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乳酸阈值Lactate Threshold和功率Running Power
“ 用乳酸阈值的方式,使最大心率在训练上再无意义。”
说了不少跟心率相关的话题。毫无疑问,根据心率来监控和主动设计运动强度,对实行健康运动,以及在保障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有着毋庸置疑的意义。
大部分运动爱好者,都经历过从220-年龄=最大心率,再根据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设置强度,到通过最大心率和静态心率两个数值来设置储备心率体系,大概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
从最大心率法到储备心率法,我的理解,被人追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避免了单纯依赖最大心率的局限性。
还有一种设置心率区间的办法,就是用乳酸阈值的方法。
在佳明的佳速度里,就有最大法,储备法,乳酸阈值法,共计三种,供用户选择。
原本我是储备心率的使用者,但是经过对比使用以后,个人认为,还是乳酸阈值法比较简单,而且也比较实用。
一、乳酸阈值非常容易得到
我在三天前,得到的乳酸阈值是:161,5:08,在这之前,是160,5:05。今天跑完,则是162,5:08。
也就是说,乳酸阈值的心率,从几周前的160,到三天前的161,到今天162。
得到乳酸阈值的数值,比最大心率要简单和安全得多。它是在运动中自动得到的。如果说,最大心率的“力竭”状态不大容易达到,那么乳酸阈值的状态,是很容易达到的。
乳酸阈值,有时候也被称为“无氧阈值”,一般就是5区的下限。
乳酸阈值这个体系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作用:它使得最大心率变得没有任何训练上的意义。唯一的“账面”意义,是用来衡量某个人的乳酸阈值与最大心率之比是多少。
换言之,乳酸阈值可能处在最大心率的某个百分比的区间段上的任何一个点。例如80%-90%。但是乳酸阈值是个绝对值(在测得时),如果某人的乳酸阈值是160,最大心率是180,那说明比例是89%,如果该人最大心率是200,那比例是80%,如此而已。并不影响乳酸阈值这个数值本身。
这是“乳酸阈值体系下,最大心率变得没有意义”这句话的背后逻辑。
乳酸阈值真实变化了以后,根据记录来看,最大心率值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不关心了。也许这个最大心率值,不是运动中记录下来的,反而是根据那个改不了的113%,根据变化了的乳酸阈值推算过来的。换句话说,系统认为我的乳酸阈值与最大心率之比是88.5%,所以真实的乳酸阈值变了以后,也给推算一个最大心率值。
下图中,162就是个真实的乳酸阈值。
这张图是结束最近一次运动中后,根据运动的表现,更新了数值以后的。而在后面对本次运动的记录图中,数字跟这个稍稍有点不同,那是对最近一次运动的记录,原则上,用的还是“上一次”标准——即各个心率区间的门槛还是本次运动开始以前的版本。
这样是不是比储备心率简单了很多,又比220-年龄的最大心率法,准确了很多?
二、与运动时的体感非常一致
今早去跑了一段山路,不算陡,但比较长。最后得到的心率曲线是这样的。
而跑步的路线图是这样的: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从市区跑向山坡的跑步。这是绍兴最著名的景点——大禹陵和香炉峰(上有著名的炉峰禅寺)。
为了预防迷路,戴着两块表,还不得不带着手机——fenix 5x里的地图真的不顶事,以后大家配置跑表请忽略什么内置地图之类的工具,那么小的表盘看地图,眼珠子有爆出来的危险——那就让手机尽量发挥作用、沿途记录一下风光吧。
整体来说,这是一个强度不大的10公里清晨跑。由于有部分路段拉坡,有的路段则是赶绿灯换灯前的冲刺,所以,心率分布在所有区间,甚至5区也有,是符合实情的。
中间两个低洼点,显然是跑到著名的香炉峰景区门口拍照游荡所导致。而在回到市区道路时,基本都在乳酸区(4区)跑。按照惯例,最后结束前释放一下。
“乳酸区间低限或更低的区间,可以维持长时间运动。乳酸阈值,是可以维持长时间运动的极限强度。超过乳酸阈值,高手也不过个把小时的持续能力”。这句名言,通过乳酸阈值的方法,跑动中对照着手表看心率区间的指针,有非常切身的体会。
