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六)李景隆兵败北平城

10月15日,李景隆率军包围了北平城。
但是,就在前一天,燕王控制大宁军区的消息,已传了过来。
10月18日,燕王、宁王携手南下的消息,也传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景隆恐怕就是感觉,准备了一桌子,却突然来了两桌子客人。
史书说到李景隆的无能时,常常总是说,李景隆用一个月的时间,无法攻克北平城。
其实呢,用十倍兵力,耗时一个月,无法攻克一座作战意志强大的城池,那就是很平常的事。
最简单而言,诸葛亮神功无敌,但是第二次北伐时,率领数万大军,用了20多天时间,也无法攻克陈仓城;要知道,陈仓城只有一千多守军。我们更得知道,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失败告终了。
当然了,朱棣神功无敌,以数倍兵力,用了三个月时间,也无法攻克作战意志强大的济南城。
更主要的是,李景隆的兵力优势,就没有这么大;而且朱棣留给李景隆的时间,也没有这长。
10月15日,李景隆包围了北平城。
10月18日,燕王、宁王就携手南下了。
在这种背景下,李景隆哪还有心思,集中精力进攻北平城呢?
因为他现在最大的敌人,是随时会杀过来的燕、宁大军。
在朱元璋时代,江湖就有传言,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而且北平军区、大宁军区,都是帝国最强大的军区之一。燕宁二王合流,仅这个消息,就足以让李景隆丧失攻克北平城的信心。
我们通常总是说,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无法攻克北平城,所以他非常饭桶。问题是,处于当时背景下,谁敢说自己能攻克北平城呢?
因为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件事,北平城的灵魂人物,是大名鼎鼎姚广孝。
姚广孝是一个和尚,法号道衍!
姚广孝在朱棣一系的地位,大约相当于张良在刘邦一系的地位;他们都以世外高人的形象存在;张良以道家高手的形象示人,而姚广孝则以佛家高手的形象示人;他们都渴望建功立业,但是他们表现在外,都淡泊名利到了极点;他们都能做到功成身退,对于权力地位没有丝毫留恋。他们永远低调谦和,但是谁也知道,他们一言一行,都可以左右时代大局。
姚广孝显然比张良更可怕,因为张良是贵族出身,他没有那种跌爬滚打的底层历练;所以从张良身上,我们很难看到那种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的狠劲。而姚广孝身上,这种色彩几乎是天然的;因为他没有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的狠劲,就不可能爬到那个位置。
姚广孝在朱棣一系的地位,明显比张良在刘邦一系的地位更高。张良虽然地位很高,但是萧何、韩信显然都能与之相比,甚至还隐然压他一头。但是在朱棣一系,绝对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与姚广孝比肩。
更主要的是,当年的姚广孝已65岁了,在人生70古来稀的年代,姚广孝绝对称得上高龄了。
一生修炼屠龙宝刀,自命神功无敌,却是在这般年纪,依然一事无成;至少,此时的姚广孝死了,写在历史书上,肯定也就是张三、李四一般的存在。
你说,此时的姚广孝,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人生恐怕就在平淡中终结了!
这样一个绝世高手,处于当时背景下,他的才能,肯定会处于巅峰状态。因为,只有这种背景下,他的套路,才会在至刚至阳之间,透露着说不尽的阴邪之气;更会在无尽柔和之中,隐含着说不尽的锋芒。
我在写这段历史时,总忍不住给姚广孝单独开一篇,但是感觉单独开一篇,英雄传奇色彩会太浓,所以作罢了。
姚广孝在北平城内,只负责战略性的指导;因为具体布置城防的人,是顾成。
顾成在朱元璋创业时代,就是朱元璋的贴身侍卫,端是凶悍绝伦的人物;大约相当于曹操一系的典韦、许禇;后来身经百战,辗转立功、终于熬成了高级将领;更难得是,他百练成钢化做绕指柔,后来酷爱读书,为人忠谨,一副长者之风。
那一年,顾成69岁,其资历地位之高、经验之丰富,当时罕有人能比。
顾成年近古稀,肯定不会亲临第一线;所以北平保卫战中,亲临第一线,承担各种危险任务的指挥者是邱福。
邱福在朱棣一系的地位,大约相当于常遇春在朱元璋一系的地位。
因为张玉死的比较早,所以朱棣称帝后大封功臣,除了姚广孝,只有朱能可以和邱福相提并论了。朱棣上位后,武将序列里,邱福排在第一位。
以北平城的规模、构建;加上这种超级巨星的豪华阵容;关键是附近还有,朱棣亲率的燕、宁大军呼应。
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说是李景隆来了,就是李景隆他爹李文忠来了,也不敢说自己能在二十天时间内攻克北平城。
再说得夸张点,就是徐达、常遇春联手行动,也不敢说自己能在二十天时间内攻克北平城。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北平城到底有多少军队?为了贬低李景隆,史书常常会极力缩小北平城的兵力;总而言之,北平城只有不到一万兵马,还都是老弱病残。
这个,我们听一听就可以了。毕竟,北平是燕王的大本营,如果北平失守,燕王恐怕随时可能崩盘的。毕竟,燕王一伙人的家属,大都在北平城内;更主要的是,朱棣此前、此后控制的地盘,也就是北平城为中心的一隅之地。如果北平城 让人一锅端了,燕王到哪混啊?
