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下瞻仰大禹陵
对于大禹,早在读小学时,就学过《大禹治水》的课文。在远古年代,大禹率领民众与滔滔洪水争斗,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山川河流平定了水患。大禹是尧、舜以后的第三位古代圣人,他做了皇帝后,到绍兴会稽山巡狩时病故,后安葬在会稽山下。这位治水英雄,从我儿时就已深深扎根在心中,每到绍兴都要去大禹陵瞻仰和凭吊一番。
走过禹池,只见大禹陵依山就势逐渐升高,显示出恢宏而庄严的气派。会稽山的景色,给人以空旷深远的感觉,四周林木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湿润。在禹陵的甬道前,一座四柱三间的青石牌坊雄伟、轩昂地显现在我的眼前。牌坊古朴深厚,牌坊的柱端和枋上都饰以鸠鸟与腾龙,在牌坊下还立有一对石狮,使大禹陵更显得庄严肃穆。
我沿着一条青石铺就的甬道向前走去,在甬道的尽头是古朴典雅的大禹陵碑亭,碑亭中竖立着一块据说是由明代绍兴郡守所立的碑石。这块碑石以雄浑有力的笔触,书写着“大禹陵”三个鲜红的大字,在绿竹翠柏的掩映下,显得如此的分外醒目。
细看大禹陵石碑,在石碑上有一断裂的痕迹。据说,这块碑石在一次强台风中被折成两截。台风过后,当地文物部门便在碑后浇了厚2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基座,将残损的碑身拼接并固定。另外,在石碑两侧开槽,用细石混凝土浇捣,使这块陵碑恢愎如初。
在大禹陵石碑的左侧,是粉墙青瓦、古朴典雅的禹祠。据说,禹祠建于夏朝少康时期,少康是大禹的五世孙,他派自己的儿子无余赴越专事禹祀,因而禹祠成了大禹后裔姒姓宗族祭祀大禹的宗祠。禹祠建成后屡有兴废,在清初时期禹祠被毁,后在遗址上重建。
禹祠坐东朝西,祠分为前后两殿和曲廊,整座禹祠简朴无华。祠内有“大禹治水”、“计功封赏”的砖雕,其场面壮阔,人物形象生动。在禹祠的后殿内还立有头戴斗笠、手拿古代农具耒耜的大禹塑像。在禹祠的旁边,有一座“禹井亭”。祠前还有一泓碧水,悠然如镜,人们称之为“放生池”。
大禹陵石碑的后面是享殿,享殿是古代帝王陵墓地面建筑的主体部分。大禹陵的享殿建于明代嘉靖年,清光绪年倒塌而不存。现在的享殿是绍兴市文物局对遗址进行勘查后重建的,重建的享殿与现存禹庙大殿的建筑风格一致,同为清代官式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顶。
享殿的正殿设有神龛,供奉着“华夏圣祖大禹之神位”。神位的正前方按“太牢”之礼,陈设了43件祭器。殿内的两侧墙面绘有“治水”、“立国”的大型彩绘,浓缩体现了大禹一生的丰功伟绩。另外,在享殿的两侧还有配殿两座,配殿内主要陈列历代的告祭碑文和重建大禹陵享殿碑记。
在禹陵的右侧有一座清代风格的禹庙,我从西辕门进入庙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巨大的照壁。照壁的正中是“獱兽顾日”的圆形雕塑,据说这个动物与大禹治水有密切的关系。照壁的四角分别塑有凤凰牡丹、白鹤荷花、秋鸟黄菊、喜鹊梅竹等图案,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照壁的正前方有一座石栅亭,亭内竖立一块大石碑,名为“岣嵝碑”。据说,原碑立于湖南衡山岣嵝峰,明嘉靖二十年,绍兴知府张明通根据岳麓书院藏本翻刻,并立于此。碑文共有77字,据说是大禹为记载治水情景而写的,在碑上还刻有明代学者杨慎的考释。清咸丰四年为保护这块碑,而在碑上面建了一个亭子。
禹庙是南北向的,在其中轴线上,自南往北,自低往高依次是:照壁、峋嵝碑亭、午门、拜厅和大殿。看完岣嵝碑后,我向北来到了午门。午门这名称来自明末清初,那时的宫殿正门都称为午门。这座午门是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午门有三个门洞,中间的门是供帝王出入的,两边的门是供文武百官行走的。
穿过午门,登上百步禁阶,就来到了祭厅。祭厅也称为拜厅,这是历代帝王和文武百官、地方士绅和大禹后裔祭祀大禹举行大典的地方。祭厅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其梁架上布满彩画。据说,清代的康熙、乾隆两位帝王曾到此亲祭,当时朝廷大臣侍卫,五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武官,地方知府、副将以上都齐集在此陪祭。
