分支:集装箱(出口)、干散货(进口)、VLCC(油轮),请问为什么集装箱运输公司股票爆涨几倍,其它干散货和油轮股票不涨呢?请问未来它们会涨吗?为什么集装箱运输几乎没有长协单,其它以长协单为主?
比如六氟磷酸锂,去年已经开始有企业大幅扩产,今年底会不会供需均衡?价格会向下波动呢(不然昨天新能源汽车板块为什么暴跌)?
做股票做到最后,对一手信息收集极为重要,判断信息的能力很重要。做股票做到最后,真的不用看图了。
猪肉股只要跌倒4元以下,只要大致了解行业去产能的和养殖户的情绪,我就敢考虑建仓,直到最后重仓。因为太熟悉了,很清楚的知道跌下去就会起来,抗仓的能力极强(亏损的时候持股很重要,决定成败与否的关键)。可是问我下次遇见类似本次一样的背景,做远洋集装箱敢不敢?真不敢,不熟悉。相信一样的背景出现特例再次发生的好事,那是幼稚的该亏钱!六氟磷酸锂没做,就是因为不熟悉。集装箱远洋运输没做也是因为不熟悉!
所以收集一手信息,并且自己极为熟悉很重要。敢于放掉重大机会不是退步,而是进入另一个思维境界的表现。证券交易只要稳,一定能大赚,只要不稳一定会哪来哪去!吃得准才出手是一个人能不能成为最后赢家的核心要素!
四、将来猪周期一定是个好机会
这次全球进入通胀期,猪肉是2019年底开始涨,第一个通胀的品种。猪肉2021年上半年开始暴跌,第一个通缩的品种。
未来全球一定会进入通缩,追随猪肉规律波动。供给会因为价格大涨而加大,需求一旦萎缩产品价格一定会大跌。
猪肉这次扩产量太大,供给量增加太大,不出现倒闭潮不可能了。谁也控制不住猪价,不然60一斤的小排、40一斤的廋肉就不会出现。没有就会大涨,供给过量一定大跌。这次猪肉去产能一定长达2年,2年后看看猪肉股是不是遍地4元以下,如果有机会就可能存在了。
耐性是一个人能能否成功的关键!耐心的等待值得出手重仓KO对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