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结构是文章的骨骼”
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
——《文心雕龙》
文章是表达作者的思想、认识、情感的一种书面语言形态,为了达成“表意”这一目的,除了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到底是什么,还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告诉读者。在一篇文章中,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语言是文章的肤容,而结构则是文章的骨骼。灵魂、血肉和肤容必须依附于骨骼之上,才能组成有机的整体。
文章结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结构可以反映出作者关于所描述主题的完整认识和思考过程,而将这一过程展现给读者,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作者所传达的观念。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化,作者思路清晰,则结构严谨;作者思路混乱,则结构松散。
也就是说,在一篇文章中,要说什么、不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简略说什么,这些都是应该要经过周密安排的。即便是传达同一个观念,使用同样的材料,如果不注意对材料进行取舍和安排,没有形成清晰严谨、层次分明的结构,那么也很难让读者明白作者想要传达的观念。
一、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1)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而它的性质尤其专横而残忍。
(2)这鸟是不砌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在生殖季节只产卵于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化哺育。鹃雏较莺雏大,在将长成时甚且比莺之亲鸟尤大。鹃雏孵化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听其号寒啼饥而惨死,而自己则独霸着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劬劳着哺育着比自己还要大的鹃雏,真是一幅令人不平,令人可以流泪的情景。
(3)我们一提起杜鹃来,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在眼底缠绵。
(4)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是任何鸟之所不能及。
(5)而且,这感情还超越了“国民的”之范围,东方诸国大抵是受了传染的。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便并不输于本国。
(6)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但它时而又幻形为薄命的佳人,时而又幻形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这在国民的感情中是成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是成了国民的感情。
(7)想到这些实际上来,觉得杜鹃这鸟大可以成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罪。杜鹃是与生俱来的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8)人的智慧究竟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的意象而不顾实际,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哺育着,通乎去来今的三世。
(9)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上述的例子,就很难让读者明白作者究竟想要表达的观念是什么。如果我们将这几个段落的大意进行归纳,会发现这篇文章的几个段落难以形成一个清晰、合乎逻辑的结构。
第一、二段为杜鹃下了一个负面判断,杜鹃并不美,脾性也尤为恶劣。
到了第三段却开始话锋一转,说杜鹃在文学史上拥有显赫的地位,让人联想到缠绵的诗意,和前面两个自然段表达的观点完全相反,为什么如此恶劣的杜鹃却可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这是读者读到这里之后很容易产生的疑问,但是文章却并没有对疑问进行回答,这就会让读者感到一头雾水。
到了第七、八段,作者关于杜鹃“欺世盗名者”的思考,以及文章的最后一段,说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最大例证”,似乎是总结了全文,但到此为止文章究竟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观念是什么呢?给杜鹃下这样一个“名实不符”的判断有何意义呢?
其实,这个例子是将郭沫若的经典散文《杜鹃》段落进行打乱而成。
其原文如下:
(1)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是任何鸟之所不能及。
(2)我们一提起杜鹃来,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在眼底缠绵。
(3)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但它时而又幻形为薄命的佳人,时而又幻形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这在国民的感情中是成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是成了国民的感情。
(4)而且,这感情还超越了“国民的”之范围,东方诸国大抵是受了传染的。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便并不输于本国。
(5)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6)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而它的性质尤其专横而残忍。
(7)这鸟是不砌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在生殖季节只产卵于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化哺育。鹃雏较莺雏大,在将长成时甚且比莺之亲鸟尤大。鹃雏孵化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听其号寒啼饥而惨死,而自己则独霸着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劬劳着哺育着比自己还要大的鹃雏,真是一幅令人不平,令人可以流泪的情景。
(8)想到这些实际上来,觉得杜鹃这鸟大可以成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罪。杜鹃是与生俱来的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9)人的智慧究竟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的意象而不顾实际,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哺育着,通乎去来今的三世。
行文思路分析
来解读一下原文的行文结构: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先归纳总结出杜鹃的“名”。杜鹃在文学史上占据极高地位:曾被作为望帝、佳人、志士的化身,代表纯洁真诚的国民感情,甚至声名远扬,深受日本文人学士厚爱。杜鹃的“盛名”,是全文的引子开端,也是本文接下来要讨论的观念的事实基础。
第五自然段开始,作者通过一个转折句“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承上启下,道出作者对于杜鹃的“实”的看法。在第六、七自然段从生物学的视角审视杜鹃,其貌不扬,“鹃占莺巢”的行径更是堪称恶劣。
作者通过对比杜鹃的“名”“实”如何不符,联系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自然而然地在八、九自然段得出最终的结论,不能全凭主观意象不顾实际,要对那些“人面杜鹃”保持警惕。
为何作者会得出这一结论?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战争时期,联系其写作背景可知,此文正是在借杜鹃来讽刺批判日本帝国主义、警醒世人。在主观意象中,日本是承蒙中国恩德,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友邻;而现实是日本帝国主义忘恩负义、“鸠占鹊巢”,活脱脱就和杜鹃鸟的“名”与“实”之对比一般鲜明。
要想达到这一警醒效果,必须要先提出杜鹃美好的意象,再尖锐地拿出事实将幻影戳破,这一行文结构实际上是反映了作者的说理思路的。倘若将行文结构打乱,先谈事实,再谈意象——正如前面我们打乱顺序的那篇,则很难让读者读懂文章的真正意涵。
通过分析郭沫若这篇《杜鹃》,我们即可体会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一篇好的文章结构,必须能够符合读者的线性阅读思维,整个写作思路娓娓道来、环环相扣。要尽可能地避免思维跳脱、旁逸斜出等问题。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反复叩问自己,这一段的意义为何?和我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是否有关?这一段和上一段的段落逻辑关系是什么?下一段应该要承接什么?在写文章之前,自己必须要理清楚自己的思路。必须要具有读者思维,尝试站在第三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文章行文结构是否严丝合缝、顺畅易读,全文能否自圆其说、令人信服。
二、真题解读
上文我们通过名篇《杜鹃》体会到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尝试来思考一下在考试中,我们如何去构思行文结构。
2020年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1
解读材料核心
20年江苏卷的作文材料可谓是非常贴近时代背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了。在自己动笔前,我们先来好好读一下材料的核心内容以确认我们行文时的思路和方向。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材料中最开始的这两句,是描述了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这样一个客观普遍存在的现象。
“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
这一句其实是为我们的文章限定好了写作的背景,也就是智能互联网时代。
“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最后这一句话在试图告诉我们,如今我们在互联网上所选择浏览、点赞、分享的每一条信息,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下的自己、塑造着未来的自己。
2
确定文章立意
读懂材料的内容,我们也就可以大致思考出来我们文章立意的大致方向:
在信息极大丰富的智能互联网时代,应该要认识到我们自身存在着偏好某种信息的思维惯性和局限性,努力对抗惯性、打破局限,以塑造更好的自我。
3
思考行文结构
确定好了大致的立意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就应该要构思全文的行文结构了。需要思考:
文章的开头如何引入?
