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穷人思维”,生活里才能阳光普照
“ 主动表达善意,甚至不惜三番五次。但是如果三番五次表达善意不能引起对方共鸣,就关闭善意的大门,退到一个对方永远不可能触摸到的地方。”
大年初一那天,写了一篇《牛年首篇:远离你的“穷人思维”亲戚》。
这篇文章写得比较发散。
当时是从每到春节,几乎返乡的人们,都会遇到各种拷问的尴尬,说到由此引发的矛盾。这种矛盾,实际上是离开家所在的小环境,在适应了较大环境的生存法则后,与原来环境的理念冲突。
又从这里,想起了即使在父母儿女之间,也因为生活环境、眼界的不同,同样会引起理念的冲突(如前不久女儿成长后,父母以自己以为的“报恩”观念,最终成功将女儿逼上绝路的故事)。而父母尚且有这样的案例,在兄弟姊妹之间,那就更普遍了。
在文中,我把所举的案例里当事人父母和其他人所持的同类思维叫做“穷人思维”。
我所说的“穷”,包含物质匮乏的状态,确切地说,这种状态叫“贫”。但不局限于此,更主要的,是自己总能把自己推进死胡同里,不能变通的思维模式。
有的人,可能生活并不缺乏保障,但是,思维同样如此。
总而言之,这种思维,既是导致自己生活不能圆满的起源,也是给他人带来灾难的祸水。
我不是社会学家,我没有能力给“穷人思维”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它的特点却是有共性的。
01
—
今天付出一分,明天就希望收获一分半。
我听过这样的段子:
一个大学生在火车站自助机取票,后面排队的人闲谈。后面的人说,给自家孩子上学没有用,将来不还是要靠手吃饭。听了这话,这个例子的主人公“我”,在取完票后,默默地把菜单语言改成了英文......
在这里,“后面排队的人”的思维,就是一种“穷人思维”。
我经常说,父母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把自己做成儿女的天花板。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儿女能达到父母的高度都很不容易,进而导致一代更比一代弱。
但是很多父母却很奇怪地在出现儿女不如自己时,会很得意,并且乐此不疲。
年轻的时候,所在单位在遥远的非洲有一家分号。被派驻那里的同事回来对我说:
“大宋啊,单位应该派你去。那个地方的人,都是以当天吃饱为度。如果来了一车货,你雇来的搬运工,算算自己今天的生活开销够了,就不愿意搬了,搞得你不上不下地很难受。他们对中国只知道李小龙,只佩服穿布底鞋的人。你能演几手给他们看,他们会很服帖的。你去了,他们就不敢搞中途下班这一套了。”
“今天的生活开销够了,就不愿意搬了”。这就是穷人思维。
很多人说,我不会,我今天挣钱,明天挣钱,对挣钱这件事,我没有够的。
那么,今天投入,明天投入,在15年后才能有成效。你做不做?
在职场上有句话,很有趣。其道理,不仅职场,在生活中也适用:
今天付出,期待今天就要得到的,适合做搬运等计件结算的苦力;
今天付出,期待下周就要得到的,适合做短工;
今天付出,期待下月就要得到的,适合常规打工;
今天付出,期待一年后得到的,适合种地;
今天付出,期待五年后得到的,适合自己做摊头;
今天付出,期待十五年后得到的,适合养儿育女;
今天付出,期待五十年后得到的,适合做企业!
开篇在火车站取票那个段子中的“后面排队闲谈”的人,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02
—
自己对别人的好处永不过期
上一篇文章里描述的一个情景对话。
亲戚问返乡省亲者这样那样的问题,被婉拒回答。拷问方说,当年我还对你如何如何帮助过呢,你去外面上大学我们都替你高兴过呢,现在回来关心关心你,还给我们甩脸,真没良心。
这个情景很典型。
也许“当年”(几十年前)曾经有过帮助,有过“恩”。一旦有“恩”,就变成了一张永不过期的票证,任何时候,对你有任何诉求,你只能顺着,不能逆拂。否则,一顶“没良心”的大帽子,直接把人压垮。
我常年听一档广播节目,该节目会请在中国学习、生活的外国朋友做嘉宾主持。春节前有一期话题,就是关于“回老家”。一位来自非洲的嘉宾说,他的姐姐在放假回家时,总是叮嘱父母,不要让亲戚们知道自己回来了。一旦被亲戚们知道了,要各种繁文缛节,还说曾经对你怎么怎么好过----有还不尽的人情。
看看,连遥远的非洲都有这样的情况,看来这种“我对你好过”也是人的通病。
可能有人会说,老威你不是一直崇尚人要有感恩心,惭愧心吗,上述文字不是跟感恩心冲突了吗?
不冲突!
