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的中医治疗
传统医学认为:痰饮是指人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亦称“淡饮”、“流饮”。
痰饮的成因
痰饮的成因,概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感受寒湿、饮水过量等,内因主要有劳倦过度、房劳伤肾等。
这些因素往往互相影响致使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三焦不利,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积,变生痰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01
外感寒湿:
寒湿之邪、易于伤人阳气,阳气受损,则湿邪易于停聚。凡气候之寒冷潮湿,或冒雨涉水,或坐卧湿地、寒湿浸渍等,水湿之邪侵袭卫表,卫外之阳先伤,肺气不得宣布,湿邪浸渍肌肉,由表及里,困遏脾胃,中阳受困,运化无力,以致水津停滞而成痰饮。
02
饮食不当:
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食生冷,或暴饮过量之水,或脾胃素虚,食少饮多;水停而不消,均可阻遏阳气,使中州失运,湿聚为饮。诚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多饮,水停心下”。
03
阳气虛弱:
饮为阴邪,其为病多见于阳气虚弱之躯。思虑劳伤使中阳失运,水停为饮者,其本在脾;房劳伤肾,或高年下焦阳虚,不能化水,以致水泛心下者,其根本在肾。
痰饮就病理性质而论,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液停积为患。虽然间有因湿邪与里水相搏、或饮邪久郁化热,表现为饮热相杂之候,但究属少数。中阳素虚,脏气不足,实是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因水为阴类,非阳不运,若阳气虚衰,气不化津,则阴邪偏盛,寒饮内停为患。
辨证施治
痰饮的辨证,首先应根据其停饮的部位区别四类不同的证型。如停留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肢体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同时尚须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无论病之新久,俱应根据症状,辨别主次。
饮为阴邪,故其治疗以“温药和之”为原则,借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若饮邪壅盛,其证属实,可根据其停积之部位,分别采用发汗、攻逐、分利等法;至于阳虚而饮邪不盛之微饮,则以健脾温肾为主。
痰饮
多由素体脾虚,运化不健,复加饮食不当,或为外湿所伤,而致脾阳虚弱,饮留胃肠由于虚实主次不同,常见两种证型。
01
脾阳虚弱
症状:临床常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背寒,呕吐清水痰涎,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头昏目眩,食少,大便稀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法:温脾化饮、益气温阳;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桂枝8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茯苓12克、半夏8克、生姜10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为1疗程。
方析与加减:方中桂枝、甘草通阳化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生姜和胃降逆。若眩晕、小便不利加泽泻、猪苓以渗湿升清,若脘腹部冷痛、吐涎沫,酌配干姜、吴茱萸、川椒目、肉桂等温中和胃;若心下胀满,加积实以开痞。
02
饮留胃肠
症状:临床常见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滑。
治法:攻下逐饮,消痞定痛;方用甘遂半夏汤:甘遂10克、半夏12克、白芍12克、朩香12克、蜂蜜10克(兑服),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为1疗程。
方析与加减:甘遂、半夏、木香逐饮降逆顺气止痛,白芍、蜂蜜酸甘缓中以防伤正。若水饮在肠,饮郁化热者加大黄、葶苈子攻坚决壅、泻下逐水,若饮邪上逆,胸满者加枳实、厚朴以泄满,但不能徒快一时,攻逐太过,易伤正气。
悬饮
多因素体不强,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而致络气不和。若饮阻气郁,久则可以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在病程发生、发展全过程中,有如下几种证型。
01
邪犯胸肺
症状:临床常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有汗而热不解,咳嗽少痰,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治法:和解宣利,止咳平喘;方用柴枳半夏汤加减:柴胡15克、黄芩12克、瓜蒌12克、半夏10克、枳壳12克、桔梗10克、赤芍8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
方析与加减:方中以柴胡、黄芩和解清热,瓜篓半夏化痰开结,枳壳、桔梗、赤芍理气和络。若咳逆气急、胁痛,加白芥子、桑白皮;心下痞硬,口苦、干呕,加黄连、半夏、瓜蒌;热甚有汗,咳嗽气粗,去柴胡合入麻杏石甘汤,以清热宣肺化热。
02
饮停胸胁
症状:临床常见咳唾引痛,但胸胁痛势较初期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一侧,病侧胸胁胀满,甚则可见侧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逐水祛饮,泻肺补脾;方用补脾泻肺汤加减:葶苈子12克、甘遂10克、芫花10克、大戟8克、桑白皮15克、苏子10克、瓜蒌12克、茯苓12克、半夏10克、泽泻12克、大黄8克、大枣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
方析与加减:方中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逐饮,苏子、茯苓、半夏降气化痰,泽泻、大黄利水通便,使饮从二便而出,配大枣、甘草补脾缓中,若胸闷气急加陈皮、木香、郁金;痰气郁阻加瓜萎。
03
络气不和
症状:临床常见胸胁疼痛,胸闷不舒,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天时更为明显,舌暗苔薄,脉细弦。