如果说,燕王率军离开北平城时,手下一共有12万兵马,它大致是这样分配的。
北平城留守3万,其它城池共计3-4万;朱棣亲率5-6万大军深入大宁军区。
等燕、宁二王合流之后。
北平城依然是留守3万;其它城池共计3-4万;燕王亲率的大军,就有13-14万人了。
面对这种格局,李景隆内心多少是绝望的。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不是李景隆无法攻克北平城,换做谁,估计也没有机会的。
毕竟,双方军队的组织结构、战斗意志相去太远。
10月15日,李景隆到达北平城下。
10月19日,燕宁二王已联手南下了。
10月19日,燕、宁大军已开始南下,但是他们的行军节奏一直慢慢悠悠。
在此过程中,燕王只是不断表示,我们马上就要杀过来了!我们马上就要杀过来了!!我们马上就要杀过来了!!!但是,他的行军节奏,却是慢得异乎寻常。
到此为止,燕王已完全控制了战略的主动权。
这就好像,燕王手持钢刀,一副随时要捅李景隆的样子;李景隆也是全神贯注的应对着,生怕这一刀突然刺过来。但是,燕王却是一会伸伸懒腰,一会做做体操;甚至还一会坐下来休息。
这种过程,会极大的消耗李景隆的体力、精力;更会对李景隆的心理造成说不出的压力。在此过程中;李景隆最大的希望,恐怕就是燕王赶紧过来刺自己一刀。
李景隆现在的内心,多少是有种绝望的感觉。
11月5日,朱棣终于率军到达了北平城附近,这个行军速度,真心说实在太慢了。
然后,当天双方就进行了一场简单的战争。
再然后呢,当天夜里李景隆就开始撤军了。
这场战争的具体战况是什么?
李景隆发给中央政府的战报,大约是这样写的。
战略环境已发生了变化,宁、燕二王合流的了。这相当于准备了一桌子菜,来了两桌子客人。11月北平地区,已是天寒地冻了,咱们大部分是南方兵,所以应该适当向南退点休整。还有,50万大军从各地抽调过来,兵将不习,它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进行磨合期。
所以呢,11月5日简单接触之后,我们就选择了有序的战略撤退。
朱棣一方写的战报,大约是这样的。
11月5日,双方进行一场大战;李景隆被打得大败;当夜就溃逃了;关键是,大草包李景隆溃逃之际,都没有通知北平城下政府军。
11月7日,双方在北平城下,又进行了一场大战,政府军全线溃败。
真实的情形到底是什么?
估计也就是一本糊涂账。
我一再表达过一个观点,那就是历史的细节,可以有无数个版本;但是,基本的历史事实,通常是比较统一的。
李景隆兵败北平城的战争,不论记述的有多有戏剧性。
有三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无法抹去的。
第一、双方都无高级将领的伤亡、被俘记载。
要知道,此前与耿炳文、后来与盛庸、平安的大战中,双方都有高级将领阵亡、被俘的记载。这本身就证明,北平城下的战争规模非常有限。
第二、李景隆退守德州后,依然是围剿大军的总指挥。这本身就证明,中央政府并不认为李景隆在相关战争中,有巨大的损失;更不认为李景隆在相关战争中,有明显的失职。
如果李景隆在北平城下的表现,真有传统史书所说的那样不堪,小皇帝怎么还会继续让他当围剿大军的总指挥呢?
这个,我们可以解释为小皇帝脑残弱智,小皇帝的助手是两个睁眼瞎,所以让李景隆忽悠了。
但是,另一个事实,又做何解的呢?
第三、如果李景隆在北平城下,真是发生了大溃败,而且是接连两次发生大溃败。
那燕王为什么不趁势扩大战果呢?
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如果真的在三天时间内,接连发生两次大溃败,兵力损失得有多大?我们可以想象。更主要的是,在这种背景下,士气得低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可以想象。
而当时,燕宁二王合流,燕王的总兵力已超过20万,而且因为大宁军区的加入,还是以骑兵为主。在这种背景下,燕王怎么不趁势大举追击呢?
事实上,李景隆从北平城下撤军后;燕王控制的地盘,和以前没有任何差别。
换而言之,燕王实际控制的范围,还是局限于北平为中心的一隅之地;直到现在,燕王不要说有更大的突破了,就是连南部的保定,也没有夺取。
保定距北平城有多远?200来里吧。
就凭这些事实,我实在让无法相信,朱棣曾在北平城下大败李景隆,并且打得李景隆发生两次大溃败。
从这层意义上,李景隆的战报,肯定讳言了许多失败,但是它更接近战争的真相。
换而言之,双方在北平城下的战争规模非常有限,政府军是相对有序退出战场的。
50万大军发生大溃败是什么情景?我们只要看看随后的白沟河大战就可以知道了。
50万大军真的发生了大溃败,那就是一副兵败如山倒的样子,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意外,朱棣追着他们,一鼓作气杀到南京城附近,也是有可能的。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白沟河之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