我一直说一句话,“善行,只有遭遇感恩,才能持久”。感恩,是人类很高尚的一种情感。是不是人类独有,我不知道,看上去好像很多动物也有感恩心的。
但是,正如行善不能强迫,那种在公交车上说“我老,所以你必须给我让座”的做派,已经被所有有良知的人所唾弃。
同样,感恩,这种人类美好的情感,是需要当事人发自内心地表达的。不能说,我给你做了什么事情,我强迫你感恩。那就毫无功德。之前几次说过的那个父母要女儿报答的故事,就是属于此类情况。这种“亲情”帽子下的“感恩逼债”,终于将女儿逼上绝路。
03
—
总是错误地认为自己对他人有恩
上面说的是,即使真的有恩于他人,也不要逼迫他人来偿还,这与“感恩”这个美好的字眼,毫无关系。
事实上,由于见解狭窄,很多所谓的“恩”可能根本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
在每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就以上文涉及到的中国和外国两个“儿女通过学习离开原生活环境”的案例为例,所有通过学习之路,改变生活的人都知道,整个学习生涯要付出的东西----无论是体力、心力,都是非常巨大的。有时甚至要承受无法告诉父母的压力。
我自己的求学之路,是在正规高校的升学率还是个位数的年代(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专科),正所谓“万马奔腾过独木”的年代。在高一时参加第一次体检,医生告诉我身体有问题,可能会影响升学,而且现在在我们班的一个复习生就是因为这个情况来复读的,准备明年再考。这对于我一个十三周岁、希望通过读书改变生活的少年来说,这种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但是我听取了校医的建议:保证营养,坚持跑步,有可能改善。
校医的建议,我接受了后半句,因而跑步成了我终生的爱好。但是前半句,我根本没有能力去做到,我知道,告诉任何人,都没有可能做到。
我在《我的跑步和其他体育运动故事》一文中,写了这段经历。
后来我上了全国排前的重点大学。
我说这些内容,是想说,以“通过学习改变生活”为例,期间个人需要付出的努力,外人是无法想象的。在当下升学率大大提高的年代尚且如此,在我们以个位数的录取率的年代,说一个人通过学习,因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人跳出来说这里头ta有大功劳。如果接受这个说法,那对自己的努力,对自己的智商,甚至对天理,都是一种侮辱。
也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对于那种赞助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媒体上大肆宣传,并且要(强)求(迫)被赞助的学生说些感激的话,非常气愤。老实讲,这种所谓赞助的做法,也毫无功德可言。
04
—
总是生活在委屈里
由于总觉得别人的成就有自己的一份付出,又因为总是强迫对方对自己“报恩”(这种强迫往往不可能如意),因此就会长时间地生活在委屈中。
这种情绪,不仅仅在生活中,甚至在工作中,也经常出现。
任由这种情绪蔓延,事情往往会演变成惨祸。
去年12月底,网上有一个案例非常惊心动魄。
一家单位的合伙人,副总裁,在单位的多个项目中,贡献颇大。后来在业务调整中,原先他花了很大精力打下的某个项目,从他手里移走了,而且在新的班子结构中,也没有他了。
再后来,他把老板用慢性毒药给毒死了。
这个案子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起来,归纳起来说,就是嫌疑人觉得委屈了。而从表面信息来看,这种委屈似乎有一定的逻辑。但是民意还是普遍认为“招太狠了”。
我一直为这个嫌疑人惋惜。有这样大的业务能力,纵然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不投缘,分开就算了。何必走到两败俱伤的地步。
可见,这种“委屈了”的心态,真的很可怕。
我遇到他人表达出“委屈了”的心态,一般都会乐意去开导(顺便也试试自己“法布施”和“无畏施”的功夫。所谓法布施,就是跟人把事情的道理掰扯清楚,帮助对方弄清楚委屈的来龙去脉和这种委屈是否真实存在。无畏施,就是通过自己的交流,使对方从不安、恐惧、愤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但是,我一直奉行一个信念,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也是这样去践行的:
主动表达善意,甚至不惜三番五次。但是如果三番五次表达善意不能引起对方共鸣,就关闭善意的大门,退到一个对方永远不可能触摸到的地方。
生活中,委屈都难免。有的人,经历的事情多,眼界和心胸都被委屈撑大了,所以感觉不到委屈了。井底之蛙,只能见到头顶一片天的人,则往往在很琐碎的事情上计较,感到委屈。
我自己从11岁开始住校的求学生涯,16岁离开本省到首都求学。在我的认知体系中,几乎没有委屈这个概念。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别人“该”为我如何如何。
所以,我基本上没有那种谁欠了我什么的认识。
当然,我也很少觉得欠了别人什么!
这样不是很好嘛!
这种“不因外来因素而委屈”的心态,投射到儿子身上,在他的继承中,依然是“什么都应该由自己搞掂”。在儿子中学的时候,作业做不完,到深夜困得不行,要先休息一下,凌晨再起来战斗。
连凌晨起来继续战斗这件事,也是他自己做到,不需要家长去叫醒。
所以,他能成为三清学生,不是偶然的!
又所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坚持认为,纵然我们作为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也付出了我认为是必须而且有益的心力(这种心力的付出,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是对于他未来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主张的权力,依然只是0%。
也正因为如此,儿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很健康,很坚强,很独立,也很阳光。而在他的认知中,家很温暖,因此也很愿意在百忙之中,经常回来看看。
之前就以他突然回来的某一次为契机,写了一篇《常回家看看,那首先也要“家”温暖》
愿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都摒弃“穷人思维”,收获真正的快乐幸福,儿女成才,工作生活皆顺意。
============================================
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阅读、适当的兴趣爱好,是本公号的交流宗旨。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