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 新经济地理与产业创新生态

一、

 新经济生态的两大内涵

在新经济地理上,一个城市、地区或者国家到底怎样才能崛起,不仅要遵循新经济地理发展结构与空间变迁的规律,关键是形成了怎样的新经济生态。这种“生态”,既不是以往的以政府加快向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服务政府转型而带来的营商环境,也不是“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推手+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选手+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拉手”的组织方式与结构,而是促进一个城市、地区、国家能够共生共荣、内生自生、闭环循环、自组织自成长“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的“永动机”。

在这个新经济“永动机”下,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能够把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流向产业、实业、企业、创业,并通过创业创新、转移转化及产业化等方式,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并形成新的财富创造与分配机制。更进一步而言,新经济生态的核心是“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以及这两个生态有机结合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产业创新生态”,体现“世界是湿的”。

一般而言,“产业生态”更多的是侧重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块状经济-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演变而来。块状经济本质是规模经济,主要是围绕大企业产品配套而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或由于产品相似出现在某一区域产业集聚,也就是产业空间集聚与专业空间集聚;产业集群本质是范围经济,主要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 在地理位置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呈现出产业高度集聚、价值链条完善、企业协同发展、服务体系完备、产城融合发展等特点;产业生态本质是网络经济,以链接一切、平台型企业、网络化生产、去中心化为代表,各次产业、各类企业、各类资源共生共荣、竞合发展、开放创新。

与此同时,“创新生态”更多的是侧重政、产、学、研、金、介、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从“创新体系-创新网络-创新生态”演变而来。在推进国家与地方的创新发展来看,主要历经了创新体系、创新网络、创新生态三代路数。最早讲求“创新体系”,侧重平台载体,让创新能有所依托;后来注重“创新网络”,侧重组织方式,让创新成为集体行动;如今倡导“创新生态”,侧重生态环境,让创新成为无所不在的空气。与之相适应的,便是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向生态开发。从最早是空间载体的形态开发,让创新主体有物理空间;到之前的服务平台的功能开发,让创新主体更加便利;再到如今是环境生态的生态开发,让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环境更加开放、协同、融合。

二、

  最好的新经济生态在哪里

纵观具有国际影响的产业高地和创新尖峰,或者说是拥有良好创新生态、能够引领未来全球发展趋势的国际重要城市,往往有五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在源头上有大量高端创业。这种创业往往不是一般的草根创业或草根转型创业,而是产业组织者创业、系列创业者创业、职业经理人创业、跨区域创业者创业、创客极客变革式创业、科技人员团队创业,以及部分青年大学生创业、集团内部创业。

二是在基因上有信息产业的基础。为什么这么强调信息产业,是因为只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才能打破时空的局限,从小市场到大市场,为创业、企业创造爆发成长的空间及条件。所谓信息产业的基因,就是由软的操控硬的、线上的驱动线下的、用互联网打破打碎封闭的,还包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先进制造等基础产业插上智能科技乃至数据驱动的翅膀。

三是在杠杆上具有发达的科技金融。科技金融中最核心的是创业投资,创业投资中最核心的是天使投资。天使投资在培育发展新经济、孕育创新生态中,起到了创意挖掘、创新循环、创业孵育、网络溢出的作用,没有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就没有最新的生产力和财富。

四是在组织上有发达的平台经济。平台企业或者平台经济具有较强的平台衍生、产业组织、产业整合、产业带动能力,成为抢占制高点、主导权、主动权的战略手段。在新经济条件下,平台企业本身已成为创新生态的中枢。

五是在底蕴上有自成一派的区域创新文化。我们现在讲在新经济面前,“春秋战国依然存在”,说的就是区域文化对创新生态发育的根植性。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家辐射力的一线城市,必须是工商、科技、文化的结合,工商是活力、科技是高度、人文是厚度。只有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成面向新经济的创业逼格、格局或范式。

三、

  产业创新生态的组合范式

更进一步而言,无论是新经济生态还是产业创新生态,核心是自产业组织能力与资源配置方式,及其相关的营商环境与制度安排。这其中,产业生态越来越强调平台型企业、平台化大企业、产业组织者作用,核心是产业组织作用。因为平台型企业、平台化大企业、产业组织者本身最具有产业组织能力,以及一定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生态越来越强调在创新型服务政府引导与支持下,提升产学研金介用之间的资源配置能力、开放创新水平。因为在自主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面前,不仅要各类创新主体承担一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还需要政府发挥解决市场失灵与培育市场的作用。

以此分类,就会出现四类地区:

第一种是产业生态质优、创新生态质优。也就是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互动发展,政府与产业、产业与市场、市场与机构协同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即使一些领域从“山寨”起步,也能逐步转型升级与逆袭发展,典型的城市譬如深圳。

第二种是产业生态质优,但创新生态不良。也就是创新生态无法满足和适应产业生态的建设发展,也就是“群众都过河了,但他还在摸石头”。

第三种是创新生态质优,但产业生态不良。也就是自身或周边产业生态与本身具有的创新生态不匹配、不相适应,典型的城市是北京与环首都经济圈的关系。

第四种是产业生态不良、创新生态也不良。产业生态不良,要么是没有产业根基、要么是产业发展阶段初级、要么是大树底下不长草;创新生态不优,要么是营商环境较差、要么是缺乏创新型服务政府、要么是商业及创业创新氛围不足等等。

四、

  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协同

在促进一个城市、地区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协同过程中,核心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数据链、供应链或者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资源共享、互联融通、开放创新、优化配置以及快速生成,主线是营造新经济生态圈,或者产业创新生态圈。

一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不仅用经济形态+产业业态的架构打破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新体系的传统思维束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主动权、主导权的经济形态与产业业态,还要用创新生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更进一步是促进各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二是促进企业协同发展,不仅是建设“新业态创业-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龙”等新型企业梯队,还要通过战略投资、兼并重组、供应链协同等新机制新模式新形式建立联动发展机制,更进一步是通过平台企业、战略联盟、枢纽组织等优化企业组织方式。

三是加速资源高度聚合,建立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跟着人走的机制与制度安排、工作抓手,促进人才、加快系列人才引培、加快技术转移转化、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传播交流双创文化。

四是促进空间服务耦合,不仅要围绕“园”向“城”的核心转变优化空间格局,补足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特质、塑造城市魅力,还要强化空间资源供给,促进从空间分解到空间集聚融合,更进一步是立足物理空间引进相应科技服务平台等,加快从形态服务向功能服务方向转型。

五是强化开放协同创新,重点通过加强周边统筹发展、强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在周边、地区、区域以及国际化方面开展高水平开放式协同创新。

推 荐 阅 读

新经济地理上的城市群再造与创新尖峰崛起

从第三代科技园区的解构到区域创新生态的建设逻辑

变革时代的产业发展新范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