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林婉烨:考研压力的来源分析

升学还是就业,是大学生必然历经的至关重要的人生选择题。而升学的方式包括推免、支教保研、出国、考研。无论是哪一个目标都不是轻易就实现的,前三者需要大学前三年的辛勤付出带来的绩点、综测和专业知识,而考研则同样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经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因此,对于考研的群体而言,考研是一道难关。面对这一道难关,必然有一定的压力。那么这份压力具体是从何而来的呢?

“压力之父”Selye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有机体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具有非特异性,所谓“非特异性”是指,环境刺激或需求可能多种多样,但机体的生物学反应却是固定不变的。

一、“高风险高成本”的前期决策压力

考研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项人力资本的投资,读研带来的未来就业收益和就业竞争力等优势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人选择考研这一条道路。但是考研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也意味着高风险,体现在每年越来越多的报考人数,有一定差距的报录比,竞争激烈稀缺的名校招生名额,竞争激烈的初试、考验专业水平难度较高的复试等;还意味着高成本的付出,包括一年以上的时间成本,就业的机会成本、金钱成本、在考研过程中付出的精力和心力等。高风险性和高成本的付出增加了大学生规避考研失败的需求,也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式过程压力

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要兼顾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正常的大学学业事务。相对于高考,考研缺乏同伴的陪伴和激励、教师的专门指导,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考研的备考时间往往在一年及以上,在备考时间里需要保持高度集中、专注的学习状态。因此,考研是一个人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因为时间战线长、学习难度高、缺乏自律性等原因,常常会有考生放弃备考。

三、“逆袭”热望与绝望并存的结果压力

考研是一条逆袭的道路。在制定考研目标时,除了考虑自身的兴趣、职业规划,还会参考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排名、院校实力和导师实力。因此,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考研目标往往是一个高目标。高目标意味着自身的实力水平需要提高、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考研也被视为一条逆袭的改变未来就业的道路。考研难度的提高和重要性增加了学生的考研压力。

随着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因考研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也逐渐出现。对于考研压力,备考学生应该学会真实地评估自己的学业实力和综合能力,制定合理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考研目标,合理地规划复习时间和相关安排,同时也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压力和焦虑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董振琳.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及其与压力反应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