祭厅后面就是禹庙雄伟的禹王殿,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大殿的屋脊上塑有游龙、逆龙、凤凰,这是绍兴特有的石灰堆砌工艺。脊间有康熙帝题书“地平天成”四字,意为大禹治平水患,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大殿曾经在民国时期倒塌,后用钢筋混凝土重建为仿清木结构建筑形式。禹王殿的两边还有两个侧殿,在禹王殿前有两个亭子,西侧亭内挂有一口铜钟,东侧亭内立有乾隆手书的御碑。
在禹王殿正中立有大禹塑像,大禹身穿黑底朱雀双龙华袍,双手捧圭而立。冕旒之下是一双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眼睛,不禁让人想起大禹那种“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苍生”的伟大抱负。塑像后壁绘有九把斧头,象征大禹平洪水,定九州的丰功伟绩。殿堂粗大的柱子上有一楹联:“汇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据说这是由康熙所撰,书法家沙孟海书写的。
大殿外的东南小坡上有一个八角形的窆石亭,亭中立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像一个拉长了的秤砣。这是禹庙中最贵重的文物“窆石”,窆石是大禹下葬时所用的一种工具。窆石上有汉代以来题刻多处,因多年剥蚀,以及游人的抚摸,这块奇石巳显得很光滑,石上的字迹已难以辨认。为了保护窆石,它全部用玻璃罩了起来。
窆石是大禹下葬后的镇石,即陵墓所在的标志,有人说,这块窆石之下,才是大禹真正的下葬地。据说远古时期下葬时,先挖一个深坑,坑两边上放置四个“窆石”,再用绳索穿过窆石顶上小孔,绳子一头栓住棺木,一头由人拉住,慢慢把棺木放到深坑底部。放置好后,推到三个窆石,留一个在地面,相当作为一个石碑,也起到威镇作用。
在窆石亭北面靠墙还有两块石碑,一块刻有“石纽”,一块刻有“禹穴”。石纽是大禹的出生地地名,在现今四川汶川石羌石纽村。禹穴是指会稽这里是大禹的下葬地,这两块碑是光绪年间根据大禹出生地的拓片复制立在此地的。
在窆石亭的东部还有两小亭,一个是“重修会稽大禹陵庙立碑亭”,另一个是“禹陵重建窆石亭记亭”。里面都有一石赑屃驮一石碑。“禹陵重建窆石亭记亭”里石碑刻有《禹陵重建窆石亭记》,字迹还比较清晰。文中说由于窆石上面字迹模糊,难于考辨是否是埋葬大禹的地方。
出禹庙沿山坡而上,有一脉常年不涸的清泉,因孔子曾称赞大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这股泉水被称为“菲饮泉”。在泉边的菲饮泉亭柱上有一对联:“卑宫菲食胼胝勤、法行俭风泉涧涵”,歌颂了大禹刻苦自持、与百姓同甘苦的精神,同时也对为官者要身体力行、清明廉洁,提出了告诫。
大禹陵不仅是绍兴的名胜,而且是历代人们祭禹的地方。许多文人学士,如李白、元稹、陆游等都在此兴感抒怀、赋诗咏词。在菲饮泉不远的地方一个碑廊,在这里我看到一块由玻璃保护的石碑,碑上是由小篆书写的。据说,这是秦始皇有名的几块石刻之一“会稽刻石”。秦始皇东巡会稽时,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命李斯撰文后刻在石头上。
在历代帝王中,大禹一直受到人民的尊敬,历代香火绵延,而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也对他推崇备至,把他作为古代贤君的代表,这无疑和大禹平成水土、疏通九河的功业有关。
会稽山下的禹陵让我深深感到中华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积蕴的深厚,大禹为民治水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大禹陵宁静庄严,气势恢宏,却并不奢华,景色秀丽,山水相间,一个探访华夏历史和欣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小贴士:大禹陵在绍兴城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下,距市区很近,交通也很方便,记得我第一次去大禹陵,是从市中心骑自行车去的。公交车:绍兴火车站乘2路车直达,绍兴汽车西站和东站乘10路车直达。自驾:沪杭甬高速公路在绍兴出口下,再沿着下高速后的中兴大道一直往市区方向开,一直开到二环南路左转5分钟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