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逻辑判断之实践论证
事业单位考试的可能性推理考查中,有一类题干的论证过程很有特点,它像是在探讨用一些方式方法来做成一些事情,达到一些目的,或者实现一些效果。这其实也是属于我们要掌握的一类典型论证模型,叫做实践论证。
一、模型简介
例:小明最近迷上了一款游戏,他很羡慕其他玩家的超级高水平,非常想向他们靠拢,决定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花6小时的时间在游戏上,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
在上述例子中,小明想通过每天玩6小时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即采取方法措施(每天玩6小时)来达成目的(提高游戏水平),这就是典型的实践论证。我们要想对其进行削弱加强,要讨论的就是该方法措施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是否能达成目的?是否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在实际题目中会如何表述方式方法和目的:
二、例题
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主张的是:
A.统计表明行车速度达120公里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反而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B.限速每小时120公里不能迅速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因为高速驾车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C.时速达120公里时,汽车的油耗量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油价,大多数司机还是放松油门
D.虽然时速限制放宽到120公里,但在不少路段上,很多司机对此速度有安全之虞
分析题干:
题干通过提高最高时速限制的措施想要达成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的目的,是典型的实践论证模型。
分析选项:
A项:限速转为120公里会明显增加事故,影响高速公路使用效率,即该措施不仅没能达成目的,还有不良影响,可以削弱,保留;
B项:指出不能迅速提高使用效率,但提供的依据是高速驾车对技术要求高,但我们并不清楚实际司机能否具备高技术水平,可以削弱,保留;
C项:说的是大多数司机考虑到油价,通常不会开到时速120公里,但120是最高时速,只需低于120高于100同样也是能提高使用效率,所以不能削弱,排除;
D项:说的是司机对120的车速的担心,但这样的担心是否影响到道路使用效率未知,所以不能削弱,排除。
比较A、B两项,A项直接指出不能达成目的并有不良影响,而B项中实际司机对于技术的掌握情况并不清楚,相对来说缺少一些联系,削弱力度较弱。
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