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血的来源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如何?

青年中医李铎

原创01-23

中医论“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

★血的生成来源

1.来源于经中焦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如《灵枢·决气》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里的“受气”,指的是脾胃接受饮食物,“取汁”指的是从食物中化生出水谷精微物质,《医门法律》所说的:“饮食多 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即明确了饮食与血的生成之间的关系。

应当指出的是,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不必再另立来源一说。如《灵枢·邪客》所说的:“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原文的意思是:营气与津液相合,上注于肺,经过肺的气化作用,输入心肺之中而成为血。简单理解也就是原材料与加工程度的关系而已。

2.来源于精髓化生

《诸病源候论》指出: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张氏医通》指出:“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以上两书虽指出了精可以转化为血,但没有明确这种情况在生理上有何反映,现举一例说明之,《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肾之合骨也,其华发出。”发为血之余,血为心所主,不说心其华在发,而说肾“其华在发”的原因,就在于肾藏精,精生血,血能养发,如张隐庵所说的:“发乃血之余,血乃精之化。

与血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器,当推脾胃与肾,因水谷由胃所受纳而腐熟,精微由脾所吸收而转输,且营气不但由脾转输,更由脾所储藏——“脾藏营”;精能生血,精贮藏于肾一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血的循行输布

血运行于脉中,“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注于经脉。”(《灵枢·痈疽》)“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因此,凡促助血在脉道中通畅地运行,及使之不溢出脉外的脏器,皆可谓之与血的运行有关,按照这个前提,血的运行与心肺肝脾有关。

心有推动作用——《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李梴《医学入门·脏腑》说:“心动则血行于诸经,静则血藏于肝脏,故肝为血海,心乃内运行之,是心主血也”,这段话进一步说明了心对血液运行的推动作用。

肺有助心行血的作用——“气为血帅”,“气如橐籥,血如波澜”,二语指明了气对血的运行有推动作用;而肺主气,所以肺有助心行血的作用。

肝有保障血液运行通畅的作用——肝主疏泄,能使人体气机条畅。气能行血,故气机条畅,血也就能通畅无阻地运行。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所说的“肝属木,木气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即是此意。

脾有统摄作用——从血在脉道中运行的方向看,心肺肝对血的运行有“前后向”的作用,而脾对血的运行有“内外向”的作用,即脾有统摄血液使之在脉道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作用,如脾的统血作用失职,则血向脉外溢出。

以上可以看出,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两种力量:即推动力和固摄力。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量不足,则可出现血液流速缓慢,出现滞涩、血瘀等改变;若固摄力量不足,则可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出血症。

★血的生理功能

另一方面,五脏虽协同调控着血的运行输布,但又要依靠血的濡养来各自的所属机能。《灵枢·本脏》说:“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五阅五使》所说的“血气有余,肌肉坚致。”都指出了血对脉、肉、筋与关节的营养作用。《素问·五脏生成》所说的:“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则指出了血对肝的营养作用及对视力的直接影响。《景岳全书·血证》说:“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神坏也。”时此,血的营养作用,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以奉生 身,莫贵于此。”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也与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点《内经》早已指明,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等。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心、肝血虚,或热入营血,确有惊悸、失眠、多梦,或神昏、谵语等神志方面的症状表现出来。

GIF

(0)

相关推荐

  • 吻过中基 ——气血津液

    第三章 气血津液 气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具有很强活力的.运动不息而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由先天之精气,后天水谷之精气及自然界 ...

  • 脏象学说:脾、肝

    脾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 ...

  • 秒懂!中医:精、气、血、津液、神到底是什么?一篇讲清楚——Earls360馨醫堂

    本  期  导  读 精气血津液是什么 其生成.生理功能.分类.相互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是人体最精专的精微物质. 气,是活力 ...

  • 倪海厦推荐-每天两分钟学中医--第二十四讲 脏腑之间的关系

    昨天 温馨提示 扫描进店 物美价廉 脏腑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本节主要从生理功能方面来阐述脏腑相关理论,即使涉及五脏的生克制化规律,也仅包括相生或相克关系,如肺肾.肝脾.肝肾等二脏之间的关系.按生克 ...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脏象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此即五脏一体观.五脏是人体生 ...

  • 中医脏腑之间的关系及气机的升降出入规律

    脏与脏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 ...

  • 中医基础讲座12—脏腑之间的关系1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密切联系,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在 ...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二羊 2013年10月28日 中医教材 2,252 次 0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 ...

  • 膝盖疼痛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给大家再分享一下实在干货,就是关于膝盖痛的按揉点再艾灸的方法 膝盖膝盖疼痛的调理方法,就是有几个手法,我们平常可以在用艾艾贴之前就用这个手法来做一个辅助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 平时大家只知道膝盖疼痛,然 ...

  • 浅谈中医经典著作与大学教材之间的关系

    导读:中医经典著作玄妙深奥,大学教科书明晰晓畅,如何更好地把握二者呢? 一般提到中医经典著作,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深奥难懂.并非今天的人有这种感觉.唐代著名的大医家王冰,在为<黄帝内经素问> ...

  •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二節 臟腑之間的關係 髒與髒之間的關係 心與肺 "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心主血,肺主氣,心與肺的關係,是氣和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血 ...

  • 五脏六腑 - 脏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六腑 -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