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赛良药,医生说话很重要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话:“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有时医生的一句话能治病,也能致病;能左右病势的发展转归,也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故医家不可不慎言。
患者生病的过程中,心理上处于最痛苦、最忧虑、最担心、最恐怖的非常时刻,能听到医生最关切、最安慰、最有希望的言语,确是“大旱甘霖”,十分难得。医生温暖的言语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荷,抚平心理创伤,使之萌生向往好转、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以建立期望效应。这就是人文关怀具有治疗效果的原因,往往这种关怀能起到“未药先瘳”的治疗作用。
郭沫若赞许耿鉴庭先生:“好自口中出,春从手上生。”展示了良医治心,妙语回春的治疗手段。现代有人称之为“舌尖上的中医”,但绝不同于伶牙俐齿、摇唇鼓舌的江湖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特殊情况,如病势的发展和预后等,必须向陪同的家属沟通。先施仁心,后施仁术。
一则真实的故事:董某某,女,58岁,教师,禀赋神经质,有甲亢病史。除夕夜洗碗时,不慎将盘子一掰两半,突然一惊,认为是不祥之兆,耿耿于怀,忧心忡忡。春节后,渐渐失眠梦魇,惊而呼叫,心悸肉瞤,忧郁寡欢,易急易怒,精神恍惚,或幻视幻觉,或默默呆坐,或暗自流泪,渐见不能任事。丈夫陪她看病,坐堂医生诊脉良久后,以关心带恐吓的神态说:“书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你的脉没有胃气了,必须三诊或可治愈。”听到“死”字,她顿时脸色一沉,旋即离位,刚出大门,即放声大哭。自此,她焦虑忧愁的心境雪上加霜,病情日剧。家属无措,带其转看西医进行全面体检,结果除心率偏快、血压略高外,未见异常。西医拟用安定、谷维素等,并建议看中医。不日又到另一家医院就诊,刚坐下即抢着问医生,说:“有个医生说我没有胃气了,无胃气就死,请先生搭搭脉看个究竟!”接着潸然泪下,切切陈词。这位老先生通过问诊后,全悉病因,详细诊脉后,确切无疑地说:“你的三部脉,胃、神、根悉旺,不仅有胃气,而且胃气充盛。请放心,很快就能治愈!”听闻此言,她顿时化愁为喜:“对啊,我好歹也还是能吃一点,怎么说没有胃气了呢!”
医生将其诊断为百合病,拟用温胆汤、百合知母汤,加煅龙骨、生牡蛎、广郁金、石菖蒲,常规剂量十剂,两天一剂,四次分服。另十剂打粗末,每用30克作散煎剂,每日两次,巩固善后,继续服用谷维素,并建议患者可暂时带药去农村体验田园生活,放松心情。二诊愈。
尝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素问·举痛论》:“善言人者,必验之于己。”如将医患易位,当你听到此番恶言后,有何感受?所以医者应当把“常将人病如己病,救得他生似我生”作为座右铭。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这句话在精神科的日常诊疗过程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安慰”不代表带着同情心,而是和患者、家属一起,带着“共情”的态度彼此沟通。
医患沟通在现代化医疗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沟通,构建医患桥梁,促进疾病的康复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耐心倾听,构建信任的桥梁
倾听,就是多听患者及家属的介绍。精神科患者的家属,往往显得更为焦虑,有强烈的诉说愿望,而且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缺乏,有更多的疑问,因此在来医院时经常代替患者说更多的病情,甚至和病情无关的信息。但这需要我们耐心的倾听,建议初步的信任。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患者的倾诉,尤其是精神科患者。面对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我们需要给予他们不同的诉说宽松程度,让他们尽可能诉说自己的感受,但又在可控范围内。比如抑郁症患者,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同时要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的共情他们的处境,并鼓励他们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认真投入,构建尊重的桥梁
