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交流圈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

第十五章·清代书法(中篇)
————2021.03.24

(接上期)
(五)、翁方刚
翁方刚,字正三,号潭溪、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人。治学精博,著述宏富,曾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官至内阁学士。他善书楷行草,其楷书学唐人而谨守法度,点画之间,讲求规矩。行书学颜真卿、董其昌,写得格清而气厚。与刘墉相比,刘书学古能化,自出新意;翁书则严守规矩,不以创新为己任。
自元代赵孟頫以后,书法作为绘画语言得到日益深入的应用,故后世的画家多能书,有些人并列书画大家。画家中,八大山人与石涛就是如此,而扬州八怪则使这趋势得到了规律性的体现。此后,学画者必先学书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书与画的交融与相互推动日见深人。

(六)、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1626~1705年),姓朱名耷,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室王孙,自幼聪颖,随父学习,工诗文善书画,通经史,中秀才,青少年时一帆风顺,明亡后,他逃人山中为僧,拜师学佛,造诣精深。他深怀破家亡国的痛苦,直至中年,都以佛学宗师的身份主持佛事和在社会上活动。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取法董其昌与《痤鹤铭》,其书风由早期的奇伟方硬渐变成雄浑静穆。他喜于画中题跋,书法作品也较多。《行书刘伶酒德颂》受黄庭坚与《痤鹤名》影响,结体中收外放,用笔沉着挺拔,章法则大小错落,气势绵长。八大山人早期书法以求奇见胜,不论在结体上还是用笔上,总要使长者更长,短者更短,作书如作画,使字有奇态,笔有奇气,是以画入书的先锋人物。八大山人后期的书法渐趋苍老平淡,用笔的起止提按愈来愈少痕迹,行草书少引带,更无锋芒,只存一片静穆之气。从《河上花长卷题跋》、《小楷心经》中可以体会这种气息。

(七)、石涛
石涛(1642~1724年),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瞎尊者、大涤子、清湘陈人、苦瓜和尚等。广西全州人。俗名朱若极,为明室王孙,明亡后因政治斗争破家,随仆人逃亡,当时只有四岁。四岁出家为僧后居住武昌,读古书,习书画,学颜鲁公。22岁时入浙西拜旅庵本月为师学禅,遵师嘱周游八极至宣城,结识梅清等艺术家,日日临习古帖,游山写生,笔墨得人文熏染,黄山之助,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康熙十九年,他移家南京,与当时的江南文士来往频繁,书画名声远播。在南京期间,康熙南巡,他两度参与接驾。后受博尔都之请人京居住三年,无功而返。返回南京后,即在扬州谋建房屋,终老于此。石涛与八大的破家原因不同,人生态度也不同。八大破家因清室入主中原,而石涛则是因内部操戈而破家,前面的起因相同,而直接作用不一。石涛一直有入世的思想,对社会抱有希望却屡受打击。但是同样悲剧的人生锻炼了他们的艺术。
石涛书法以学古起步,善隶楷行草诸体,尤能以各体笔势相互为用,写到高兴处,令人不知是隶是楷,是行是草,质朴天真,是书又似画。他的画中往往题了又题,长跋尤其多,书法作为他绘画的语言显得举足轻重,其书风对后世书画家影响巨大。
八大山人与石涛之后,这种以书为画,以画作书的风气在扬州八怪手中得以发扬光大,并得到了社会文化的广泛认可与推崇,对当时及后世社会文化影响深远。他们个性鲜明,与当时流行书体风格迥异,其中尤以金农、郑燮为代表。

(八)、金农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别号曲江外史等,仁和(今杭州)人。自幼聪明,好学深思,从名师研读经史,学为诗文,具备了精深的文化修养。他尤其喜欢钻研金石之学,好收藏,精鉴赏。但性格刚直,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迂狂”的文人。
金农50岁以前为实现自己的志愿游历四方,东西南北,足迹遍天下,所到之处,访寻名师,交结同好。51岁时,他赴博学鸿词科落选,从此以布衣终世。一生以书画为生,穷时多,富时少。
金农书法善各体,尤以自创的漆书独标一格,之所以称其为漆书,是因为他作书时墨浓似漆,又用笔如刷。他自称取法自《国山》、《天发神谶》两碑,实际上是受六朝碑版的影响,以刀法人笔法,以笔锋现刀锋,结体则取汉魏书法中朴茂厚密一路,造成上阔下狭之势,横粗竖细,凝重高古不乏生机。金农的行草书也掺人楷书、隶书笔法,别有一种韵味

下期关注 第十六章·清代书法(下篇)
————
1-3、翁方刚书
4-6、八大山人书
7-9、石涛书
10-13、金农书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