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史》之刘鸿升本纪

今日推送之《刘鸿升本纪》录自《伶史》,据民国六年(1917年)宣元阁版影印,作者为穆辰公。该书仿《史记》体例记载梨园人物。从程长庚开始,终于许荫棠,包括孙菊仙、何桂仙、金秀山、谭鑫培、梅巧玲、俞润仙、余三胜、陈德霖等,共计三十二人。此篇为龚云甫之传记。

刘鸿升者京北人,号子余,字泽滨,初业鍜工,佣于京师某肆,以其喉润,堪任叫卖,以故肆主恒令其荷担作行贩。时人固乐闻其唤声,呼为「小刀刘」。

刘鸿升之《上天台》

时京中固多票房,环九城纨绔子,竞尚丝竹,以为乐,其大者,或粉墨登场,作诸杂剧,聚徒数十人,昼ト夜,恣意酣嬉,管弦之盛,为梨园所不及。鸿升以行贩,颇知票房所在,至辄息肩以耳聆歌,渐得其意。由是遂染戏曲,偷暇辄入票房,屡为肆主所呵,终不能悛。其母恚曰:「吾生若自孩提至成立,良非易易,实倚若博升斗供粥。今若不务正业,效纨绔儿所为,会须索我于饿草中耳?」鸿升自受母责,足迹渐与票房远,然一闻胡琴声,则喉中格格作痒,必歌乃已,因复入票房。票房通例,与宋之圆社、齐云社同,不以人为阶,一视其能歌与否,喉之佳者,虽乞丐可友王侯,故曰「票友」,示大同也。

鸿升以歌喉为天赋,深得票友欢,多乐教之者。肆主怒其旷业,不利于己,乃语鸿升曰:「凡票友皆大爷也,汝既为票友,汝亦大爷也,小肆乌足以容大爷?请行。」遂下逐客令。鸿升既被逐,其母益恚,鸿升慰其母曰:「母乎勿怒,儿意将业优,所得不宁多于鍜耶?」其母曰:「吾家无业优者,汝今业之,人其谓我不德乎?」鸿升曰:「优不必贱,以艺博钱,有何不可?」自是鸿升遂舍鍜而业优。梨园旧习,票友登场售技,必另投师门,始能逐利。不然则仍称票友,或称清客。鸿升以急于售世,百计夤缘,始拜常二庄为师,入庆春班。维时京师佣资尚未踊贵,所得资仅足以糊口。

刘鸿升之《李陵碑》

初演黑净剧,以新进无凭假,名不甚彰,而金秀山以名宿复为其前途障。然刘于金极恭谨,不啻弟子之于严师。秀山亦以其可教,不时授以诀,刘艺乃大进。后以与谭鑫培配《失街亭》,佣资始渐增。寻患足疾,需人而行,坐是大窘。有外馆商人李三者,怜之,为延医,鸿升感激,父之。老伶俞润仙亦悯其穷,饭之于家,且曰:「鸿升有喉,当不至久居人下,足疾非害也。」鸿升居润仙家数年,足不出户,医生言可阙地而居,既利于足,且能使喉上达。鸿升果穴地而居,然亦不甚验。

曾有西医设肆沪上,能以电气疗人宿疾。鸿升因就医沪上,随行者有吴彩霞。数月疾良已,乃应某园聘,仍唱黑净。沪人颇欢迎之。顾净于剧中厥职为副,其佣资亦不如生。鸿升于沪年余,声渐坠,乃蓄志改净为生,为一鸣惊人之举。

时贵俊卿有跟包黄某,邃于须生戏而无喉,因与鸿升有旧,举以授之,鸿升遂决计改生。最初所演为《失街亭》,其嗓音嘹亮而婉转,清脆而浑脱,沪人叹为得未曾有。次日复倩其唱《失街亭》,如此四日未易剧,而鸿升之名震于全沪。语云「久屈必伸,物极必反」,其斯之谓欤?鸿升自是遂以须生转徙于京津沪,所至备受欢迎。庚戌之夏,复之沪,月余囊累数千。

有市侩某,沪上之巨骗也,以鸿升易与,因饰一野妓,伪为姬君,以诱鸿升。乘其消魂时,既而缚之,欲捉将官里去。鸿升倾囊以赎,始免。寻买轮返津,以其事已为津沽报纸所宣传,无颜向人,遂郁郁归京师。时振庭方为文明园主,鸿升以尝受其父养恩,义不他就,而入文明。凡两阅月,未尝以佳剧饷人,而顾曲者不少衰。谭鑫培嫌其名与己埒,尝微服观其演剧,曲终,喟然叹曰:「吾老矣,遂使孺子成名!」