所谓投入,就是要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理解患者的想法。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尽可能不看手机,不干私事,充分尊重患者。精神科病人尤其如此,有些患者会对别人的言行比较敏感,医生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病人浮想联翩。比如,对于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和他沟通时,如果倾听者心不在焉,或者看手机,觉得患者说的都是废话,说的都是精神病发作时的胡言乱语,会让部分患者产生不信任感,因为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对周围事情的认知能力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人,因此对于倾听者的态度和行为他们也能深刻感知。此时如果你在做无关的事情,有些患者甚至可能再次出现牵连观念或者猜疑甚至被害等症状。此外,认真投入还需要医生适时适当的给出回应,让倾诉者能感知到你是认真在对待这件事情,投入在当前的沟通之中。这也是共情的可接受的最低水平。
三、双方互动,构建和谐的桥梁
所谓互动,就是在深入谈话过程中,彼此在问答时产生和谐沟通。沟通过程中,建立一定基础后,需要进行有效互动,不能只听不说,也不能只说不听。精神科医患互动沟通时,能有效挖掘更多的信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产生有益帮助。比如,诊断人格障碍的患者,经常会在家脾气大,对待周围的人态度不好。但这类患者往往会有很多的内心深处的秘密,不能找到合适的人倾听,因为他们和父母关系不好,和朋友也无法建立长久的信任关系,因此我们在和这类患者沟通时,需要彼此有效互动,倾听他们,理解他们,同时要有效回应他们。这也是共情的较高水平,正确反馈患者传递的信息和情感,给予言语回应。
四、主动引导,构建有效沟通的桥梁
所谓引导,就是在沟通过程中有意识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引导患者作出积极的行为改变。这也是最高级的共情水平。共情能让患者深切体验到被人理解的感受,能引导患者对自己的感受进行积极思考,促进心理康复。引导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沟通能有效进行。例如,遇到躁狂患者的时候,患者往往会积极主动,话语多,但如果听之任之,患者能说个不停,天马行空。此时就需要有效引导,适时的拉住他飞扬的思绪。让患者围绕医生的主线进行有效问答和沟通。
总之精神科的医患沟通是每个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一项专业能力,需要每个人熟练掌握。无论你是活泼开朗,还是内敛沉默,无论你是能说会道,还是不善言辞,无论你自己性格如何,作为精神科的一名工作人员,都必须练出一身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过程中,牢牢掌握共情的基本原则,耐心倾听,认真投入,积极互动,正确引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疾病康复。
给大家提供一串数字。
记住这串数字后,再向大家分享几位就医的患者的经历:
一位产妇,在某月18日早上9:52就来到某大三甲医院,挂号做b超检查。等待若干个小时后,却被告知今天的b超医生已经排满了,改约在23日的09:00来做检查。
产妇表示,既然没有医生,为什么不提前告知呢?在医院浪费了毫无意义的几个小时。
除此以外,碰巧还有一位卵巢囊肿的病患,在就医时咨询医生是否要配药,是否对怀孕有影响。而医生的回复是:药你要配就配,不配就不配,怀孕的话你先试试看能不能怀上。
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对患者来说跟没说也没什么区别。
当然,以上两个例子,站在医生的角度,这样的做法自然有其道理。对于医生以及医院的工作人员而言,就医安排和患者情况各有不同,医生也无法给予百分百确定的论断。
但同时也暴露出因为患者和医生所在立场不同而产生的沟通难题。
沟通,简单来说,就是你听懂我说的,我听懂你说的,谁也别打岔,谁也别产生误会。
而具体到医生和患者身上,沟通的主要目的是医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对患者身上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再具体一步,到产妇与医生的关系,更兼具导师与学徒、咨询师与受访者的多重属性,因而更要求心理上的关怀与交流。
读到这里你一定会好奇,这又和开头给出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一串数字被分为三个部分:55、38、7,分别代表沟通中的三个要素。
具体说来,就是在沟通,也就是传递性信息的过程中,你给予他人的印象,55%在于肢体语言,38%则在于语气,而具体言语内容只占到7%。
这个“55387”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心理和传播学家Albert Mehrabian(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的。这个理论解答了很多医生的疑问:我说的又没错啊,为什么不被理解呢?
