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枫林尽染,空山晓来寒露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据说有一年秋天
苏东坡前去拜访王安石
不巧这天王安石外出不在家
因为平日里也很熟络了
家仆便引领着来到了书房
苏东坡久坐无聊 站在书桌旁
看到王安石一首未完成的诗稿
只写了开头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文豪暗生疑窦
“黄花”自然指的是菊花
菊花是最耐寒最经风霜的花儿
怎么会被秋风吹落?
这就像前两年热播的《甄嬛传》里
当旁人劝沈眉庄争宠时 她回应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苏东坡和我们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于是乎提起笔来 续诗两句:
秋花不比黄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罢搁笔 久候不至 扬长而去
王安石回来后 看到苏轼题写的两句
心中哑然又不满 决定让事实说话
他将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
这年秋天寒露 苏东坡后园赏菊
推开园门 大吃一惊
只见菊花纷纷落瓣 满地铺金
想起曾经续诗的过往 才知道自己错了
在寒露的秋意之中 菊花盛开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秋分过后十五日 即为寒露
雨水渐少 露水渐增 天气干燥
寒露 标志着秋天从凉爽走向寒冷
若说白露还有蒹葭苍苍的诗意
寒露则染上了冷峭的威慑
今日寒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诗经·豳风·七月》吟唱着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这里的七月 九月 当然是农历
九月相当太阳历的十月份
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
寒露时节的南方 或许才刚刚入秋
西北东北地区 冬天的序幕悄悄拉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候鸿雁来宾
大雁被称为五德兼备的鸟儿
此时此刻 天空中排列整齐
或一字 或人字 相伴相携着往南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已至深秋
鸟儿踪迹渐渐难觅
此时 古人看到
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
因其纹饰颜色与鸟儿相似
就认为是飞禽所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节气虽已寒意深重
但菊花的全盛时期恰在此时
这大概也是之前我们讲的
苏东坡误读王安石诗词的原因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或许我们还有印象
白露物候中 已有鸿雁南飞
对于此 古人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白露寒露 大雁不同
白露之后是鸿雁 寒露之后是候雁
史上最成功的商人吕不韦认为
白露后是鸿雁父母 寒露后则是子女
无论何说 这都是最后一批大雁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菊花在中国文人心中
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地位
作为四君子之一
菊花带给国人的体验是多重的
站在三闾大夫屈原的角度
“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他
借菊花传递着
品性高洁 不同流合污的思想
至于在陶渊明看来
菊花就是“花之隐逸者”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古人看来
若最后的鸿雁不肯南飞
说明四海之内尚有未臣服的子民
若鸟儿不能化为蛤蜊
则季节变化将会错乱不堪
若菊花在此时未能盛开
则表明此时的土地不宜耕种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寒露前后
东北地区甚至已进入冬天
阳气的退散 天气的寒冷
都无声地劝告着人们
调整自己的行为 适应自然的变化
但恰在此刻 我们更有施展活动的欲望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展翅高飞的力量 在此刻勃然升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更何况 在时空序列中
寒露节气正处在火山旅卦时期
旅卦的含义不言自明
秋高气爽 一个适合旅游的时节
其实在古代 这也是难得的农闲时光
当然 古人不像我们这么幸运
“沙场秋点兵” 道出了此时在忙碌的事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寒露之后 桂花飘香
桂花糕就成为最应景的小食
据说 桂花糕还有个神奇的传说
古时金榜题名
又称之为“蟾宫折桂”
桂花糕的来历
就与状元折桂有关
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相传一晚书房苦读 不觉睡去
此时魁星入梦
问之是否想月宫一游 折桂而来
杨慎欣然前往
魁星便令西海龙王载其飞至月宫
到达月宫的杨慎无所畏惧
看到宫殿之中最为高大的桂花树
二话不说爬到树上折下桂枝
兴冲冲回到书房 将桂花放入瓶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觉醒来 发现不过南柯一梦
但后来杨慎果然一举成名 高中状元
明末小贩刘吉祥从中得到启发
巧心思将桂花制成糕点 名之曰桂花糕
有着美好寓意的桂花糕
一经上市 销售一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与桂花糕同样应景的
是与陶渊明齐名的菊花酒
陶渊明之爱酒 举世闻名
据说某年深秋 东篱赏菊却无酒
正在独自惆怅时 白衣使者飘然而至
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知其爱酒
特意派人携酒前来赠之
陶渊明大喜 开坛畅饮 吟诗作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昔年深秋
毛主席登临橘子洲头
看万籁霜天竞自由
不禁壮怀辽阔 豪情万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今之秋季
虽无伟人之胸怀 但
放眼此时的人间
菊花满堂 丹桂飘香 层林尽染
柿柿红润如意 枫叶满山徜徉
不经一番寒凉 不历数月繁忙
哪里能体会得到深秋的意味绵长
天气虽寒 但心中仍热情如火
生活在世间的你我 并不曾懈怠
因为我们知道 迎着深秋
我们更要一步步稳稳地前进
感受彼此的关怀 体会奋斗的喜悦
天涯海角 彼此珍重 共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