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奖!
7月1日起
《重庆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
条例分六章,45条
以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为主线
重点从评审认定、奖励优待
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规范
昨(21)日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举行新闻发布会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张山
对该条例进行了解读
●制止正在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制止正在实施的侵害国有财产、集体财产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主动抓获或者协助有关机关追捕犯罪嫌疑人、逃犯,侦破重大刑事案件。
●抢险、救灾、救人。
●实施其他见义勇为行为。
●受限行为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行为发生地的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申请认定见义勇为人员。
●公安机关也可以主动认定见义勇为人员;其他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向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推荐认定见义勇为人员。
●条例规定,在申请、推荐见义勇为人员时,应当提供基本事实和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见义勇为人员认定的申请、推荐应当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行为发生地的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提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申请、推荐期限的,申请、推荐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条例规定,事迹突出,在区县(自治县)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由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颁发见义勇为证书,并给予不低于一万元的奖金。
事迹突出,在区县(自治县)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由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颁发见义勇为证书,并给予不低于五万元的奖金;
事迹特别突出,在全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向市公安机关申报,市公安机关组织评审后,按照有关规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颁发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证书,给予不低于十万元的奖金。
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市人民政府再追加不低于十万元的抚慰金。
条例还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对本系统、本单位的见义勇为人员给予奖励。
何种事迹才能达到“突出”,不同的人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张山解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条例要求市公安机关制定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事迹、贡献的认定标准,并根据不同情形,给予相应奖励。
条例完善优待措施,从帮扶就业、优先录取、优先入伍、教育优待、税收优惠、住房优待等方面,规定了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的优待措施。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进入公办幼儿园。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参加中考、高考的,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给予优待。
●对因见义勇为死亡、致残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子女,教育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优先给予教育资助。
●见义勇为人员就业困难的,由人力社保部门优先介绍就业。对因见义勇为死亡、致残的人员,所在区县(自治县)残联和人力社保等部门应当优先帮扶其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就业。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其配偶、父母、子女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部门应当给予优先办理证照等优待,依法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根据有关规定优先录用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因见义勇为死亡、致残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鼓励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见义勇为人员或者因见义勇为死亡、致残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
●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者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给予优先安排。
见义勇为,负伤了怎么办?条例规定,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医疗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抢救和治疗,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拖延治疗。条例规定,因抢救而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由见义勇为基金垫付。
条例要求市、区县(自治县)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建立健全见义勇为基金运行机制,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途径保障基金来源,规范基金使用,保证见义勇为人员权益及时得到保障。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黄伟介绍,2019年,重庆已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并推动全市36个区县设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他表示,市委政法委将加快推进还未设立的区县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推动有条件的区县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协会),努力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见义勇为经费保障机制。
防控小贴士
到商场购物用餐时,建议错峰用餐,优先选择通风良好的餐厅,用餐前做好手卫生。
安全小贴士
突发事件有预案,应急演练要常练。楼道疏散防踩踏,有序跟进莫推拉。拥挤踩踏很危险,丢鞋丢物不要捡。紧跟人群不逆行,摔倒抱头身蜷曲。
来源:重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