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遗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婴幼儿期的生活经验对个体成年后的人格塑造有重要影响。然而,在成年人的记忆中,人们很少能够回忆起3岁之前的事件,对于3—7岁之间的经历也只有零星回忆。这种成年时无法回忆生命早期记忆的现象被称为童年期遗忘(Childhood amnesia),也称为幼年经验失忆症。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个体生命早期是恋母与恋父情结形成的时期,在此阶段形成的记忆因充满情感和性的内容而被个体积极压抑,从而导致成年后无法正常回忆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虽然弗洛伊德的“压抑说”遭到了多方面的质疑,但100多年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关于童年期遗忘的原因,经过多年研究,形成了“信息加工假设”“神经替换假设”和“长时程增强假设”三种主要理论。

  信息加工假设的观点是,童年期遗忘是处于发育初期幼儿的记忆编码、存储或者提取能力很弱导致的不能正常回忆,但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能够回忆。许多证据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支持,例如关于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研究表明,催眠等技术能够短暂提取生命早期的一些记忆,这表明童年期遗忘是由于对信息加工较浅,不能正常提取所致。

  希娜·乔斯林(Sheena A. Josselyn)等人认为,童年期遗忘是“神经替换”所致,即婴幼儿的大脑海马体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高速神经“替换”导致婴幼儿无法形成持久的记忆,成年后自然无法回忆起这些事件。神经生理学家们认为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可能是长时记忆的神经生理基础,新增加的神经元替换了先前已经存在的海马记忆回路中的突触连接,从而导致记忆表征的退化。因此,高水平的神经替换对形成持久记忆具有消极作用。动物研究证据也发现,当幼鼠海马区域的神经替换减少时,幼鼠的遗忘程度会随之减弱。

  蔡宗智(Tsung-Chih Tsai)在2018年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即长时程增强假设。该理论认为童年期遗忘与长时程增强维持机制不成熟有关。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是使海马内神经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的一种强化作用,是长时记忆的主要细胞基础。由于长时程增强机制的存在,海马能够对新获得的信息进行数小时的加工,加工后的信息被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长期存储。蔡宗智认为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对于长时程增强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蛋白激酶的激活能够促进长时程增强的诱导与维持,而蛋白磷酸酶则起阻碍作用。由于蛋白激酶活性在个体早期发育时会发生变化,两种酶的表达失衡,致使长时程增强维持机制的发育并不成熟,这阻碍了长时记忆的维持,最终导致童年期遗忘的产生。

  正如记忆研究的开创人里博(Ribot)在他的著作中所述:“除了某些特殊情况,遗忘不是记忆疾病,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童年期遗忘的存在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遗忘是建立新的长时记忆的前提条件,它能够通过增加记忆容量、减少旧信息与将要编码的信息之间的干扰来帮助新记忆的形成。实际上,遗忘不相关的记忆降低了试图回忆重要信息时大脑的负荷,这为儿童系统学习知识与技能、发展个性化和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童年期遗忘也是人类发展的“自我保护”措施。众所周知,个体的早期经验多是失败的经验,例如婴儿走路经常摔倒、想拿但拿不起重物等。为了减轻失败的负面影响,大脑选择性地抑制这段时间的记忆,从而保护婴幼儿心理的正常与健康发展。

  记忆构建了个体的自我表征,有助于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和发展。然而,那些很快被遗忘、在成年后几乎无法被提取的早期记忆是如何对个体的大脑与认知功能、人格以及心理健康产生持久影响的呢?例如,早期的威胁性经历容易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

  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记忆虽然被遗忘了,但并未消失,而是以某种记忆“痕迹”存在于大脑中并影响着个体之后的行为反应。例如,金姆(Kim)在他的实验中训练16天大(相对于人类婴儿时期)与23天大(相当于人类青春期前)的幼鼠对白噪声产生恐惧条件反射,并在48小时后对它们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当再次给幼鼠呈现白噪声时,16天大的幼鼠无恐惧反应,即发生了遗忘,而23天大的幼鼠保留了恐惧记忆,这一结果体现了典型的童年期遗忘现象。同时,实验者对测试后的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发现不管是否保留了恐惧记忆,两种幼鼠杏仁核中的蛋白激酶都升高了。重要的是,未经过恐惧条件反射训练的幼鼠的杏仁核中不存在蛋白激酶升高趋势。也就是说,无论早期记忆是否被正常提取,这种杏仁核蛋白激酶激活的痕迹一直存在于大脑中。这表明,生命早期形成的原始记忆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以某种形式的表征存在于大脑中并持续影响个体的发展。

  第二种解释认为,海马记忆系统就像语言一样,随着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成熟,并存在发展关键期。阿尔贝里尼(Cristina M. Alberini)认为,童年期遗忘反映出海马体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即在个体生命早期未成熟的海马系统对刺激和经验高度敏感,此时一个最佳的暴露环境是发展功能有效、组织良好的海马记忆系统的关键。相反,如果在这个关键期内个体经历了生活逆境,例如生活压力、忽视等,则可能会使其患有终身的功能障碍。阿尔贝里尼假定,大脑复杂功能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关键期随着时间推移循序渐进地成熟,已经发育完全的功能是更复杂功能的关键期发展的基础。如果某一大脑功能的关键期发育失调,随后的一系列关键期都可能改变,导致个体发育中断或者某些功能异常。个体的早期生活逆境会影响海马系统功能的正常发展,从而严重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童年期遗忘对个体从懵懂无知的幼儿发展到身心健康的成人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许多研究者试图去解释为什么已经被遗忘的早期经历能够深刻地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但这些研究大多关注个体早期生活逆境,如恐惧记忆、生活压力等。未来研究可以探讨这种早期生活经验的深刻影响是否是厌恶型刺激(如恐惧)所独有的,其他类型的学习是否也能够在被遗忘的情况下影响个体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范筱筱 曹晓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