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特别优美的1首诗《村行》,就像是1幅风景画,美得不可方物!

纵观我国古典诗歌史,但凡优秀的写景诗,无不具有特别优美的意境,和能够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苏轼曾在《东坡题跋》中说过的“诗中有画”。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都是符合这一特征的优秀诗篇。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村行》,也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优秀诗篇。它出自于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之手,是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公元839年,也就是开成四年春,杜牧因公途经南阳,在南阳城西一农家避雨时,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招待,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抒写田园风光的小诗。

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领略到杜牧所描绘的柔桑、村坞、垂柳、塘雨、蓑衣、牧童、耕牛、篱笆、村女、主人、鸡黍等田园风光。它们相映成趣,又组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既有自然美,又有人情美,还有意境美,可谓美得不可方物。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杜牧的这首诗《村行》: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首联“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杜牧便展现了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城西的一派大好春光。它的意思是说,杜牧在仲春季节,路过南阳城西,见到了遍村柔桑,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诗题“村行”来看,这首诗着重体现的应是“行”的特色。所以开篇两句中的一个“过”字,不仅点明了题意,也展现出了一幅动态的风光图。

颔联“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即春风吹拂着依依垂柳,点点细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春风、春雨、春柳,都是春天典型的景物,它们可以说是自带一种自然美。而“娉娉”和“点点”,不仅对仗工整,更是加强了风景的动态美。虽然是白描,但字里行间无疑洋溢着杜牧对农村田园风光的热爱。

颈联“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意思是说,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隔着篱笆可以窥见穿着红裙的少女。如果说首联、颔联,杜牧是着重展现农村的自然美,那么颈联、尾联则是着重展现农村的人情美了。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从听觉和视觉的不同角度,感受到农家儿女淳朴生活。

尾联“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即杜牧走进了农家,脱下了半湿的衣裳,主人则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他。从这两句诗来看,这个村落的农家是热情好客的,它所体现的正是当地民风的淳厚。字里行间,我们也能感受到杜牧对农家真情的感激。

综观杜牧的这首诗,语言轻快俊爽,意境优美,所描写的不同景物构成的农村风景画,也美得不可方物。其实,杜牧本来就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如《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这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练字”。“练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是 完全不够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