这句话再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果你打算跑很久(如半马,30K,全马什么的),那么心率最高也尽量不要高过4区,越在4区的低区甚至更低的3区2区,持续时间越长。实在需要拼搏的长时间比赛,到4区顶端的位置,这是可以长时间持续的极限位置了。如果再高,就持续不了多久——用超过乳酸阈值(进入5区)的搞法,适合短时间的拼搏,此时高手也不过持续个把小时而已。
写到这里,又想起自己一直奉行的那句话:跑得完设计目标(无论是时间,还是距离)才是跑得好。
二、乳酸阈值的区间非常窄
乳酸阈值为基础来设定心率区间的方法下,可以看出,各个区间中,第四区,即乳酸阈值训练区,非常窄,相差10个bpm都不到。
所以,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乳酸阈值每上升1bpm都挺可贵的。
我自己的案例,就是从160到161到162。这个来自佳明的数值,跟Polar给出的数值,一模一样。
三、每次跑步的“使命”不同,每次训练的重头戏不同,但尽量每个区间都兼顾到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重大误区,因为以前大伙(包括老威本人)经常说,在打有氧基础的时候,尽量在2区、或储备心率1区,进行长时间的积累。
这是对的,如果没有有氧基础,真的后面什么都白练。
但是以前也经常说一句话:在每次结束的时候,用全力,以200-300米长度为限,做几个冲刺,避免身体长时间地适应了慢节奏。
在这个语境中,一次60分钟的训练中,以2区为主,这个是主要使命,冲刺3-4个200-300米,占总时间是极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记。所以很多人常常会有打有氧基础的阶段,不得擅自跑快步的错误认知。这是不对的。只是说,这个阶段,90%的时间,是在跑慢速。
实际上,在大部分跑步爱好者和训练者中,从总量来说,2-3区跑,的确是占比最大的部分。
在有氧基础跑结束、停表后,我常会冲刺几个短距离,这些在轨迹图中,就看不出来了,属于成绩之外的了。
从上面这个案例来说,大部分的时间,平均分布在2-3-4区,身体感觉非常愉快,也非常轻松。
四、通过功率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劳累程度
以下是5.11、5.13、5.14三天的记录,长度基本接近(第二次最长),前两次的路况基本一致,后一次(今日)有轻度跑山成分,但平地部分占一半以上。
三次呈现的功率记录是这样的:
上图中,第一次是在长途跋涉后、休息不大好的次日早晨。第二次是休息得很好的次日早晨,状态很好,第三次状态也很好,有点跑坡度。
果然,第一次的功率最大,第二次最小,第三次居中。
亦即,功率可以比心率更直接地以一个数字就展现出疲劳状态。相比较而言,上述中间那次,的确疲劳感最小。
但是为什么还要用心率?
心率是可以在运动前,主动地规划运动强度,而功率可以在运动中帮助我们随时监控此刻的强度到了什么地步,以便随时调整——比赛时,允许马力开得大些,油门深一些,有氧跑时,马力小一些,燃脂跑时,更低一些。如此类推。
需要跑的距离越长,功率应该越低,反之亦然。当长距离跑的时候,把监控停在马力(功率)的页面,不让油门踩得过深,以策安全。
五、任何方式都殊途同归
无论哪种监控措施,无非是达到把运动强度置于自己能控制之下这样一个目的。
心率区间的设置,是许多人为之孜孜不倦地钻研的,在多种方法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不是千篇一律地照搬某个区间。不同区间与不同的设置体系很有关系。有可能这个方法下的3区,是那个方法下的4区的大部分,都有可能。
所谓适合自己,就是自己把控起来最直观的。譬如,某个人采用的方法,2区是燃脂区,3区是有氧区。又或许,你的3区是有氧区,另一个人的有氧区在4区。设置体系不同,区间有可能不同。那么就自己固定下来,按照符合自己情况的区间去监控就可以了。
在跑动过程中,有的人只是偶尔看看心率指示,更多时间是盯住功率表,我认为也是很科学的,而且我自己基本上也是盯功率页面为主,这个方法最方便,使功率落在自己意向中的那个数字(或者区间),然后放心地跑去。
我记得一年前,为了达到现在这样的速度(550-600之间),那时候要用350左右的功率(可以理解为狠狠跑),现在230-250之间(可以理解为轻松跑),虽然看上去速度差不多,但其实应该是很大的进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