刘鸿升便装照

鸿升有烟霞癖,近更戕于女色,以故其足终不良于行,而嗓音亦有时失润。一日,鸿升于台上,恹恹欲睡,几不成声。有法部官某,戏以倒好呼之,鸿升遽反以恶声,举座大哗。警吏因执鸿升去,欲拘留之,后因振庭出而调停,以罚锾免。坐是文明座客锐减,而鸿升亦以此不见容于时,多鄙弃之者。后虽悔之,屡以佳剧饷人,而终不能以回社会之意。乃重走津门,尝与坤伶小桃合演《乌龙院》,当以足加小桃膝,顾足病不得遂,乃以手引足而上之。小桃怒其无状,推之倒地,阖园大噱。鸿升不终场而逃,亦趣闻也。

民国以来,鸿升与京人感情渐洽,乃于广和楼自建鸿庆社,名角如金秀山、德珺如、龚云甫、九阵风、朱幼芬等皆属之,而鸿升自为台柱,称一时之盛。后以第一舞台成立,所部名角多被吸收,而金秀山又以暴疾卒,鸿庆社遂解散。鸿升因复之沪,继受第一舞台聘返京。近更与王瑶卿等于东安市场起中华舞台,为股东中之要人焉。

鸿升为人无他嗜好,以足疾不能为诸游戏,但蓄美妾,佐以阿芙蓉,为室中欢而已。十余年所积,未尝浪掷,均以殖产。近复ト居西四牌楼,宅第焕然,知为新造,其墙壁皆浆砖而镂以花纹,敷地之砖,则更浸以漆。栋榱梁柱,莫不加以藻饰,陈设亦极尽瑰璚奢靡之态,而享用之丰,亦无异乎王侯。凡业伶而无产者,莫不受其颐使,仰其鼻息以为生。视为鍜工时,何啻天壤!如鸿升者,固一时之杰哉。

赞曰:吾尝相鸿升之面矣。其眉若蹙,其目若泣,其面若丧,其领若仄,头低而难平视,足蹩每欲蟹行,充其量只能以丐终也。及闻其歌,乃叹曰:「鸿升之富,其在喉乎!其在喉乎!」

(《伶史》)

(0)

相关推荐

  • 清代梨园往事:铜锤花脸金秀山耍大牌,猴王杨月楼惹上情债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也是"国粹"之一,影响相当深远.如今回过头来,了解当年京剧的奇人奇行,也是一种乐趣.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传统文化的读书人.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清代梨 ...

  • 票房票友四字经,票友读后莫心惊,德艺双馨最可贵,虚心向上心至诚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票房弊病:四字经 [注意:是有的,不是全部] 1.总想多唱,不看时空.不顾他人,过瘾就行.没完没了,夜半歌声.  2.声称没空,来去匆匆.来 ...

  • 戈宝栋:京剧票房靠“玩意儿”

    有可能在京剧界领域里,业余票友战胜官方的剧场演出.尽管官方拥有行政管理体制.经费.舆论媒体.剧场等等软件与硬件的绝对优势,但是未来不一定是属于现在的官方班子.尽管官方始终打着革新.改造.时尚等等冠冕堂 ...

  • 说表工稳 深受苏 沪票友青睐的青年评弹演员

    说表工稳 深受苏 沪票友青睐的青年评弹演员

  • 《早安片语》(55)对老年人唱戏,要宽容和批评两手抓

    <早安片语>(五十五)对老年人唱戏,要宽容和批评两手抓 一个道理得两头儿说,辩证地看,才能全面.批评还是宽容老年人自娱自乐.不求上进的唱戏,都会伤及无辜.老年人进票房,没腔没调的扯嗓子喊一 ...

  • 谢润昌:愿上海家庭票房越办越多,越办越好

    上海的京剧票房,处处可寻见,并非夸张之说.按行业.流派.小区形成的票房也比比皆是.可以说,在上海每个区.每个街道乃至公园.里弄里都能听到京胡和皮黄声的共鸣.星罗棋布的京剧票房触角,遍及东南西北,城里郊 ...

  • 秀山走秀

    秀山走秀

  • 绿茵满树:小故事:我是票友

    那天我和老王干了一仗,虽然没有打起来,也是挣得红脸脖子粗. 我和老王在一个京剧票房待了近四十年.算起来也是莫逆之交了,感情非常好,他比我大一岁,整天以老大哥自居,教育着我,行!我就当他是哥了.我们都唱 ...

  • 话说京剧票房的"自娱自乐”

    京剧票房是京剧爱好者和票友的活动场所,是自娱自乐玩京剧的地方. 说起这个"自娱自乐",一般的理解是京剧爱好者和票友群体的"自娱自乐",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不少参加票房活动的人关心 ...

  • 刘鸿升[京剧演员]

    刘鸿升(1874-1921),字子余,号泽滨,祖籍河北深县,属衡水地区所辖.曾误传为京城顺义人.清同治十三年阴历甲戌正月初十生人.其父辈昆仲曾于新街口迤南开设一家"顺成刀剪铺",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