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之外另有情 王辉武
“七情”之名,在中医学中有两种。其一指的是中药配伍中的七种不同情况,其二指的是人类的七种情志活动。本文所要说的是后者。
《黄帝内经》早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概念,既是对人体生理情绪的划分,也是对情绪过激所产生的病理状况的部分概括。据临床所见,《黄帝内经》所归纳之七情还不够全面。
何为“情”?“人之阴气有欲者”(《说文》)。凡有欲望则生感情。人类是有思维的高等动物,其情感领域较之其他生物更广,而且非常丰富。
早在公元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人类自己的感情有所认识,并发现其具有先天与后天的不同,即先天之情感生来就有,不必学习,而后天的感情则受外界刺激后发。如《礼记·礼运》说:“欲要者,心之大端也。”
《黄帝内经》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感情的表现与产生是五脏精气的生理活动,“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只提了五情,未提到“思”与“惊”。盖“思”而后发,是一切情感表现的基础。“思者,容也”(《说文》),包括七情在内的情感,也包括七情之外的情感。国外情绪心理学(K·F斯托曼著,张燕云等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将情绪分成八种,如兴奋与激动、享受与快乐、惊讶与吃惊、愤怒与狂怒、苦恼与痛苦、厌恶与轻蔑、羞愧与羞辱、恐惧与恐怖。
其实,情绪的描述还不止于此,因为人体体质与气质不同,刺激量与质的差异,以及天、地、人文环境的变化,情绪种类应是无穷无尽的。如人们所熟知的“压力”,也是一种紧张情感,传统的七情不能将其包括在内,“忧”“思”“悲”“恐”都不能代替“压力”。有不少人身兼数职,事业有成,收入颇丰,家庭和睦,吃穿不愁,心情舒畅,但也因情志而病。责任重大的压力,让人不得不动用“思”的情志。任何人,不论地位高低,不论男女老幼,不论文化程度,都有一定的“压力”,这种情感,有因外界施压所致,但主要是来自内心的认知。
所以,七情之外还应加上“压”,合为“八情”。至于八情之外,还有没有情呢?我想肯定还有,只是有待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