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古玉勒子为什么受藏家爱戴?
玉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有圆柱形、扁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等等,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圆勒子有上下一样粗的圆状,也有中间缩为细腰形的,或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形的,或一头粗一头细的喇叭形、秤砣形等。
方勒子为方柱形,与琮相似,只是大小不同。有种说法认为琮是勒子的放大,或勒子是琮的缩小,但从考古发现来看,方勒子与琮常是同地出土,故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仿的问题。用作礼器的,形体须大方显威严,称琮;用作佩饰的,形体要小。
良渚文化时期出现线刻和浅浮雕相结合的兽面饰、绞丝纹、弦纹等精美纹饰的勒子,战汉时期出现的高浮雕、镂空雕等集多种工艺于一身的精美的作品。
玉勒子早期以素面为主,后出现各种纹饰。常见的有兽面纹、线形纹、谷纹、勾连谷纹、云纹、勾连云纹、龙纹、凤纹、文字等。玉勒子平面线刻、曲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镂雕方式。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
赞 (0)