随着科技逐渐发展、社会关系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医患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更有甚者,出现了多起恶性伤医事件。纵然悲剧的发生值得慨叹,但也暴露出部分临床医师由于忙于医疗工作,忽视了和患者协商沟通的重要性。
为了让患者感受到更多幸福与安全,也为了减少纠纷和误解,从而建立更专业、更友好的工作环境,高效、优质的沟通必不可少。
因此,我们要从语言与非语言两方面着手。
01
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如果想要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需要在词汇上有所选择。
举个例子,护士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当你正在护理某一位患者,并且无法分心的时候,另一位患者也在呼喊你,这时你会怎样回应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有三种选择:
A、“你那么急干嘛?”;
B、“等一下。”;
C、给予微笑并回答马上就来。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选项C更容易得到患者的理解。
在回答患者需求的短暂瞬间,选择什么词汇,往往决定了沟通的效率。在医院的大环境里,患者失去耐心、产生急躁情绪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此,医生、护士应起到安抚作用。
02
非语言沟通
在55387理论中,非语言信号才是决定一次沟通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肢体以及神态的信息传达作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同样的一句话,微笑与面无表情,点头与耸肩,都传达了不同的感情信号,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同时,因为医生与患者有专业上信息认知的差距,倾听这件事也成了达成良性医患沟通的重要环节。关心、耐心以及保持好奇,是考验倾听能力的三个重要指标。
让对方把话说完,不必打断话头,同时保持目光接触的姿态,仔细聆听,遇到重点进行笔记。在对方完成叙述后,不要忘记再次确认,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总结对方的困惑。
其实,不仅是医患沟通,在日常交流中,这样的方式也往往更为人所接受。
理论如此,若要实践到日常工作中,对医疗工作者来说是有些艰难的考验。而明确病人的权利与义务,则可以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的理解、改善、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
总之,“医者仁心”不仅体现在高超的医术技巧,更体现在达成良性沟通关系的作为上。在寻常的医患沟通中,双方皆为弱势,因此更需要搭建沟通的桥梁,理解、倾听彼此的心声。
诚如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所说: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语言。
我和一位牙科老师去了一家当地的牙科诊室,接待我们的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小医生,没有助手支持,前台也没有对医生进行任何的介绍。
做完检查后,同行的牙科老师突然说:“也帮我看下吧,我的牙不舒服。”
年轻医生正在准备着材料,同行的牙科老师突然说了一句:“医生,你才毕业吧,看起来很年轻。”
年轻医生一愣,脸红了,手上的动作明显的慢了下来,很窘迫的样子,没有说话,走到一边,背对着我们,好一会来转身过来给他做了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牙科老师不屈不挠又追问了几个问题,我能感受到小医生已经处于崩溃状态。平心而论,牙科老师的问题过于尖锐,没有涉世经验,刚毕业不久的医生的确实不知道如何应对。
我有误诊吗
我有说错什么话吗
年轻怪我喽?