正文由几个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分别论证什么观点?
段落之间的起承转合如何衔接?
用怎样的方式结尾?
范文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范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但凡是人,总要“求同”的。大至国族命运共同体的黏合,小到曲觞流水的雅集。所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原是人之常情。
(2)你喜欢NBA,同样的球迷多半愿意与你亲近,你习惯吃火锅,自然别人愿意跟你聊麻辣话题。一个人的影响力很大,他(她)的偏好对外界的影响就更明显,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3)古代的君王早就知道自己的人性经不起过分试探,稍微明智些的,都会留两位魏征这种“直臣”。其用意,无非避免大家都揣摩自己的心思说话,让自己陷入“世界让我随心所欲”的假象。
(4)古人为此造了一个成语,叫“求同存异”。听起来,既不违背本性,又很宽容,够得体。
(5)但在智能互联网时代,“求同存异”的难度正在指数性增长。当你在今日头条上点开一个新闻时,甚至当你在拼多多上点开一个瓜的时候,AI都在分析你的偏好,然后拣你喜欢的信息塞给你。具体的过程不是这么简单,但当你点开过一个瓜时,你看网上全世界的商户都是卖瓜的,却也不是很夸张。
(6)有句俗语:“当你手里有把锤子,你眼中的事物全是钉子。”智能互联网的能耐在于,它真会让你看到的都是钉子。这当然只是比喻,但AI足以强化人的刻板念头,比如某地的人都是骗子,或者某个地域的女孩如何不正经。
(7)传播学上,这类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或者“信息同温层”。不是多么新鲜的概念了,让人难堪的是,概念虽然老旧,一点也不耽误人类在一次次惺惺相惜的点赞、转发、赞赏中,反复踩到坑里。
(8)智能互联网强化了“信息茧房”的威力。“求同存异”变得愈发难能。要“存异”,首先得知道“异”的存在。如果都不知道有“异”,何谈“存异”呢?
(9)无论“求同”有多么正常,有多少好处,必须看到,“求同”的另一面,始终是“排异”的。人类对不合意的事物本能地趋于排斥。被“信息茧房”改造过的“求同”所产生的“排异”,更容易具有破坏性。比如说,对网上的不同意见产生应激性的愤怒,甚至转化为多数人的网络暴力。
(10)智能互联网时代,仅仅是被动的“求同存异”,恐怕已经不足够让人保持清明。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需要付出更多的主动努力去了解和包容。也许可以算作智能互联网时代人类为了不会变得比古代君王更傻,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11)知道这一点可能会让你好受一点:“求同”固然是生命原初的动力,但“存异”却是生命进化的路径,如果不是某只存疑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宽容接纳了入侵“异端”,就不会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更不会有今天的人类。
(12)换句话说,“求同”的点赞证明你没有失去生命的本能,但打破信息茧房的“存异”甚至“求异”才能证明你作为人类的可贵呀。
这篇文章结构一共有引入、现象描述、危害分析、解决对策四个部分。
01
引入
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引入部分,用我们身边常见的一些现象来引入文章讨论的话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使用身边案例来切入论题,是常见的、较容易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方式。
02
现象描述
第三至六自然段则是古今案例相结合,去探讨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现象从古至今的变化。古人智慧性地创造出“求同存异”这一成语,提醒我们要允许“异”的存在;然而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因为AI在不断分析我们的偏好并精准推送,我们很容易看到“同”,却越来越难见到“异”了。
03
危害分析
第七至九自然段,对上述的智能互联网中这种倾向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只关心那些自己喜欢的领域,只关注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同的观点,这会让我们陷入到“信息茧房”之中。“求同”的另一面是“排异”,被信息茧房放大的排异行动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和危害性。
04
解决对策
第十、十一、十二自然段是根据上文推论出结论,探讨问题的解决对策。对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需要付出更多的主动努力去了解和包容;要打破信息茧房,不仅要“存异”,更要主动“求异”。
总的来看,这篇文章通篇围绕着中心观点也即“求同存异”展开,先由身边案例引入议题,梳理历史来发现从“求同存异”到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茧房”问题,批判了信息茧房会导致的认知局限性片面性以及群体网络暴力等危害,最终得出结论应该要主动“求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