治法:理气和络,定咳止痛;方用香旋郁陈汤加减:香附10克、旋覆花10克、苏子10克、杏仁8克、半夏8克、苡仁15克、茯苓12克、郁金12克、陈皮10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
方析与加减:方中以旋覆花、苏子、杏仁、半夏、苡仁、茯苓降气化痰,香附、郁金、陈皮理气解郁止痛。若痰气郁阻,胸闷,加瓜萎、枳壳;久痛入络,痛势如刺,加桃仁、红花、当归尾、元胡以活血通络止痛;水饮不净,加通草、路路通、冬瓜皮等。
04
阴虚内热
症状:临床表现为咳呛时作,略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心烦,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止咳化痰;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麦冬15克、沙参12克、玉竹12克、天花粉10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20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
方析与加减:方中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养阴生津,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清肺降火。若潮热加银柴胡、青蒿、鳖甲;咳嗽气喘加百部、贝母;胸胁痛酌加瓜蒌皮、丝瓜络、郁金;积液未尽加泽泻、木通;兼有气虚,神疲气短,易汗,面色恍白者,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等。
溢饮
多因外感风寒,玄府闭塞,以致肺脾输布失职,水饮流溢四肢肌肤,水寒相杂为患。
症状:临床表现为四肢沉重或关节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口不渴,或兼见咳喘,痰多白沫,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解表化饮,散寒祛痰;方用麻桂姜辛汤加减:麻黄6克、桂枝8克、干姜10克、细辛8克、半夏10克、甘草6克、五味子10克、白芍12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
方析与加减:方中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干姜、细辛温化寒饮,半夏、甘草化痰利气,佐以五味子、白芍,使散中有收。若肢体浮肿明显者、加猪苓、茯苓、泽泻利水祛饮;寒象不明显去干姜、细辛;如表寒外束,饮邪滞而化热伴有发热烦躁,舌苔白腻者,则宜用大青龙汤发表清里,以麻黄桂枝合石膏为主药。
支饮
多因受寒饮冷,久咳致喘,迁延反复伤肺,肺气不能布津,阳气不运,饮邪留伏,支撑胸膈,上逆迫肺;在感寒触发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时以正虚为主。
01
寒饮伏肺
症状:临床表现为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往往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则面浮脚肿,或平素伏而不作,每值遇寒即发,证见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舌苔白滑,脉弦紧。
治法:温肺化饮,止咳平喘。方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2克、桂枝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8克、半夏10克、桔梗12克、细辛8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
方析与加减:方中以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半夏、桔梗、甘草化痰利气,佐五味子、白芍使散中有收。若体虚表著者,去麻黄、桂枝;咳喘痰甚不得平卧者,可用葶苈大枣肺汤加味,以泻肺逐饮、化痰平喘。痰多粘稠,胸满气逆,配白芥子、莱菔子豁痰降气;若虚实错杂,饮邪夹热,证见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脉沉紧者,宜用木香防己汤加减,以扶正祛邪、行气散结。
02
脾肾阳虚
症状:临床表现为促动则为甚,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少,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小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浮肿,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苔白润或灰腻,舌质胖大,脉沉细兼滑。
治法:温脾补肾,利水化湿;方用金匮术甘汤加减:附子8克、桂枝6克、淮山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0克,水煎服,1日1剂,连服3天。
方析与加减:附子、桂枝助阳化饮,淮山、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茯苓、泽泻利水祛饮,熟地、山萸肉、菟丝子补肾纳气。若食少痰多,配半夏、陈皮;如脐下动悸,吐延沫,头目昏眩,是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候,可先用五苓散化气行水。
SUMMER
结语
SUMMER TIME
痰饮是体内水液得不到运化,停聚在某些部位而形成的一类病证。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为诸饮的总称,狭义的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于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倦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运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
痰饮的辨证,首先应根据饮停部位,分别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同时还应掌握体虚邪实的特点,从症状区别标实与本虚的主次。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权宜之法,待水饮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绝水饮生成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