再来一个案例
年近70岁的韩大妈到某医院想了解一下自己10多年的心脏病病情,胸外科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后认为有手术指征,建议手术治疗。
当问及手术危险性,医生说:“现在科学技术非常先进,类似手术已不算大手术了,而且术后10天就能出院了。”韩大妈与家人商量后就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术前,韩大妈的家人再次向医生询问有关病情及手术方面的问题,医生说:“你这种情况如果不动手术,生活能力只有普通人的30%,但是手术治疗后能恢复到普通人的80%。”患者家属听了也很高兴。
然而等韩大妈被推进手术室后,家属却接到了患者的病危通知书,医生找家属谈话,告知患者因心脏衰竭已无生还希望。面对突然降临的噩耗,家属无法接受这从“希望”到“绝望”巨大的心理落差。结果,医生成了“被告”。
全都怪我
不该沉默时沉默
其实不管是牙科小医生的尴尬窘迫,还是胸外科医生介绍病情不到位,这本身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就是小小的沟通不到位,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
除去治病救人,医患沟通也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曾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手术刀。
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顺畅的、良好的沟通,不仅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得到患者的配合、消除不必要的误解、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希望和力量,使患者的免疫能力、代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种协调能力增强。
作为医护人员,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是工作内容之一,那怎样更好的告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现在就给你安利一款“医患沟通神器”——SPIKES沟通模式。
SPIKES模式由美国德州M.D.安德森医院的Walter Baile博士提出,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坏消息分为6个步骤(每一步的首字母组合成为SPIKES)。
“S”代表设置(Setting)
设定沟通场景
医护人员应设置好本次谈话内容,预测患者的反应,尽量安排在不会受打扰的时间,并问清楚患者愿意让谁陪同。如果遇到情绪易波动的患者,医护人员则需要事先在手头准备一盒纸巾,以便及时能递给患者擦眼泪,这也是共情的表现。
当然,判断患者是否做好了接受坏消息的准备也很重要。一些患者想等到家人在场再听坏消息。而一些情况下,患者身体状况可能不允许现在接受坏消息。
“P”代表对疾病的认知(Perceives)
评估病人的认知
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这样可以拉近患者已知信息与医生备告知信息之间的差距。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比如“告诉我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一些治疗情况”, 这可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I”代表邀请(Invitation)
获得病人的许可
有的病人希望知道自己病情诊断、进展及详情,有的却不希望,所以怎样做才不至于导致病人反感呢?刻意规避病情信息更加会引起病人的不安与焦虑,不妨在安排病人做检查前,暗示性的问病人是否介意知道检查结果,例如“您想知道检查后的所有信息吗?愿意花更多时间讨论下一步治疗吗?”。如果病人不想知道详情,那么就应该将病情充分告知其亲属及朋友。
“K”代表知识(Knowledge)
医学专业信息告知
患者如果有心理准备,那么坏消息是容易被接受的。这一步强调患者的认知情况,因为医护人员要告诉患者哪些知识,绝大多数取决于患者之前已经了解了什么,从病人希望的“起点”开始告知。
医护人员最好先预测患者知道坏消息后的反应,以便让患者做好准备,然后再传达消息。一次告诉患者的信息不要超过一个或两个概念,然后再评估患者的理解程度。医护人员还要注意使用的解释用语要浅显易懂。
“E”代表共情(Empathy)
稳定病人情绪
通常患者在得知坏消息时都会表现得非常激动。医护人员要认可患者这个时候所有的情感,因为这些情感可能妨碍患者的理解力。有时坏消息的传达者也会让患者感到悲伤和无助,医护人员应该尝试用共情的方法来对待患者,例如会对患者说,“听到这个消息您一定很震惊,很不情愿,其他的患者听到这个消息也会这样的,如果换作我,我也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S”代表总结(Summary)
策略与总结
在和患者会谈结束时,医护人员要对谈话内容进行必要总结,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生要传达的信息。医护人员可以把治疗方法推荐给患者,不要使用命令的口吻,比如“我建议我们这样做”。这样会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在作出治疗决定时,考虑了患者的意愿并且能同患者一起承担起治疗的责任。
医护人员需要告诉患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并要清楚患者对某种治疗方法的担忧是什么,才能判断出完成治疗所面临的障碍。
“告知坏消息”的6步方案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感性地、富有同情心地向患者传达消息,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如何通过建立医患之间密切的关系来发掘进一步的治疗潜力,这同样是在患者面临疾病危机时医护人员能够给予支持的一种方法。
这一模式已经在很多医患沟通培训的实践中得到应用,为临床工作带来的积极意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临床中面对大量的患者时,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心里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常人无法想象。
不过,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再忙也不能轻视和忽略与病患的沟通。同时在向患者讲解在医疗知识、治疗方法时,尽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一些互动;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以关爱、同情之心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解开患者的“心结”,消除患者内心的那些误会、顾虑和怀疑。让患者真心与医护人员站在一起共同对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