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甚所见即甚

早晨刷微博看到有一网约司机被乘客划伤脖颈报警:

原来是个大学女生赴机场路上与同行两女生都睡着了,醒来后认定被司机下了迷药,持刀令司机停车造成。警察到后落实,确定司机被冤,女生误机坐地大哭,后来由警察资助补机票回家。

这下子心内话流汹涌,压不住了。

前几天因货拉拉女生事件在网络持续发酵,很想写几句。然本人虽只是一介文字爱好者,被发小戏谑不过时常酸文拽字而已,可偏有莫名其妙的“文字洁癖”:不肯追热点。虽然由热点被关注的流量不请自来。

硬生生忍了。

今儿忍不住了,我对这两件事体的司机方暂不致词,第一好奇和生气的是:两个女孩的家长是怎么把女儿教成这个模样的?

这一向在阅读学习的心理学书单偏向家庭教育,尤其阿德勒的教育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议论立场首先指向事件背后的家庭教育,与最近沉浸的阅读语境有关?

不管了,一吐为快:

为避免投射到事件人物,本着尊重他们及事件本身,我的表达方式是:两起事件只是诱因,引发我思考并有观点表达。

先讲货拉拉;至少反馈了两个教育重点,一是钱二是沟通。

无论穷富,太多家庭对钱的爱恨情仇太过复杂,钱难道不首先是工具吗?

很多年前有个老师关乎钱的一句话对我曾有醍醐灌顶的教育意义,他说:“我看到很多女人在买菜买衣服这些小事斤斤计较,比价讲价,在乎几块钱的差别,但在类似买房买车的大项消费上却糊涂的很。”

这说明很多人对钱的观念细小、短视、狭隘。可能我自己迄今仍然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一直在持续改进的路上。

我反对家庭教育里强调”挣钱不容易“、”大人工作赚钱很辛苦“、”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才有能力多挣钱,不要像大人这么难这么苦“等等等等。

这些是陈词里的滥调,糟粕。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至少有:①对钱又爱又怕;②被钱左右,而非做钱的主人;

故要么谨小慎微,太把钱当回事,挣钱花钱都畏缩犹豫纠结,心理不舒展;要么走另一个极端,太不把钱当回事,过度消费,巨婴啃老,心理长期逆反且不自知。

钱首先是工具,要会用工具为自己服务,当该工具骑到主人头上作威作福,不是工具的错,是主人有问题。怎么使用工具、活用工具、用该工具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地为自己的人生加分,是挑战生存智慧的很有趣的事情:当然不会一蹴而就,而有生活本身和本人当老师,持久炼成。

但前提不可动摇:即钱是工具这个定位。绝非反之。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次之的热爱和尊重工具,并通过提升自身的能力升级改造工具、创造工具新功能、乃至更好的驾驭工具。

工具多伟大啊!然鹅会用工具的人类更伟大!

正是从猿会使用石头作为工具取食,才有了人类之起源,并自此区别于动物,作为地球的高级物种开始了壮阔无垠媲美银河宇宙的发展史。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人们无不是在使用工具升级工具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发挖掘启动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因此创造出巨大的全新价值,从而带来更为巨大的财富:工业革命、互联网、当今的苹果特斯拉淘宝微信抖音、这些已然处于俯视地位的巨头们,哪一个不是呢?

去创造,创建,创作,视野放大放长放远地与钱相处,钱是工具,是好朋友好伙伴互相助力的好工具。

有了这个观念,是否要在下班后夜里搬家、是否要节省搬运费、并质疑航线不同而致的路费,就可能会有不同的决定。

第二个:沟通。

说话确实是门学问,如果要专门探讨,那不啻于一个专业学科般的艰深庞大。

可是中国老话里有滥调,更多的是精华:比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无论对陌生人还是身边的人,好好说话,态度端正是最基本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身教的常态是:不管理情绪,口不择言,在沟通中从不换位,只管自己说,不关注对方接收到什么。那么孩子长大后,常常更容易接收对方情绪而非表达内容,或者拙于平和表达,而是传递错误情绪于沟通中,导致误会、摩擦甚至恶性事件,即是再普遍不过的事。

再表达第三个观点,是货拉拉和女生乘客伤网约司机事件共同引发给我的思考:即女孩子如何面对不确定的陌生情况?

禅语有曰: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中有屎所见即屎。

据说是后人从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引申而来。

明代徐长孺所著《东坡禅喜集·佛印问答第九》中的最后一节《马上谈》,原文为:

“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随从人呵呵大笑。”

心中有甚所见皆甚,虽然过于唯心。但从西方心理学研究来看,未尝没有道理。

在心理学领域已然风行数年的 NLP 学说,即是从研究大脑运行操作模式而开发出来的课程:简单解释即,大脑会经由家庭、教育、环境、成长经历等集合作用,形成自己的一套身心语法程序,并通过指挥个人信念系统落地。

这个所谓信念系统即是我们通俗讲的:你所相信的决定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决定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决定事情结果。

这可不就是”心中有甚所见皆甚“。

一个被家长反复强调小概率恶性事件、被吓唬着长大的小孩,怎么会有安全感?她从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而得来的大脑身心语法程序写给她的信念系统是:对方凶了就是想害她;迷糊了可能被下了药;只要是陌生人就可能不怀好意;外面的世界太多坏人坏事一定要随时防备,,,,,

那么她当然会在陌生情况下自动加倍戒备,穿起盔甲,不做分析不加思考,甚至会不顾后果地采取自我保护行动。 51@365:单身女孩安全指南

这真是让人觉得又可怜又心疼啊!最可怕的教育结果就是,始终令被教育者处于受害者假想中,与全世界为敌。

作为斜杠之一的亲子、两性、个体成长方向的教育从业者,我想说:

已然大学或者就业的女孩子们啊,我们都没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没法规避原生家庭已然造成的各种影响,那么,就勇敢的面对它,接纳它,穿越它,再超过它,最后溶解它, 让它内化在自我成长的学习修炼中:

比如减少综艺、视频、追星、追剧的时间,去花时间功夫读书阅己见人见世界。

尤其要自学心理学、哲学、名人传记方面的书籍,它们分别从理论和真人成长样板方面拓宽你固有的 NLP 模式,重写、备份、多样化你的信念系统,以此能够让你足够灵活、平衡、整体的应对这个从来不能简单定义的世界。

只要你具备了建构重塑自我精神世界的自知、自省、行动,终身学习,并坚韧坚持,有一天,你定能自信地自我定义你自己,以及你想要的整个世界。

今天的电影日历刚好是我前几天看过的电影《年轻气盛》:一部老年艺术家和年轻人们慢舟摇世界般对话叙事的电影。有种慢板的美,像行走的哲学课。

“人、艺术家、动物、植物……在这世界上,我们都是临时演员。”

即便是临时的,演砸了可不就更无聊了?当然要专心入意地好好耍上一场才有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