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发光冠军”!四川都江堰首次发现巨型萤火虫,意味着什么?
萤火虫大家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生活过的朋友,有时候夏天的夜晚都能看到闪闪发亮的萤火虫飞舞的身影,而有的“小朋友”也会拿着塑料瓶、透明塑料袋等装一些“玩”。
然而,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淡化了环境保护,以至于环境遭到污染,生态环境出现恶化,不仅曾经偶有出现的豺狼虎豹这些猛兽都“销声匿迹”,就连一到夏天“蛙声一片”的青蛙和犹如“满天繁星”的萤火虫这些很常见的动物也减少了。
不过好在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植被覆盖率也达到了2020年底的23.04%,森林总面积逾2.2亿公顷(220万平方公里)。
出现在祁连山区的雪豹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稳中向好,近年来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得以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稀缺动植物也得到恢复,甚至连一些濒危物种也相继在一些地方出现,种群规模也得到提升,例如朱鹮由上世纪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现在全球7000只(陕西境内5000余只)、大熊猫增加到目前的1864只、海南长臂猿由七八只恢复到33只、亚洲象增至300多头。当然,东北虎、金钱豹、雪豹、豺等大型食肉动物在我国多地踪迹频现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此外,还有一些曾经认为或宣布已经“灭绝”或“绝迹”的野生生物也“恢复”了,例如浙江余杭发现了国宝级鸟类朱鹮的近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1982年被宣布“灭绝”的我国特有生物种群阳彩臂金龟,近几年又先后在福州、乐山、雅安、省丽等地市被发现;海拔2700米以下的秦岭太白山首次发现独叶草;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野生川东灯台报春也惊现重庆,且一次就发现了2100株等等。
而最近四川又传来好消息,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赵公山考察时,无意间发现一只巨型萤火虫,报告一出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什么情况呢?
四川惊现巨型“萤火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萤火虫是一种比较小的昆虫,其体长一般都是按毫米计算,也就是8毫米左右,即便是遇到最大的,体长也不过1-2公分(厘米),而四川此次报告的巨型萤火虫则远超人们的想象。
科学报告指出,四川此次发现的是一条体长超过5公分,且能发光的雌性萤火虫成虫。除了体长非常长,其身上的发光点也有30多个,并且与普通萤火虫“一闪一闪”不同,它不会闪烁,亮度也远超普通萤火虫,看上去就像一个发光二极管一样,因此有网友表示这哪是什么萤火虫,简直就是发光的“毛毛虫”。
从表面上来看,白天的时候这条巨型萤火虫表面呈淡黄色一节一节的,看起来就像“黄粉虫”的升级版,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就奇迹般地出现了全身发出“绿光”的现象,且亮度之高能照亮周围数厘米的范围,东晋时期的车胤(yìn)如果都是抓的这种萤火虫“囊萤夜读”、“车胤囊萤”,应该不仅比普通萤火虫闪烁发光的体验要好得多,而且亮度更大,“照明”效果更好。
根据专家鉴定,这是一种巨大的雌光萤科昆虫,由于这个品种是在我国境内首次(第一次)采集到的,因此还无中文名称。不过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根据这条“巨型萤火虫”的分类地位和相关体型特征,将其命名为“巨雌光萤”,其拉丁学名为Rhagophthalmus giganteus,最早于1888年在东南亚的泰国和缅甸等国发现。
除此之外,赵馆长还表示,由于“巨雌光萤”发光时的外观与大场雌光萤(Rhagophthalmus Ohbai)非常相似,因此不排除此前在四川古蔺县、贵州等多地发现的“巨雌光萤”被当成了“大场雌光萤”。
不过,如今有了新的判断“标准”,即“大场雌光萤”雌性成虫体长仅有2公分,而“巨雌光萤”的体长超过5公分,两者之间的长度相差3公分,直观上看非常容易区分,因此各位如果在“赵公山”拍到“巨型萤火虫”的话,那恭喜您大概率又发现“巨雌光萤”雌性成虫了。
这条“巨雌光萤”雌性成虫如何处理?
目前,这只“巨雌光萤”已被华希昆虫博物馆收藏饲养,昆虫专家正在对它的生活习性等开展观察,从现有记录来看,它一般都是躲在土壤里,只有当夜晚空气湿度达到90%以上才出来活动。
从此次的发现地“赵公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赵公山是青城山主峰和最高峰,而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主体景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无论是前山还是后山,都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空气质量好、湿度高,被不少“打卡”的网友称之为聚集“仙气”的地方。
青城山这种林木青翠、曲径通幽的环境,为“巨雌光萤”的生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由此也说明青城山的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好,植被覆盖率较高,而植物涵养水源和蒸腾作用又使得空气湿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萤火虫为什么发光?发光不怕被捕食吗?
萤火虫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萤科昆虫的通称,这类尾部能发光的萤科昆虫约有2000种,在我国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个品种。
萤火虫会发光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但是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这里面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萤火虫靠什么发光,二是它发光是为了什么?
其实萤火虫发出的这种光被称为“生物发光”,这是一种“化学光”,因为在它的腹部含有一种叫做“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当这种物质与氧气相互作用时,经过一连串的复杂反应从而产生的光亮。不过这种光被称为“冷光”,产生的热量极少,不然这种“小身板”多少能量都不够消耗。
目前已知的能够发光的生物包括鱼类、昆虫、藻类、植物等,例如海蜗牛、水母、夏威夷耳乌贼、深海琵琶鱼、雪茄达摩鲨等,萤火虫是我们日常最常见的一种(其实海洋中的生物发光更为普遍)。
萤火虫之所以进化出这种发光的“模式”,主要是通过这种“发光模式”来寻找配偶,包括通过合适的飞行高度、闪烁的时长和频率等传递信号,实际上就是这类萤火虫的发情期到了,这次青城山上发现的“巨雌光萤”就是例子。除此之外,萤火虫这种“发光模式”还有警戒和诱捕等作用,这里面就更复杂了。
当然,对于不会发光的萤火虫来说,它们之间的“交流”则是通过一种叫做“信息素”的物质进行的信号传递的。
而至于萤火虫发光为什么不怕将自己暴露出来,这里面其实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实际上与其它动物相比,为了防止被天敌捕食,萤火虫在进化过程中也做了很大的“努力”,虽然它无法进化出像变色龙那样能随着环境而变化的皮肤,但它却能分泌出一种与蟾蜍皮肤上渗出的毒素Lucibufagins相似的物质,这种“物质”虽然毒素比较低,但是闻起来非常恶心,就连很多鸟类都不愿意吃它。
笔者还是熊孩子时期就用塑料瓶子收集萤火虫模仿过“囊萤夜读”,但是打开瓶盖放生的时候,数百只萤火虫散发的味也着实令人作呕。这就是萤火虫的情况。
总结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已记录生物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记录的高等植物3.6万多种,据全球第三位(排名第三)。
所以说“巨雌光萤”首次被发现,这意味着四川成都青城山等地的环境越来越好,否则也很难看到,因为空气湿度达不到90%的时候,这种生物一般是躲在土壤里,那样的话想要发现它们就真的很难了。
2021年以来,我国多地相继发现了多种珍稀动植物的“身影”,堪称“动物年”,我们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珍稀物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